石老师讲学习文言文(二)

今天我重点谈一下如何在平时的学习中提高文言文的阅读水平。

大家都知道,阅读水平不是一日之功,文言文尤其如此,那么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较快的掌握文言文的阅读规律呢?我想有两点值得大家注意。一是积累,二是转化。

先谈积累,我们知道,语文的学习本身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而文言文尤其重要。我们的很多同学平时的学习只满足于认真听老师的讲解,然后自己能够懂得,这样就认为是学到位了。可是到最后高三复习的时候,仔细想想,一共学了多少文言文呢又说不清楚。或者是印象模糊。这种学习方法是低效的。要想高效的学习,积累是很重要的。而积累的最好办法就是背诵,把文言文中的若干重要篇章熟记在心,文言的实词的意义、虚词的运用、各种句式的变化等也就已经包含在其中了。更重要的是,通过背诵可以学到古代名篇的构思立意、布局谋篇、语言修辞等方面的要义,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那么,我们应该背诵哪些语段呢?我认为《高考说明》中规定的背诵篇目更多的是从文章的本质来选的,未必是文言现象最典型的篇目。所以,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应该选取一些句子来认真记忆,最好达到熟练背诵的境界。当然,文段的选取一靠自己,还可以让老师帮助一下,因为老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知道高考的考点在哪儿,选取的文段就更贴近于高考了。

做积累工作的同时,我们还要追求更高一点的学习境界,就是上面说的转化。毕竟我们的考题都是出自课外,所以能把课内知识转移为自己的能力,这一点是极其重要的。这里说的转化是指迁移能力,即在阅读背诵的基础上,能够阅读其他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把课内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就是要掌握一些文言的学习规律和方法,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掌握实词的意义。虽然《大纲》中只规定需要掌握150个文言实词,但实词掌握得越多,阅读水平就越高,这是不争的事实。

掌握文言实词主要有4个方面:

1.词的古今异义。着重掌握词语古今意义的变化,有的词义扩大了,有的词义缩小了,还有的词义转移了。如1999年高考第11题D项“人灾,绝食者千余家”句中,“绝食”作“断绝粮食”讲,与今天的“绝食”意义完全不同。这是词义演变。

2.一词多义。文言中词的多义现象非常普遍,一个词往往少则有几个义项,多则有十几个义项,在学习时要随时总结,不断深化。如“发”字,在“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卖油翁》)中作“发射”,在“顷之,未发,太子迟之”(《荆轲刺秦王》)中作“出发”;在“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赤壁之战》)中作“点燃”;在“发图,图穷而匕首见”(《荆轲刺秦王》)中作“打开”;在“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五人墓碑记》)中作“发动”;在“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五人墓碑记》)中作“抒发”;在“孤当续发人众,多载资粮,为君后援”(《赤壁之战》)中作“派遣”;《醉翁亭记》)中作“开放”等。这些都是课内所见的,平时不断积累实词在语境中的意义,掌握得越来越多,就会形成触类旁通的能力,阅读能力自然会不断提高。

3.通假字。通假字是指本应该用甲字,而使用时却借用与其意义毫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乙字去替代它,乙字就是甲字的通假字。如“张良出,要项伯”(《鸿门宴》)中,“要”是通假字,而其本字是“邀”。另有一些古今字,在课本中也列入通假字的范围,这是由于在古代有的字义项较多,后来就在原字的基础上另造了一个新字,以分担它的一个意义,原来的字叫古字,后起的字叫今字。如“莫”和“暮”:“莫”是古字,“暮”是今字。从意义上看,通假字与本字是无关的,而古字与今字则是有关的。高中课本中涉及到的通假字和古今字大约不超过100个,识记起来并不困难。

4.词类的活用。古汉语有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某种语法功能,并且临时改变了词性,有的还改变了读音。这是文言实词的特殊用法,如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状语,名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形容词用作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动词用作名词,动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理解词类活用对掌握实词是大有好处的,但不必死记硬背。在平时学习、诵读过程中,即可把握这种语言现象,关键要用心去理解。

 掌握虚词的用法。虚词在文言文中虽然数量较少,但使用的频率高,用法灵活,语法功能突出,因此也是学习难点之一。由于虚词常常分属于几类词性,故学习时首先要注意分清其词性,然后弄清其意义和语法作用。《大纲》规定要掌握18个虚词。我们可以把这些虚词分为若干类来把握:以代词为主的有“之、其”等,以副词为主的有“既、但”等,以介词为主的有“以、于”等,以连词为主的有“而、则”等,以语气词为主的有“也、矣”等,另有兼词“焉”等。只要有了诵读的基础,掌握虚词应该比较容易的。

第三个方面是特殊句式。

文言中的句式与现代汉语大体是相同的,我们只需掌握其不同的部分。这不同的部分主要是:判断句式、被动句式、倒置句式和省略句式。

1、判断句式在现代汉语中主要借助于判断词“是”,而文言文中主要借助于“者”和“也”,也可单独使用“者”或单独使用“也”,甚至两者全省略,如“刘备,天下枭雄”,就是个典型的判断句。此外,文言文中还可以用“为”、“乃”、“即”、“固”、“诚”等词来表示判断。当然,文言文中有时也用“是”来表示判断,如“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2、被动句式在现代汉语中主要借助于被动词“被”,而文言文中表达被动的形式较多,主要有下列几种:

(1)借助“见”、“于”、“见……于”来表示。

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等。

(2)借助“为”、“为……所”来表示。如“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羸兵为人马所蹈藉”等。

(3)借助于“受”来表示。如“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等。

(4)从语境本身来判断,这是被动句式中最难的一种,必须根据上下文来断定。如“戍卒叫,函谷举”(《阿房宫赋》)句中的“举”即表被动,是说“函谷关被攻占了”;又如“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谋攻》)句中的“杀”字表被动,是说“(攻城的)士兵被杀了三分之一,可是城还是攻不下来,这是攻城的灾难啊。”

大家一定要把文言文中表示被动的词语积累起来。

3、倒装句式在现代汉语中运用很少,但在文言文中却十分普遍。主要有:

(1)主谓倒装,一般为强调谓语,将谓语放到前边,如“小人哉,樊须也!”(《论语》)。

(2)宾语前置,有三种情况:

①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该宾语置于动词的前边,如“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②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该宾语也置于动词的前边,如“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③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到动词的前边,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吞舟是漏。”(《与陈伯之书》)。

(3)定语后置,现代汉语一般为定语在前,中心词在后,而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中心词在前,定语在后的情况。如“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

(4)介词结构位置,在现代汉语中,介词结构在动词前边的作状语,在动词后边的作补语;而文言文中,介词结构明明在动词的后边,翻译的时候却必须作状语。如“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必须译成“向孙将军求救”,而不能说成“求救向孙将军”。

4、省略句,是文言文当中最普遍的。它可以省略主语、谓语、宾语,还可以省略介词等。以上诸多现象把握并不困难,难的是要把这些知识在阅读实践中自如地运用。这就需要多读,找到语感,熟悉句型。

最后总结。文言的词语和句法掌握起来并不困难,只要平时注意,到高三时大约只需花一天的时间,便可总结出来。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文言文课内学习是第一位的,是基础,课内学得好、学得精,脑中装了几十篇文章,知识便可转化为能力,就会举一反三,阅读文言文的水平也就会提高得很快;相反,平时不好好学习课文,学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到考试前只是盲目做题,考试时全凭猜测,那么,十个有十个是不会成功的。

2017.09.16石老师讲文言文阅读(3)

今天我们继续谈文言文阅读的问题。先从人物传记类文章说起,这是最典型的高考试题,选文基本上都是出于历代诗书。那么我们该如何阅读这类文章呢,我想了解其行文特点是最基本的要求。

一般的人物传记类文章有如下特点:

(1)文段一般介绍的顺序是:姓名→籍贯→管职→经历→事件。如2003年的“裴矩传”依此介绍了“裴矩的字(弘大)、籍贯(河东闻喜人)、家境(早孤)、学识(博学)、官职(吏部侍郎)”等。事实上,我们学生在平时的文言文阅读训练中所接触的文段,大多也是按此顺序来写的。明确这个特点后,有助于我们“快速阅读、了解人物的情况”。

(2)文中出现的人物主次分明。文段开篇先介绍的人物的“姓名、籍贯、遭遇、经历、官职、品行”等,那么这个人就是选文的主要人物,其他的人物都是为写这个主要人物作的陪衬。

(3)主要通过人物的语言(对话),所做的事件来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

所以,我们在阅读的时候,要抓住这么几类关键词:表明人物品质的,说明人物处境的和表达人物人生观价值观的语言。

还需要注意的是,主人公在什么时间做了什么事情。千万不能搞混了。在选择题中容易考这一点,选项错误的原因往往是张冠李戴。如果文章中涉及多个人物,要注意每件事情是谁做的。

当然,既然是一类文章,都属于传记文学,并且能入史传的人一般来说都有做官的经历,所以这类文章有些专用的词,我们是必须要了解的。也可是说是一些人物传记的术语。

举例来说,“按”字,在这类文章中经常出现,那么它的意思是什么呢?如果按照我们现代汉语的意义分析的话,就会出现问题。在这类文章中,“按”的意思是“追究、查办”。如我们学过的文章中《五人墓碑记》中有“按诛五人”。

再比如“衔”,文度深衔之,你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

这里的“衔”,是“恨”的意思。

这类词我们要学会总结,作为高中学习的资料,经常复习。

古代社会,有其配套的社会管理体系,如:至高无上的皇帝,职官及其升迁调动、俸禄,法律及其配套措施等。古代社会,是一个农业社会。古代社会,是一个以马为主要交通工具的社会。无论古今,凡是人,就有其籍贯身世、就有工作和生活因而就有可叙述的事迹、就有其情感、对他人的态度、受人评价,作为后来者,为前人写书立传,就要对其身世按照时间顺序作简要介绍,并择其主要事迹穿插其中。

因此,对一些词的类型的词的总结是很重要的。下面给大家列出一些,帮你积累。

表被任以官职的:

征、辟、察、举、召、荐、进、称、补、作、表、为、就。这些在网上或者复习资料上都可以找到。我想提醒大家的是“下车”这个词,它的意思是“官员到任”。

不知道的同学要记住呀。

2..表官职变化的:

1) 表任命的:授、拜、除、封

2) 表提升的:擢、拔、陟、升、迁

3) 表调动的:调、徙、转、改、放、出、出官

4) 表降职的:左迁、迁谪、谪、逐、贬、诎(黜)

5) 表罢免的:夺、黜、罢、免、去、废、蠲

6) 表恢复的:复、还

7) 表辞去的:辞、致政、告退、退、归故里

这一类里注意“乞骸骨”这种说法,这是指自己辞职,是一种委婉的说法。

3.表社会状态的:

治、乱、兴、盛、衰.这几个词里面尤其要注意“治”,很多时候它作形容词,与“乱”相对,不要把它理解为动词。

4.表人物个性的:

埂、鲠、耿、(仁)厚、(仁)矜、耿介、静悫、刚毅、周密、宽厚、骨鲠、正直、恺悌、鲠切、聪、慧、敏、木讷、奸、佞、诈、狡猾、危坐(俨然)、阿谀、献媚、谄谗、谲

5.表到往某地的:

如、过、诣、幸、往、经

还有一个“之”。

上面是我为大家提供的一些最基本的和最常见的,当然,文言文的知识远远不止这些。我想看任何资料,都比不上自己总结来的深刻。还是那句话,思考远胜于接受。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高中知识深广,大家在看完总结后一定要落实到复习和实践上,欢迎爱学习的你的提问!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