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人生』我瞻室讀書記【第一卷】
作者簡介
我瞻室讀書記
自序
予年十六七,得《四庫全書總目》,即欲仿其義例寫藏書提要。然不甚喜其質直,摹之纔數篇,遂廢。壯歲謀食四方,匆匆不暇及此。讀書偶有會心,略寫之日記間,亦日久憚於翻檢矣。四十無聞,乃甘爲書淫,以遣閒日。每讀一書竟,輒題數行,他人言者不欲言,自言者往往若囈語,不顧也。曙輝兄方擬印東瀛裝之小冊,喜其別緻,遂董理之以成一卷,託爲刊行。去其論時賢者,爲時賢之不喜聞過也。略依四部排列,現代以來者次之,異域者又次之。每篇綴其題識時日,則起甲午迄庚子。曙輝兄命之曰“讀書記”云。庚子八月十八日,我瞻室序。
《詩經》。
《詩》高古處,最易惑人,以爲語既典則,必極詩之工也。遂等視《風》《雅》,不知《風》非《雅》之匹也。《雅》所難者,美則美,刺則刺,無一虛飾處其間。心與理忽然會,出之坦然,不必瑣瑣求寄託,漢儒以降,蔑有聞焉。《風》安有此境耶?其劣者往往而在,佳者亦多不及後人,不足言耳。
己亥正月初五。
《詩集傳》,宋朱熹撰。
《四家詩恉會歸》,王禮卿撰。
經學,凡不足明理、考史、談藝,胥存之以充無益之事者也。詩之四家說,不能定其孔門之正傳,雖荀卿之傳猶可疑焉。而其說之荒謬,三尺童子知之矣。何所貴乎?如貴其訓詁,訓詁之可矣,奚必經之?古人固未嘗貴之也。所以至唐而毛詩僅存,而存徒爲科第之業,不爲聖賢之學也。朱子有所窺,尚未能盡變之。清人自負,遂終於惑。王氏書用力甚勤,四家說皆原原本本,而於歧異處必言本義、引申義以彌縫之。無益之事而成顓門之學,斯即經學之進歟?
己亥正月初五。
《春秋經傳集解》,晉杜預撰。
左氏文發光采於簡古,出韻味於法度,雖經傳之異裁,實文章家之正軌也。《論語》雍容,《孟子》精悍,《太史公書》饒才氣,皆學所不辦。文必秦漢,《左傳》《漢書》其庶乎?然孟堅已多飾辭矣。惟《國語》意猶正,左氏近譎,世變之漸,益歎夫子其功宏遠也。余年二十,勉力通讀左氏全文一過。時不知古文義法,及有知,亦但就爲諸生講授諸文涵詠之耳。近始再讀,忽忽又廿年,方尋其義法,竟渺焉不可得。噫,學無學,其學歟?
己亥九月初三。
《大學章句中庸章句》,宋朱熹撰。
鄭玄擅數代之名,而所注《學》《庸》二篇,多惑人意。孔疏隨文敷衍,時有破注處,而精義蔑聞焉。漢唐大儒,不過爾爾,韓子道統之論,豈虛言哉?所以朱子章句出,遽奪其席,非偶然也。神接千古,道流一脈,其中冥冥者,每待時運之會。故章句獨造處,謂之別則可,謂之逆則不可也。而牝牡驪黃之外,鄭、孔多未夢見。釋義偶有所滯,往往襲鄭氏耳。至乎義有可議者,惜無操明道、陸王之學者重作定本也。則道問學一途,朱子實無能過。清儒識小,蔑須言矣。
丁酉五月初一。
《論語》。
聖人言,貴乎會心,不以行跡求之可也。故象山言:“《論語》中多有無頭柄底說話,非學有本領未易讀也。學苟知本,六經皆我注腳。”不知本者,以行跡約束之則不至於放,知本者,以行跡約束之則和同於俗。此乾嘉之時義也。以之爲不可易,宋儒掩口矣。而況行跡之間,耳目多所闕焉,放者爲之每類說夢耶?
戊戌七月初六。
《論語集注》,宋朱熹撰。
《論語》體聖賢之氣象,《孟子》識心性之本體,此雖言其大較,讀法必准乎是。蓋《論語》義在隨時,更不論辯,其解之也彼是各一是非,無能相勝。《孟子》則義有專斷,好辯而覈,得之爲合,失之即歧,無容復疑。故必先讀《孟子》,乃得從氣象追夫子。象山云:“夫子以仁發明斯道,其言渾無罅縫。孟子十字打開,更無隱遁。”此言識夫子必由孟子入也,與此讀法合。晦翁不知此,強爲下注,已失頭腦。復雜集諸儒論說,更失別裁。雖眾口稱道,不能服某也。
己亥十月初一。
《孟子》。
注書者曰“審句例”,然孟子十字打開之際,豈從句例間可以求之耶?嘗試言之。康德云:“若使德之名自聞見出,以欠然之述例爲真知之範型,如是行之者實非罕覯,則德之爲物也,必隨時與境遷,亦無矩彠可尋,徒成莫名之詭物耳。”此理孟子亦知之,而其言則曰:“男女授受不親,禮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權也。”蘇格拉底既悟此理,以德無可學,行或背德,若有靈焉,從而阻之。蓋置德乎超越之域。而孟子曰:“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亦言德之超越耳。不知審句例之徒,將何解焉?
戊戌九月初四。
《孟子集注》,宋朱熹撰。
孟子學自言權入,反乎良知,歸乎性善,然後求之在我者、求之不在我者判然矣。而不廢生之欲,惟生與義不可得兼,取捨有先後耳。朱子言格物致知,已不能反,乃視天理、人欲如讎對,益不近理焉。故言儒學,孟子、朱子非進路之異,正謬之別也。不當以所言者近,遂以爲理亦近也。盜亦有道,不同而同,朱子注孟,同而不同,雖然盜之道尤近焉。故讀集注,多見其敷衍本文,不則別爲發揮,求其一理之當,無有也。名而亂實,《孟子集注》猶是焉,安問其餘哉?
己亥十二月廿七。
《史記》,漢司馬遷撰。
太史公書,《春秋》之變例也,其變有不得已者,蓋與世變偕。封建之變爲郡縣也,侯王失其統紀,而爲帝之附庸。故史公以本紀爲統,世家輔之,排比整齊之功既出,編年繫月之體遂廢,而表、書、列傳必具焉。禮樂之變爲刑名也,誼無其正,憤遂以發,失微言,抒衷情,一若經而爲騷矣。後來爲正史者,襲其體,又變其實,非經,亦非騷。非經,不敢詆經;非騷,徑詆之可,班孟堅已誚屈子,而後世興班馬異同之辯矣。是太史公書與廿三史相伍,政自可哀歟?
庚子四月廿七。
《漢書》,漢班固撰。
予素惡班氏議論,以爲出漢武後者,人久成偷,諂習爲義,班氏淪而不覺,無復太史公犖確之姿矣。所以楊惲放蕩,陳咸不孝,少年時最喜文字也,視《蘇武傳》蔑如焉。今瀕衰年,閱歷稍深,讀班氏書尤見信史之爲酷,而歎太史公不免蹈虛也。蓋犖確之姿,必有豁達大度者容之,不則徒見石顯、董賢輩之意氣耳,士尚何姿之能有?若孔光者,逢迎之得善終已爲不易,安在其智可及耶,愚不可及耶?讀《漢書》至終卷,欲惡莽也何心,欲美莽也何心?又烏能責班氏之議論耶?悲夫。
庚子五月初七。
聽花榭藏詩樓
精彩回放
001林丫頭| 002無以為名| 003深南| 004來均 |005四知堂主人| 006橫道子 |007曝芹廬|009易不問 | 010木樨|011簫心劍氣|012象皮 | 013原鄉人| 014黃坤堯|015楚家沖 |016花無缺|017安全東|018聽鸝山人| 019朱照之| 020東柳軒主| 021昆吾子|022林看雲 | 023曹陽 |024暗香如沁 |025抱樸書生 |026李國棟 |027凌明恕|028危闌獨倚| 029段維|030 陳逸卿|031周清溪|032 陳雅國 |033胡長虹|034林志雄|035董學增|036仰齋 | 037野雲廬|038李兴来| 039閑敲棋子|041曾俊甫|042李旭東| 043鄧世廣| 044木飛 |045辛强|046 謝郎|047張一南 | 048靑鳳| T049亂山隱者|050劉红霞 |051曹長河|052楚成|053蓼青|054楊啟宇| 055程裕禎 |056楊逸明|057梅廬| 058塞北崑崙| 059鶴霞閑人|060金水| 061空山| 062半夢廬| 064嬭嬭泡的茶|065顧青翎| 066熊東遨| 067小梅窗|068傲岸泉石|069廖國華|070北窗|071鸝漫 |072在之|074林峰|076陳智 |078周猷裁|080雪窗|083種桃道人|084了凡|086文森|087眭謙|088西溪逋客|091舒脱脱|093李子|94韦散木 |95玉簪瓊珮|97李夢癡|098王善同|100哂余|101金鋭|104陳楚明|106張五龍|107寧静|109紫荷|110雲之泊遠|111韋雲岑|112白衣迦葉| 113仲雍胄胤|114水城枫叶|115漠漠輕寒|116范詩銀|117楊新躍|119三江有月|120鄭力|121省吾斋主人| 125紉霞 | 126師紅儒|127尹國慶| 132蕭雨涵|134 渠芳慧 |135休休子|136洗心斋主人|137徐戰前 |138張青雲 |141南瓜餠子|144陳仁德 |145虞山抱琴客 |146夕窗 |147周達 |148梵阿一鈴|149畜斋|150白衣卿相 |151觀風禪|154汪茂榮|157王翼奇|161郭定乾| 162蘇些雩|166.167孟依依 杜清清 |168宋彩霞| 169張家安|170陳夢生|171夏日飘雪|172微燈 |173蔚然 |174海棠 |175子蘭 |178樵風| 179南風 |180破劍 | 181張慶輝 |182天書|183月映霜華|184來鴻樓主人| 185物眼春風|186李昊宸|187蘇俊|188陳伯玲|189王惠維 |190丁昊|191劉金平| 192楊全魁 |193雨季|194狐公子|195謝丹|T196喬退之 |198千 山
向上滑动阅览
『詩詞人生』夕窗詞
『詩詞人生』靂火關於詩詞圈引用、借用、化用、抄襲的界限之我見
『詩詞人生』惜廬之鷓鴣天
書秘漆文字,匣藏金蛟龍。
—— 聽花榭藏詩樓
投稿郵箱:tinghuaxie@163.com
歡迎投稿,轉發,關注
聽花榭平臺打賞:打賞人數多於五人,賞金全部歸作者。打賞人數在五人或五人以下歸平臺運營。
聽花榭團隊
1
微信交流
聽花榭一群、聽花榭二群、聽花榭三群、聽花榭四群、聽花榭五群、聽花榭茶話交流群
2
責任編輯
深南、蘇萊曼、抱樸書生、林丫頭、漢子、凌明恕、北窗、西溪逋客、夢煙霏、葉蕭郎、曾寤堂、雪窗、韋散木、奶茶、李國棟、吳瑾、藻雪齋、拈花微笑、寧静、秘色瓷、陳夢渠、夕窗、易不問、詩齋
3
美工編輯
林看雲、木樨、危闌獨倚、月隱齋、琳瑯、鸝漫、雨季
4
審核督查
*聽花榭初審組
*聽花榭審核一組、聽花榭審核二組
初審組由五位會員組成,審核組由十位德高望重的老師組成,均為不公開組。
5
聯誼交流
董學增、陳逸卿、熊東遨、無以為名、四知堂主
6
宣傳代言
木樨、鸝漫、千山、拈花微笑、吴瑾、林丫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