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原来“报复性消费”,是骗人的……】

      要避免对事物重要性的误判,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不要只看单一数字。永远不要认为单个数字本身就有很大的意义。当你看到一个数字的时候,你应该马上想到它和其他的数字做对比。

——[瑞典]汉斯·罗斯林

1.引子

昨天,合肥土拍大战,再次刷屏了全国楼市:

合肥成功出让10宗地块,累计910亩,揽金近83亿!

再加上之前十四写过的几篇文章:

【M1和M2都在涨|沈阳的房价可能要摁不住了】

尴尬|你认为楼市火爆的沈阳,却位列全国楼市复苏最慢TOP10城市

【抱歉|土地供应量全国倒数的沈阳,房价还得涨】

连十四自己都相信了:疫情过后的报复性消费,看来是真的来了。

但是,由于疫情的再次局部反弹,各项经济指标断崖式下滑,导致十四也在不断地问自己:

为什么当大部分人都认为经济将持续低迷的时候,楼市却还是迎来了“报复性消费”的繁荣呢?

当十四真正地去查找和学习了一些数据后,才发现了一些事情的真相。

2.事实

《时代》杂志“全球100位最有影响力人物”之一的“开启民智”基金创始人——汉斯·罗斯林所写的《事实》一书,特别适合我们拿来读一读。

这本书归纳了我们常常犯的一些思维性错误:

一分为二,负面思维,直线思维,恐惧本能,规模错觉,以偏概全,命中注定,单一视角,归咎他人和情急生乱等思维性错误,会让我们或多或少的远离事实,最终,错过很多改变自己人生际遇的机会。

比如,我们先来了解一下:

疫情对消费的冲击到底有多大?一组数据足以说明:

是的,更贵的,生活中不是必需品的东西,消费数据在下降。

并且,在大家的观念里,“报复性存款”,狂风暴雨般来临:

有专业报道称:

2020年一季度中国“住户存款”大增了6.47万亿,平均每天超过700亿存款涌向银行!

可是,还有另外一组关于存款的数据却与我们的传统认识产生了矛盾:

一季度住户存款大增,是中国每年都发生的事情。

通过上图可以看出:

连续6年里,每年一季度中国住户存款都是大增的,其中2020年增长最多(6.47万亿),但比2019年(6.07万亿)也没有多太多,只增长了6.6%。

而过去一年(去年3月到今年3月),正如十四前两天的文章所解读的:

中国广义货币M2的同比增速在10.1%左右。

也就是说,所谓的“报复性存款”,其实一点都没有报复,存款增长甚至大幅跑输了M2增速。

也就是说:一个季度一共增加6.47万亿,人均才4600元,根本不算多。

那么,大家年初的存款从何而来?

年终奖,分红,P2P,银行理财,支付宝等等因为过年和疫情转入自己的银行账户,其实只是大概率的合理事件。

这个事实,再结合十四的上一篇文章,我们就可以知道:

其实大家并没有把更多的钱,放在自己的手里。

那么,大家是把钱都花了吗?

最近两天,又一波洗脑新闻来了:

4月份住户存款突然少了8000亿,中国人的报复性消费开始了!

这里面的大多数文章,还给出了解释:

最近楼市开始活跃了,汽车销售反弹了,所以报复性消费似乎来了。

但是,写文的记者们还是有底线的——在文章的最后,他们还是轻描淡写地说了:其实历史上4月份存款都是降低的。

为什么?

年过完了,大家的钱就该知道自己新一年的动向了,自然就拿出来了……

上表里的数据也确实表明,7996亿元,被百姓们拿了出来。

排除掉2019年4月当时整个楼市和股市灰冷的特殊阶段因素外,15年到18年的4月,都是各个城市楼市投机的复苏上车机会的阶段。

所以,这四年的报复性消费,才是真的多。

而2020年的8000亿,比照于那四年的消费数据来说:

真正的报复性消费,其实还没有完全到来。

那么,政府到底做出了什么动作,才能让更专业的人士从内心里产生信心,才能让百姓把更多的钱,拿出来真的消费呢?

十四还没有达到经济学家的洞察能力,一切,交给一周后开幕的“两会”吧。

全国的专家和老百姓目前都是忧心忡忡,该怎么走好下半年的路:

国家,应该心知肚明,且义不容辞。

这8000亿,是起点,还是顶点,一周后,我们一起期待。

 我是十四少

买房读十四,聊房涨姿势:

我可能是你买房路上,

唯一懂你的那个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