姹紫嫣红“感恩心”
感恩(英文:be grateful),是一种高尚的情感,是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是对他人帮助的回报。感恩就是带着一颗真诚的心去报答感谢别人,是在别人对你进行一些帮助后你给予的一些回报,是对一个没有关系或者关系不够亲密的人的帮助所产生的一种亏欠心理。
一个拥有感恩之心的人,才会真正懂得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善待亲朋、热爱祖国和人民,才能将回报社会,回报他人,回报桑梓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感恩,于个人是一种胸怀和品德,于社会是一种品格和境界。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感恩”像浪花朵朵开放在悠悠历史长河中。“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哀哀父母,生我劬劳”,“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寸草春晖”,“ 结草衔环”,“士为知己者死”,“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等等,关于感恩的成语典故俯拾皆是。是否可以这么说,如果将中华“礼仪之邦”比作是一座道德大厦,那么“感恩”二字便是这座道德大厦的基石。
然而,不知从何时起,这片富藏感恩之心的民族,“感恩”二字却仿佛成了“稀有矿藏”。“麻木”成了情感的“流行病”,“无视”成了记忆的“健忘症”。道德的“庸俗化”、感情的“沙漠化”,导致了“知恩”之源的枯竭。不知、不会、不愿感恩的现象时常发生在我们周围。
于是千奇百怪的现象发生了:“啃老”、“虐待父母”、“数典忘祖”,“欺师灭祖”、“诋毁先烈”、“抹黑英雄”,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人们的心肠宛如一夜间被“铁石化”了,对什么都很少再被感动了 ,即使被感动,也只是感动于只有自己才会感动的对象,即他们个性的喜好,他们情感的依附。而对于这个世界或者这个社会许多很共性、很重要,甚至很珍贵的东西——“恩情”却麻木不仁。
究其原因,我看至少有二点,一是教育缺失,二是价值错位。教育缺失包涵着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教育缺失导致“不知感恩”;价值错位主要是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过多的强调自我奋斗和自我实现,将成长与成功归功于个人,导致认识上的“无须感恩”。不知感恩,无须感恩的最直接的表现是冷漠和自私。于是,以自我为中心,只要人人为我,不思我为人人这种“大我”思想在潜意识中扎了根。这种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沉思和高度警惕。
说到感恩,想到有几个十分重要的词,一个叫“敬畏”,一个叫“敬爱”一个叫“敬重”,一个叫“尊重”。一个人如果心中没有对宇宙大自然敬畏,没有对祖国的敬爱,没有对父母的敬重,没有对亲朋的尊重,他也就不会有感恩之情。那么激发这“三敬一尊”的感情之法是什么,我看一是教育引导,二是环境熏陶。
感恩教育是一种基于人的道德情感的以情动情的教育方式,对于提升人的道德修养有着重要作用。在教育引导上,我们要努力构建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感恩教育体系。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长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从小到大陪伴他们最多的是父母,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可以说是无可替代。
生活中父母孝敬老人,感恩亲朋,孩子自然会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学校教育也很重要,十多年的学校教育对孩子们成长、成人影响深远。在学校教育上,我觉得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再发力:课程的设置要有感恩的篇幅,学校的活动要有感恩的内容,老师的行为师表要有感恩的体现。社会教育的着力点应该更多地注重营造浓厚的感恩社会环境。
还应当大力褒奖英模人物、道德模范,大力宣扬“保家卫国”、“学成报国”、“孝悌忠信”、“乐善好施”、“回报桑梓”等各类典型、乡贤和光彩之星,弘扬和提倡感恩文化,让“感恩文化”见诸报刊,走进广播,走进影视,走进工厂,走进学校,走进社区、农村,走进千家万户,走进千千万万百姓心中。
如果将“道德”比作一片田野,那么“感恩”就是这方泥土中的种子。我们坚信,在以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过全社会不懈地努力,辛勤地耕耘,那一颗颗充满希望和梦想的“感恩之心”一定会发芽、生根。相信不远的将来,我们这个社会的道德之畴一定会姹紫嫣红,生机无限!
END
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和出处
投稿合作联系邮箱5031464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