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红楼梦》,掌握其主旨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名著之一,作为一部小说类的古书,在社会上流传甚广,影响极大。因而研究《红楼梦》的人很多,提出了各自的见解,众说纷纭,很难有一个定论。在我看来,要理解《红楼梦》的主旨是什么,必须细读这部古书。

根据我的阅读,我认为这部书的主旨就是佛、道二教主张的超脱世俗,其中的《好了歌》,为人熟悉知,此歌就充分表达了这一主旨。另外,在全书开头处重点表达的就是这种思想,到全书结局时还是为了证明这种思想。

《红楼梦》的故事虽然动人,但故事背后的主题却是陈套。它用动人的故事来为佛道二教劝人脱离红尘之苦以求仙道的主张服务,这种思路在中国古代小说中屡见不鲜,如著名的古代小说《金瓶梅》《肉蒲团》等,都体现了这种思路。在这一点上,《红楼梦》与它们没有区别。

佛道劝人出世的主旨,在《红楼梦》(据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一回就毫不隐讳地表述出来了:

欲将已往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纨袴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训之德,以至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人。

作者当年锦衣纨袴、饫甘餍肥,如今则是“茅椽蓬牖,瓦灶绳床”,这样的巨变对一个过来人而言,对心灵的打击是最痛的,所以《红楼梦》的作者要“编述一集”以告天下之人。

但仅就此而言,还只是一种悔罪心理的表现,一般人都可能会有这种心理。如果仅仅如此,《红楼梦》的故事还与佛道扯不关系,但第一回在表述了这种悔罪心理之后,又说女娲氏炼石补天的故事,说她补天后剩下一块石头未用,弃在山中,而此石经过修炼,灵性已通,却对自己不堪入选补天而怨叹悲号和惭愧。这与前面说的生于富贵之家却不知长进,最后一技无成、半生潦倒的心情正相符合,可以说《红楼梦》是用这个故事说明这种人的独特心理。

对这种人,《红楼梦》如何处理和对待呢?第一回说灵石正在自怨自艾之时,“见一僧一道远远而来,坐在石边高谈快论。”他们谈到了人间的荣华富贵,灵石听了就想到人间去“享一享这荣华富贵”,这正是一般人的正常心理。不过,僧道二仙师却说:

那红尘中有却有这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恃,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換,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倒不如不去的好。

这种说法正是佛家道家规劝世人的话头,主张摆脱世俗之乐,追求成仙成道之乐。在他们看来,前者是短暂之乐,转瞬即失,后者才是永久之乐,可以长享不失。对比之下,人世间的荣华富贵,只是一场梦幻,所以第一回说“凡用梦用幻等字,是提醒阅者眼目,亦是此书立意本旨。

可知《红楼梦》的作者借僧道二仙师的口,向人们说明:人间世俗的荣华富贵不过是一场短暂的梦幻而已,僧道二仙师告诫灵石:

红尘中的乐事,不能永远依恃,转瞬间乐极悲生,到头是一场梦,最后都要归于空,这不是梦幻又是什么?第一回把全书的“立意本旨”说得如此清楚,读者不能轻轻放过。

灵石坚持要到人间享受荣华富贵,僧道二仙师只好说:

如今大施佛法助你助,待劫终之日,复还本质,以了此案。

这是说人间之乐可以暂享,但最终会有“劫终之日”,到那时,人间之乐就不复存在,仍要“复还本质”,来此远离人世的山间,做一块灵石,这才是佛道主张的归宿处,也就是他们为世人指出的正道。

这里提到的“复还”“了”值得注意。

“了”就是人间之乐的终结,这场短暂的快乐终“了”之时就要“复还”,不能永远呆在世俗人间红尘之中,而要“复还”到本来的状态之中,这样才能算“了”。他们的意思是说:在人间的短暂享乐,不是真正的“好”,结束它们(“了”),才是真正的“好”。所以后面就有一首《好了歌》,把真正的“好”和“了”说得更清楚。

后来又有空空道人访道求仙,看到这块石上字迹分明,编述历历,读之而知灵石与佛道二仙师的这段故事,他还看到最后有一首偈语,其中说:“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

此二句偈语仍是在说前面已述的主旨。在石头与空空道人的对话中说到:

今之人,贫者日为衣食所累,富者又怀不足之心,纵一时稍闲,又有贪淫恋色、好货寻愁之事。

此正是高人眼中的世俗之累,作者说此书的目的就是要人懂得超脱世俗的道理,“省了口舌是非之害,腿脚奔忙之苦。令世人換新眼目。”

所谓“換新眼目”,就是換一种新的眼光看待人生与世界。这都是佛道二家劝人信佛信道的逻辑,作者不惜笔墨写在《红楼梦》第一回里,用意就是让人在读这部《红楼梦》之前就要明白书中故事所要阐明的根本道理是什么,他的最终目的就是劝人摆脱世俗之见,相信佛道的教理,形成超脱世俗的心态,达到超脱世俗的境界。

第一回又讲述了甄士隐的故事,也是说明这个道理。甄士隐本为望族,生活富足,故能招待和资助贾雨村。故事说他梦见一僧一道,且行且谈。所谈仍是佛与道的道理。甄士隐后来遭遇一场悲剧:

女儿丢失,家产被烧,本来颇为富足的家业,“早已烧成一片瓦砾场了”,他无法维持生计,只得投靠岳丈,此时则“渐渐的露出那下世的光景来”

这就是从富转贫的景象,也正是佛道二师说的“乐事不能永远依恃,瞬息间乐极悲生,人非物換,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的具体表现。

正是在这时,甄士隐看到了一个跛足道人,疯癫落脱,麻屣鹑衣,口内念着《好了歌》而来: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好了歌》正是佛道二仙师阐扬的那种主张的诗歌化表述,功名、金银、姣妻、儿孙,都是红尘之中世俗之人看重的,为此追求不已,一生劳累,无论如何也忘不了。但事实上,这一切到最后,只能是相反的结果,也就是所谓“到头一梦,万境皆空”。因此红尘世俗之中的人认为的“好”,不是真正的好,是梦幻的好,须把这种“好”做个了断才是真正的“好”“了”就是结束它,对功名、金银、姣妻、儿孙这些世俗的乐都要彻底忘掉,这就是“了”,这才是真正的“好”

所以跛足道人说:

可知世上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须是了。

所说的“了”,就是佛道所说的超脱,脱离红尘世俗。如果对世俗的“好”不能“了”,则不能懂得佛道的“好”。所以要人对世俗的“好”必须“了”之,才能找到真正的“好”

甄士隐听了跛足道人的话,当下大彻大悟,于是他对《好了歌》作了一篇解词,成为《红楼梦》书中最著名的一首词: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疯跛道人听了这篇解词,拍掌笑道:

解得切,解得切!

甄士隐则说了一声:

走罢

将道人肩上的褡裢抢了过来背着,竟不回家,同疯道人飘飘而去。

这就是对“了”的最确切具体的解释,即从世俗享乐中超脱而去,离开世人所迷恋的温柔乡,干脆决绝地“走罢”,这就是《红楼梦》的“立意本旨”,是作者非常清楚且有意要阐明的宗旨。不管一部书的故事如何曲折动人,最后要说明的道理却是这么简单。

《红楼梦》要阐明的这番道理,都借佛道之人的口说出,如僧道二仙师、空空道人、跛足道人之类,证明这一宗旨是佛道二家的思想。《红楼梦》的故事确实感人,但在动人的故事之后却隐藏着这样的宗旨,说明作者是想通过人间悲欢离合,证明人间的乐其实是苦,只有超脱这些表面而暂时的乐,脱离苦海,才能达到真正快乐的境界。

《红楼梦》开头处把这层意思说得非常明白,到其书的最后,仍然回到这个宗旨上。在第119回里,宝玉要去参加科举考试,当时他与王夫人及薛宝钗等人说的许多话里,都一再出现这个“走”字。所谓的“走”,就是从世俗红尘“出走”而离弃之,这正与第一回所说的红尘乐事不能永远依恃,转瞬间乐极悲生,到头是一场梦,最后都要归于空,复还本质,以了此案的说法遥相呼应。

如宝玉给王夫人跪下磕了三个头,说:

入场用心作了文章,中个举人出来,那时太太喜欢喜欢,便是儿子一辈的事也完了。

所谓的“完了”,就是最终的结束,就是《好了歌》的“了”。所以宝钗在一旁听得呆了,懂得“这些话句句都是不祥之兆,却又不敢认真,只得忍泪无言”

宝玉又对宝钗深深的作一个揖,众人见他行事古怪,也摸不着是怎么样,只见宝钗的眼泪直流下来了,众人更是纳罕。宝玉对宝钗说:

姐姐,我要走了,你好生跟着太太听我的喜信儿罢。

宝钗让他赶快去参加科考,他则说:

你倒催的我紧,我自己也知道该走了。众人见他的话又像有理,又像疯话。

最后宝玉仰面大笑道:

走了,走了!不用胡闹了,完了事了!

说完了,但见他嘻天哈地,大有疯傻之状,遂从此出门走了

这一段描写,不断使用“走”字:我要走了、知道该走了、走了走了,又说完了事了,所以要走了。这都就是表示宝玉自己非常清楚知道他说的“走”,就是自己在人世间的事已经“完了事了”,从此要回到本来的地方去“复还本质”了,仍然去做当初那块“通灵的宝玉”去了。他来到人间,只是一块贾(假)的宝玉,回到当初女娲炼石补天的地方,复还那块未能补天的通灵宝玉,才是真的宝玉。

作者叙事至此,赋诗一首,其中说:

走求名利无双地,打出樊笼第一关。

所谓“樊笼”,正是比喻世俗名利的羁绊。打破这个关口走出去,去到名利无双之地,才是真正的归宿。这正是解说第一回说的“到头一场梦,最后都归于空,然后复还本质,以了此案”

宝钗是非常明白的人,她已知宝玉此心,已知事情的结局,所以她对宝玉向众人告辞去参加科考时说的话的言外之意,是非常明白的,所以她当时最为痛苦。你看书中说:

考完出场,转眼宝玉的人就不见了,一同参加考试的贾兰及随行的人,都说在人群中一挤就不见了。听到此信,宝钗心里已知八九,她心里已经知道宝玉到哪里去了。

而其他人中,只有惜春心里明白,当时就问宝钗:

二哥哥带了玉去了没有?

宝钗说:

这是随身的东西,怎么不带。

惜春听了便不言语。她也明白这个结局已经到来,对此无言可说。

过了几日,有报喜的人来说宝玉中了第七名举人,这时惜春说:

这样大人了,那里有走失的。只怕他勘破世情,入了空门,这就难找着他了。

已经把宝玉的结局说得非常清楚了。袭人此时也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她回想起平时把宝玉怄急了,“便赌誓说做和尚,那知道今日却应了这句话!”

到第120回,袭人生病,神魂未定,却梦见宝玉在面前,恍惚之中又像是个和尚。袭人“之后又细细的想,宝玉必是跟了和尚去。上回他要拿玉出去,便是有脱身的样子,待二奶奶更生厌烦,在别的姊妹跟前,也是没有一点情意,这就是悟道的样子”

所谓悟道,正是佛道的说法,从世俗红尘中看破一切,于是醒悟,超脱而去,如甄士隐,如贾宝玉,都是悟道的表现。而《红楼梦》的主题就是要人悟这个道。

关于贾宝玉的结局,第120回里也作了明白的叙述:

贾政从金陵回来的路上,行到毘陵驿地方,一人在船中,抬头忽见船头上微微的雪影里面一个人,光着头,赤着脚,身上披着一领大红猩猩毡的斗篷,向贾政倒身下拜。贾政急忙出船,那人已拜了四拜,站起来打个问讯。贾政迎面一看,不是别人,却是宝玉。贾政吃一大惊,忙问道:“可是宝玉么?”那人只不言语,似喜似悲,未及答话,只见船头上来了两人,一僧一道,夹住宝玉说道:“俗缘已毕,还不快走?”说着,三个人飘然登岸而去。

贾政急忙来赶,只听得三人口中作歌,最后一句说:

渺渺茫茫兮,归彼大荒。

贾政本人也见过这和尚道士三次,此时也明白了“宝玉是下凡历劫的,竟哄了老太太十九年!如今叫我才明白。”他对众人说了,众人“这才知道宝玉是下凡的和尚”,此时已经再度返回其仙境了。

此后又说甄士隐见到贾雨村,甄士隐此时已是老仙长了,贾雨村也因婪索有罪而削官为民,甄士隐告诉贾雨村:

贾宝玉,就是那块通灵宝玉,前经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携带下凡,如今尘缘已满,仍由此二人携归本处,这便是宝玉的下落。而僧道二仙师携了玉又来《红楼梦》第一回所说到“青埂峰”下,将宝玉安放在女娲炼石补天之处,然后各自云游而去。

这便是《红楼梦》的最终结局,故事有始有终,所要告诉人们的意思也非常明白,无非是要人看破世俗红尘之乐为梦幻,以出家超脱这种梦幻为正道,并且能从世俗生活中悟明这种道,不过如此而已。

看出了《红楼梦》的这个主旨,再去读其中的故事,人们之间的恩怨情仇,就觉得也不值得为之动情了。

古式《红楼梦》插图

《红楼梦》的古代生活场景之一

《红楼梦》古代生活场景之二

《红楼梦》古代生活场景之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