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平台之江湖,为何云服务商扎堆来踢馆?
本文来源:物联传媒
本文作者:露西
从云计算诞生之日起,就有无数跌宕起伏的商业故事在江湖中流传。
眼下的2020年,云计算更是成功出圈。人们逐渐能理解,云办公、云游戏、云课堂背后都需要大量计算资源的动态扩容支撑,而市面上正好有一类专业的云计算公司,是最能玩转这些计算资源的。
但,当吃瓜群众还在争论谁是中国云计算市场上的最强玩家时,云服务商们却纷纷另开支线,朝着另一块巨大的新兴市场——物联网,吹响了冲锋的号角。
01
物联网就是新的机会
要知道,从2009年“感知中国”这一理念开始被提起,物联网发展已经走过10年光阴。在这期间,物联网市场规模正以可观的速度实现上涨,尤其在应用层,“物联网+”的趋势进一步升级,物联网不再是作为一项孤立的产业而存在,而是将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融合,带动各行各业转型升级。
如果说早几年前还有大部分企业对物联网持观望态度,事到如今,随着技术的成熟和需求的增长,已经没有公司能够断然拒绝物联网,因为那样可能会让他们错过一整个时代。
再加上政策提出新基建,给具有基础设施属性的物联网产业猛踩了一脚油门,各路玩家更是蜂拥而至,亮出招数。
比如成立已有8年的云计算独角兽青云QingCloud,刚于4月份提交了科创板上市申请,近期又在自家发布会上宣布了物联网商业的一系列进展,并且正式上线了物联网产品线的两大产品:
青云QingCloud物联网平台和EdgeWize 边缘计算平台。
图片来源:青云QingCloud
在接受物联传媒记者的采访时,青云QingCloud产品市场总监陈烈表示,物联网是青云QingCloud新基建战略的第一站,将是公司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
“物联网对青云QingCloud来说,一是完善公司作为基础设施提供商的架构覆盖能力;二是提升公司在行业的知识积累,赋能行业伙伴和客户。未来,物联网有机会承载更多的新兴应用落地,推动新技术和行业的衔接,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陈烈补充说到。
在物联传媒以往的报道中,多次披露了云厂商将精力向物联网倾斜的案例,青云QingCloud此次的发布其实并不让人意外。
但为什么各厂商在物联网领域的产品重点普遍是物联网平台?又为什么是云厂商在扎堆做物联网平台?
接下来,我们不妨试着回答这两个问题。
01
为什么物联网平台是厂商的重点产品?
物联网涉及到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应用层等诸多概念,新入行者光是理解起来就要花费很多心思。
如果从定义区分,物联网平台属于云计算三种服务模型(IaaS、PaaS、SaaS)中PaaS层的一部分,是一款提供丰富功能组合的商业软件产品,主要功能包括:负责物联网设备的连接与管理;负责物联网数据的访问、摄取与存储;对数据的可视化与分析;作为物联网应用程序开发和集成的工具。
如果从价值判断,业内预估终端、网络、平台和应用服务四者价值比例分配为30:10:20:40。这意味着在物联网市场中,连接的价值是最低的,应用服务中的数据价值是最高的,为了实现物联网从低价值到高价值的跃升,在中间起到桥梁作用的平台层至关重要。
尤其当物联网发展到后期,物联网平台将成为各项应用的基础设施,成为有规模、成本低、使用便利的软件和服务,满足各类物联网解决方案的具体需求。
这意味着,拥有基础设施属性的物联网平台的企业,在向服务化转型、或者开拓新的业务板块时将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尤其对于体量庞大的大中型企业来说,选择物联网平台战略是未来在IoT商业市场中持续发展的关键。
图片来源:青云QingCloud
02
为什么是云厂商在做物联网平台?
其实物联网平台发展这么多年,从萌芽阶段人们还需要对其进行概念和技术的理解,到下一阶段经历需求和资本的刺激野蛮增长,现在正处于探索阶段,体现在市场对物联网平台已经恢复冷静,各企业陆续往细分领域聚集,重点在行业内推出标杆案例。
一路发展下来,物联网平台展现了投入大、回报周期长的特点,和云计算的状况极为相似。
另外,当企业开发一款好的平台软件,即便最初投入的开发成本很高,但是随着用户规模的扩大,边际成本会越来越低。云计算也是如此,规模、技术、价格是一个正向驱动的飞轮,需要到后期才能帮助企业获得庞大的商业效益。
因此就这三点来说,此时此刻能够押注物联网平台的厂商,在资金、技术实力、实践经验等方面势必有足够的积累,家底丰厚的云厂商当然很符合条件。
再加上产业互联网遇热,催生云厂商将其从互联网中积累的技术、商业、生态优势发挥到传统行业领域,满足客户智能化转型的需求,那么从云平台延伸到物联网平台的策略更加显得水到渠成。
02
青云物联网产品有何玄机?
说回此次上线物联网平台产品的青云QingCloud。
在物联网战略愿景上,青云主要做三件事:打造云网边端一体化架构、提供场景化端到端的解决方案、保持中立开放的能力和态度与合作伙伴深度合作。
看到这里,有读者或许会觉得几乎所有物联网平台企业都是这么宣传战略的。但在笔者的了解中,有一个细节最值得玩味,也就是青云QingCloud强调的“软件定义与软硬件解耦”:
坚持做软硬件解耦,就是为了保持产品的弹性,确保这套体系可以随着时代的演进、业务的变化、需求的变化而迭代。
这种说法让人联想到青云掌门人黄允松在早前一次公开采访中所提的:“就像 IE 绑定 Windows 一样,强耦合造不出伟大的产品,只能造出商业怪胎!”
所以从青云QingCloud成立之初,创始团队就在研发跟硬件完全无关的“软件定义网络”(SDN)和“软件定义存储”(SDS),并且各个软件组件之间也是解耦的。青云一路以来取得了诸多成果,这一理念也顺利延续到了当下的物联网产品线。
举个例子说,在防疫期间,公司可以将某类特殊算法下发到边缘计算设备上(比如摄像头识别人员是否配戴口罩),等社会生活恢复秩序,再通过软件的方式将防疫算法与设备解绑。从部署、运营的成本和弹性等方面考虑,这将给用户带来极大的便利与好处。
说到这里,青云QingCloud物联网产品矩阵还有另外一大特点,即EdgeWize 边缘计算平台的研发与应用。
随着物联网设备总量的增加,对物联网设备的依赖,对处理速度的需要,云的采用程度的增加和网络压力的增加,导致厂商迫切需要在数据源头一侧,更快处理更多数据。
因此这两年来边缘计算被广泛提出。EdgeWize 边缘计算的核心设计思路,正是将其打造为整合边缘计算、应用、智能与网络于一体的综合边缘平台,作为云服务能力的延伸,把云端的能力放一部分在边缘侧优先完成,实现边云协同,使产品和方案更具有稳定性,更加智能化。
此外,光格网络SD-WAN与EdgeWize边缘计算的互补结合,是青云QingCloud物联网产品系列的另一大亮点。
基于软件定义的思想,升级后的光格网络SD-WAN支持一键下发部署 EdgeWize边缘计算,使光盒从单一的网络接入设备升级为集成网络通信与边缘计算于一体的融合边缘节点。在光格网络SD-WAN与EdgeWize边缘计算的配合下,智能终端将展现出更为实时、响应迅速、性能强大等特性。
03
物联网能带来什么?
尽管物联网玩家正在变多,整个产业还是处于尚未明朗的阶段。这时候云服务商的加入,主要是因为传统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浪潮袭来,企业更需要基于技术和能力,寻找具有市场空间的业务场景,为客户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以满足需求。
对于青云QingCloud来说,初期聚焦的就是数据中心、工业、交通和建筑四大领域。
智慧数据中心解决方案
数据中心作为新基建的重要组成之一,在面临规模的快速扩张趋势时,势必将产生一系列管理效率等挑战,对应的数字化技术改造与升级工作势在必行。
青云QingCloud的方案价值体现在:
通过青云QingCloud 物联网平台构建统一的数据中心管理门户,提升管理联动效率;
通过 EdgeWize 边缘计算平台实现云边协同,业务一键下发,实现就近计算;
推进数据中心数据规范落地,促进行业数据的标准化;
充分利用现有设备进行改造升级,优化投入产出。
智慧建筑解决方案
建筑是一个囊括多类型设备的复杂综合体,近年来监控摄像等信息化系统与设备大规模引入建筑管理中,但随着设备和系统数量不断堆叠,建筑内的信息化管理也面临数据传输标准不统一、系统独立、硬件过度依赖、跨设备决策及联动复杂等难题。
青云QingCloud的方案价值体现在:
通过物联网平台支持各类传统非智能化协议设备的高效接入,为传统设备赋予智能;
通过EdgeWize 边缘计算平台提升设备数据采集效率,就近计算,实时响应;
实现跨设备的决策与联动。
智慧交通解决方案
全国高速公路系统原来存在的问题,包括有信息不共享、操作不统一、业务不协同、数据不汇聚、生态不健全等等,在此基础上要形成智能化的路网监控、调度与管理体系,也是一个很大的障碍。
青云QingCloud的方案价值体现在:
对现有监控及硬件设备体系“零”改动,快速赋能人工智能;
通过边缘节点实现就近计算,大幅提升实时处理能力,增强实时监控、预警及响应能力;
软件定义,智能算法可不断更新迭代,接触专用硬件绑定,大幅节省整体运营成本;
统一运维,应用一键下发,通过云端。
更多案例,不胜枚举。
青云QingCloud希望借助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赋能千行百业的蓝图,已经跃然于纸上。
到此,我们更能看清青云是如何打造形成了一个具有“全栈”、“全态”、“全域”能力的全维云平台:
1、在服务层次上,纵向跨越 IaaS、PaaS 和应用平台的全栈云架构,覆盖众多品牌的 ICT 服务;
2、在服务交付形态上,以统一架构实现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和托管云的一致化交付与管理;
3、在服务场景纵深上,集结云、网、边、端一体化能力,实现全域智能数据互联。
可以预见,随着越来越多玩家的加入,物联网平台的竞争即将白热化,用户需要考虑选择哪些契合的平台,平台厂商也都在各自钻研打磨自身独特的竞争力与生态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