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北平城,你看到了什么? | 宇帆·早茶夜读第168夜
第168夜 | 《北平历史地理》
透过北平城,你看到了什么?
文|宇帆
侯仁之 著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3年11月
本周主题
「舆地」
本周主题书
从大都到上都
宇帆金句
它代表的不仅是一个区域、一个时代,这本书谈的也不仅仅是古城墙的砖还剩几块,内外城发生了什么位移,城市中轴线发生了什么变化,河道是怎么变迁的,作者透过对北平的历史发展的研究书写,蕴含着对整个中国的历史变化的整体观。
大家晚上好!欢迎收听早茶夜读,我是张宇帆。
这周的主题书是罗新老师的《从大都到上都:在古道上重新发现中国》,大都是元朝的首都,故址大概位于今天北京城区的北部,上都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境内。今天我想分享的书是侯仁之先生的《北平历史地理》,这本书是侯先生的博士论文,完成于1949年,读了这本书或许会对元大都的基本情况有一定的了解。
不知道大家平时有没有注意到,在西城区广安门二环路沿线有一个北京建城纪念柱,旁边有侯仁之先生写的序文。你要是看到这个,就会明白这座城市起源于此,当时它还叫作蓟城。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里,北平这座城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者从北平城的政治地位的变化切入,将其历史沿革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西周至隋唐的“边疆之城”时期、辽金时作为“形成中的国家中心”的“过渡阶段”,以及元明清的“王朝都城”时期,展现了北平是如何从一个边疆小城逐步上升为一个大国的政治中心。
我们到北京都喜欢去看一看万里长城,长城的功能其实是作为军事防御工程而存在,所以,北京历来就是位于中国北方的边疆地带。大家看一下上面这幅图,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北方游牧民族沿古代大道的入侵过程,恰好是中原王朝向北方和东北方扩张领土过程的反转,蓟城在这两个过程中均保持着其重要的交通枢纽地位。中原王朝统一、强大时,蓟城是中原民族向边远地区扩散的通道;而当中原处于分裂、虚弱状况时,蓟城便容易被北方入侵者控制,继而成为其征服大平原其他地区最便捷的军事基地。
北平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历史学家通常认为,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分水岭。而在这次叛乱之后,北平这座边疆小城在历史上也走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742年至751年之间,安禄山先后被任命为平卢节度使(治所在营州)、范阳节度使(治所在幽州)、河东节度使(治所在太原)。而最终,他选择了地理位置优越、历史地位重要的幽州,也就是北平,举起了反叛大旗。攻陷洛阳,占领长安,建立大燕政权后,他将幽州定为都城。
从政治角度讲,这不过是叛臣犯上作乱,但从地理角度看,这反映了代表集权中心的王朝都城至高无上的地位,遭到从边疆城市发展起来的地方势力的严重挑战。
最终,这一边疆城市的重要性不断提高,不但盖过了国都长安的辉煌,还夺取了其政治上的领导地位,成为了新的国家中心。
……
当蒙古人最终征服全国的时候,这座城市成为统一大帝国唯一适合的都城,因为这个大帝国既容纳了南方的农耕百姓,也容纳了北方的游牧民族。对于北方的游牧民族征服者来说,这里确实是一个非常便捷的行政中心,通往北方高原和南方平原的条条大路在这里会合。虽然地处平原,但实际上,这座城市仍处在高原地区目力所及之处,从这里,蒙古人既可轻易地与其故土保持直接联系,又可对中原地区实施全面控制。
此外,元朝统治者将汗八里,也就是元大都与长江下游联系起来,将一系列河道开凿成运河,经后来多次的改进后,便有了著名的中国大运河水运系统。
如果说太行山东麓大道使蓟城这一聚居地得以产生,那么,现在这条贯穿大平原心脏地带的新水道则给汗八里这一王朝的中心带来了政治的稳定和经济的繁荣。
书中还有大量侯仁之先生自己亲手绘制的地图,非常清晰准确地描绘了不同时期的城址变化、河道交通变化、人口及其分布变化等,“一幅地图胜似千言万语的描述”。
侯仁之先生的导师,英国现代历史地理学最重要的奠基者和建设者——克利福德·达比(Clifford Darby)认为:“历史地理学的材料是历史的,而研究的方法是地理的,历史地理学的任务就是重建过去的地理。正像现代地理学研究的是现代时段的地理一样,历史地理学研究的是过去一段时间的地理学。”
侯仁之先生1947年在利物浦大学
侯先生看似是在谈蓟城、辽南京、金中都、元大都等北平的城市历史,但其实梳理了整个中国的文化版图,在条理清晰的区域特点背后要揭示的是中国的人文地理对北平城发展的影响。
我觉得一座城的变化不仅关乎它自身,背后不可忽视的是整个中国的历史变化过程。这座城的中心、边缘,居民点,商业中心等都不是“本就如此”,而是“一切有缘由”。我们看书,如果去过那个地方,经历过相似的事情,感受一定会不一样。因为我将自己融入文本对象里去,它对我就会有不一样的意义,它附着了我的情感。
北平是在明朝时才改名为“北平”,之后作为陪都、国都,一直到民国十六年都是被称为“北京”,1928年北伐战争后,中国的首都迁到南京,北京改名为北平特别市,直到49年新中国定都北平后才再此更名为“北京”。所以可以看到,“北平”这个名字在几千年的历史里使用的时间并不长。可是一提起“北平城”,我想到的不是明朝时的北平,不是今天北京的“大裤衩”、长安街、建国门立交,而是灰蒙蒙的天,是战火,是“五四”学生游行,是一二·九运动……它在我脑海里仿佛形成了一个“民国”的符号,而侯仁之先生这本书让我看到了更多。
对于北平,我们大都不是当事人,可无论是谁提起“北平”,它在我们心里都有着一个相对特殊的位置。因为它代表的不仅是一个区域、一个时代,这本书谈的也不仅仅是古城墙的砖还剩几块,内外城发生了什么位移,城市中轴线发生了什么变化,河道是怎么变迁的,作者透过对北平的历史发展的研究书写,蕴含着对整个中国的历史变化的整体观。这样的北平城,它是怎么来的,不是从来就如此。几千年来,在这里发生的每一次建造,每一次变革,每一次迁移,都是中国之所以为中国,北平之所以为北平,我们之所以为我们的所在。
那么,透过北平城,你看到了什么?
《手电筒看见了什么》插画
扫码可购
《北平历史地理》
更多……耶
上周回顾
「旁观」
2018.12.10~2018.12.14
第一百六十五夜:“寻找中国”丛书
论史知世
扫码进入
早叔线上讲堂
本期编辑: 白水
早|茶|夜|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