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乌尔·德·凯泽(Raoul De Keyser)
《通透》,2010年
亚麻布面丙烯,34.6 x 44.1 cm
© 拉乌尔·德·凯泽 / 纽约艺术家维权协会(ARS)/ 比利时SABAM
图片由拉乌尔·德·凯泽家族及卓纳画廊提供
欢迎您访问 davidzwirner.com 预约参观卓纳画廊欣然于香港空间呈现《拉乌尔·德·凯泽》。这将是艺术家在大中华地区的首次个展,聚集横跨德·凯泽五十多年职业生涯中后二十五年间的绘画作品,呈现了艺术家对绘画媒介所抱持的充满直觉而又严谨的创作天赋。此外,线上展览《新视野:致敬德·凯泽》将与香港展览同期举行,以使这位已故比利时画家的作品与当代画家们展开对话,后者的艺术至今仍然与德·凯泽开创性的作品密切相关或深受其影响。拉乌尔·德·凯泽(Raoul De Keyser, 1930-2012)以其复杂丰富而又内敛的绘画闻名于世,它们以细巧且焕发共鸣的方式探寻着色彩与形式之间的关系。他的作品由简洁的图形和笔法所构成,展现了自然的世界与具象的图案,同时避免流露出特定叙事与条条框框。尽管德·凯泽的作品有着疏松的构图,或者说正是因此,它们传达了一种耐人寻味的视觉张力,同时反映出艺术家连续的、自省的创作过程。拉乌尔·德·凯泽(Raoul De Keyser)© 拉乌尔·德·凯泽 / 纽约艺术家维权协会(ARS)/ 比利时SABAM
“就德·凯泽而言,绘画的自主性并不是需要迂回曲折或背道而驰才能达到的包罗万象的终极目标。相反……德·凯泽成功地抵达了某种状态,他的绘画摆脱了纯粹主观的建构,并且经由模仿,使得绘画可以捕捉到独立于其自身之外的现实……通过对绘画创作本身的探求,他设法在图像的描绘与其自主性之间达成了平衡,避免了折中。”
—— 乌尔里希·洛克
(Ulrich Loock)
著名策展人,曾先后担任瑞士伯尔尼美术馆、卢塞恩美术馆与波尔多塞拉维斯当代艺术博物馆馆长
拉乌尔·德·凯泽(Raoul De Keyser)
《穿越》,2000/2009年
布面油画,49.8 x 70.2 cm
© 拉乌尔·德·凯泽 / 纽约艺术家维权协会(ARS)/ 比利时SABAM
图片由拉乌尔·德·凯泽家族及卓纳画廊提供
这次香港个展将呈现不少佳作,以展示德·凯泽独具特色且引人瞩目的绘画创作,其中包括运用了“硬边”几何形态及对比色彩的作品,例如《橱柜模型》(Model for Cabinet,1989);另外一些作品,如《前方》(Front,1992),笔触更加丰富、松弛。在一些作品中,画面上满是形状与体块的交叠,在长时间的观看下,表面和深度之间的视觉张力得以逐渐显现。另一些绘画则稀疏地勾勒出并不完全统一均匀的形状,比如各种椭圆,且运用了克制的调色,在强调架上绘画平面属性的同时,创作出暧昧的图底关系。此外,展览还将放映由扬·布朗德尔(Jan Blondeel)创作于2010年的德·凯泽纪录片,让观众能够更多地了解艺术家的创作和生平。摄影 | Christophe Vander Eecken此外,线上展览《新视野:致敬德·凯泽》将与香港展览同时进行,呈现近年最前沿的多位艺术家的近期作品,其中包括卓纳艺术家托玛·阿布茨(Tomma Abts)、哈罗德·安卡特(Harold Ancart)、弗朗西斯·埃利斯(Francis Alÿs)、克里斯·奥菲利(Chris Ofili)和吕克·图伊曼斯(Luc Tuymans),此外还有理查德·阿尔德里奇(Richard Aldrich)、法赫德·伯基(Fahd Burki)、马特·康纳斯(Matt Connors)、伊尔莎·德霍兰德(Ilse D’Hollander)、东野雄树(Yuki Higashino)、瑞德利·霍华德(Ridley Howard)、李杰(Lee Kit)、 丽贝卡·莫里斯(Rebecca Morris)、洛伊科·拉格内丝(Loïc Raguénès)和约翰·祖里尔(John Zurier)等著名当代艺术家。对许多艺术家来说,德·凯泽有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他直觉地平衡具象与抽象的创作方式;以高度个人化而又经过细究的手法,将形式提炼成画面本质;以及他不可思议地通过对颜色和形式的直接处理,而达成最大化的视觉效果——这些都启发着后辈艺术家们对绘画表面的深刻介入。展览中的另一些艺术家,则长久以来一直仰慕德·凯泽的作品,他们希望藉此机会向这位同行致以敬意。
拉乌尔·德·凯泽(Raoul De Keyser)
《旅程》,2010年
布面油画,34.3 x 44.1 cm
© 拉乌尔·德·凯泽 / 纽约艺术家维权协会(ARS)/ 比利时SABAM
图片由拉乌尔·德·凯泽家族及卓纳画廊提供
本次线上展览将呈现香港艺术家李杰标志性的手绘布面作品,他的创作在让人想起传统中国卷轴的同时,也呼应着德·凯泽透彻且处理细致的色块。约翰·祖里尔(John Zurier)近乎单色的《萤雪之功》(Keisetsu no Kou,2019)呈现了内敛且紧绷的画面,作品与德·凯泽黑白鲜明的画作《R.A.T.》(2012)共同展示了某种低调朴素的坚韧力量。弗朗西斯·埃利斯(Francis Alÿs)有如天空般的抽象作品《无题》(Untitled,2010)带着温暖的粉红色调,与德·凯泽《无题》(Untitled,2012)作品中冷酷、柔和的蓝色相得益彰。丽贝卡·莫里斯(Rebecca Morris)满是马赛克般彩色图案碎片的抽象画面,有如镶嵌在蔚蓝色的笔刷涂抹的断奏之中,作品展现了与德·凯泽共通的一种自由创作的精神,这在德·凯泽趣意盎然的作品《穿越》(Across,2000/2009)和《旅程》(Passage,2010)中尤为鲜明。《新视野:致敬德·凯泽》呈现了这些艺术家与德·凯泽在创作中或同步或切分、或融合或对比的瞬间,视觉地展示了德·凯泽的艺术是如何持续地深受这些艺术家,及无数业已成名或崭露头角的艺术家们的珍爱——这也足以表明他在各代艺术家们心目中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摄影 | Christophe Vander Eecken拉乌尔·德·凯泽(Raoul De Keyser)一直以来被誉为”比利时当代绘画之父“。他尤其在同辈及后来的艺术家中有着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力,德·凯泽也因此被称作“画家中的画家”。卓纳画廊自1999年起开始代理他的作品。
德·凯泽于1930年出生于比利时莱茵河畔的代因泽,自小便已开始作画。凯泽的艺术造诣多为自学成才,他一直到33岁才在代因泽美术学院接受系统且专业的绘画训练。在二战期间,他转投新闻业,从事艺术和体育评论。随着对体育和艺术的深入了解,潜移默化之中,德·凯泽也将自己对这两者的敏锐感觉牢记,这影响到了他此后的创作。从1964年的首次作品亮相开始,德·凯泽就创造出独特且极富质感的作品。他的早期艺术实践产生于“新视野”(Nieuwe Visie)的前卫艺术运动。20世纪70年代,随着他对包括色彩、颜料和画布等绘画基本元素的实验,德·凯泽开始采用全新的视觉表达方式,他的艺术语言变得更加简洁与自得。
展览现场,威尼斯双年展,2007
在90年代,德·凯泽迎来了画家生涯的重要转折点:他受到了时任文献展艺术总监扬·霍特(Jan Hoet,亦为S.M.A.K创始人)的邀请,参加了1992年的第9届卡塞尔文献展,自此获得了国际艺术界的关注。随后,德·凯泽先后参加了重要群展《破碎的镜子》(1993,维也纳市立美术馆,由著名策展人卡斯帕·柯尼希(Kasper König)与汉斯·乌利希·欧布利斯特(Hans Ulrich Obrist)策展),并在芝加哥文艺复兴协会举办了个展(2001)与伦敦白教堂美术馆举办个展(2004)。2007年,他参加了第52届威尼斯双年展(由著名策展人罗伯特·斯托(Robert Storr)策展)。
2018年,艺术家的大型回顾展《拉乌尔·德·凯泽:毕生之作》在位于根特的S.M.A.K.比利时国立当代艺术博物馆举行,并在随后巡展至德国慕尼黑的现代艺术陈列馆(2019)。此外,2021年春季,北京木木美术馆将为德·凯泽的作品举办个展。
《拉乌尔·德·凯泽:毕生之作》展览现场
比利时根特国立当代艺术博物馆(S.M.A.K),2018年
自1960年代中期以来,艺术家的作品一直在诸多重要的机构中举办个展。2000年,都柏林皇家希伯尼安学院为艺术家举办了大型回顾展,并巡展至费城莫尔艺术与设计学院的戈迪·佩利画廊,以及芝加哥大学文艺复兴学会。2004至2005年间,艺术家绘画作品的重要专题个展在各地广泛巡展,包括伦敦白教堂美术馆、法国罗什舒阿尔艺术博物馆、荷兰蒂尔堡的德庞特艺术博物馆、葡萄牙波尔图的塞拉维斯当代艺术博物馆以及瑞士圣加伦艺术博物馆。2009年,艺术家的作品在德国波恩艺术博物馆举办了回顾展,他的水彩作品则同期举办于葡萄牙波尔图的塞拉维斯当代美术馆以及都柏林的道格拉斯海德美术馆。
《拉乌尔·德·凯泽:毕生之作》展览现场
慕尼黑现代艺术陈列馆,2019年
其他为艺术家举办过重要个展的机构还包括:S.M.A.K.比利时国立当代艺术博物馆,根特(2001);邓特-达恩斯博物馆,比利时多尔(2002);范·代因泽·德·里斯特里克博物馆,比利时代因泽(2007,2013及2017);奥弗涅地区FRAC当代艺术基金会,法国克莱蒙费朗(2008);佛兰芒社区的德洛凯滕,布鲁塞尔(2011);因弗里斯之家,爱丁堡皇家植物园(2015)。艺术家的作品由世界各地众多机构囊括于其永久馆藏之中,包括宾州匹兹堡的卡内基艺术博物馆、比利时多尔的邓特-达恩斯博物馆、德国科隆的路德维希博物馆、洛杉矶的当代艺术博物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安特卫普当代艺术博物馆、慕尼黑现代艺术陈列馆、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以及位于根特的S.M.A.K.比利时国立当代艺术博物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