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过乐感、美感,数感是个啥

今天坐在这里看小平邦彦写的《惰者集》小标题是:数感与数学。活了也算半生了,听过乐感、美感、第六感……,就是真是没有听过数感。

数感是不是说对数字比较敏感,一下子就能够算出多少位数的多少次方,或者能够像超级大脑啥的神兮兮的对一个数开高次方根啥的,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够猜出保险箱的密码。

数感其实是讲的是对数学的感觉,数学不是由公理,在逻辑的帮助下推出的一堆定理的堆积。而是数学家首先对一个问题产生了兴趣,然后猜想到了什么,然后,想方设法去解决的过程之中,需要什么假设,这些假设是无法被证明的,这就叫公理,在公理的基础之上,推导出需要的定理,最后在定理的基础之上解决了自己的猜想。从而在这个过程之中产生了一个数学的分支,或者是一个不同的体系。

一个逻辑能力强但是对数学没有感觉的人,也许可以成为一个哲学家,但是他成不了数学家。好在,对于学习与生活来讲,孩子不需要个个都成为数学家,只需要能够学到可以应对考试与将来工作就可以了,其实离开学校之后,几乎发现学校学的那些数学其实根本也就还给老师了。自己也不再捡起来看,那得多烦呀。

由于数学太重要了,特别对于学习理科的孩子们来讲,要是有这样的感觉,那就太糟糕了。作者讲,从孩子小的时候开始,我们就要培养他的数感,而不是培养孩子什么算术、速算、奥数……,这些都不是培养数感。数感是什么呢,数感就是怎么样把生活中的事物,抽像成数学的感觉,能够在思考数学的时候,用像直觉一样的思考方式来考虑问题,这就是数感。

举个例子,弯弯看身边楠楠的一个题,说太简单了,我说,弯弯你想一下,5开7次方,在复域下有几个根,要怎么算,她就转过头去考虑了。其实,这个问题是不需要考虑的,用直觉就知道它有七个根,把圆周分成七分,每个根的模是五开七次方。这不需要想,因为,在我们学习欧拉公式的时候,认认真真的体会过这个事情,只是,时间久一些,没有去多使用,就不再有感觉了。

嗯嗯,所以,无论是乐感、美感,还是数感,就像骑自行车一样,当有了感觉,再次骑的时候,不需要考虑自行车的角动量、速度、质量……,跨上去蹬一下就好了。

所以,作者一再强调,不要把孩子的数学感觉给弄没了,变成了讨厌数学,虽然花了大把时间却只是为了计算和套公式,然后得到一个分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