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每天走1万米就能成功,你愿意去做吗?

 01 

看完罗振宇跨年演讲全文,发现他正确地解答了那个千古难题:

妈妈和老婆掉水里先救谁?

他说:

如果我们就这个问题进行讨论,你站岸上三天三夜,也得不出一个让姑娘满意的答案。

但是如果她俩真掉水里了,那问题就具体化了,所有在岸上讨论的假设马上会具体为硬邦邦的现实,这时候选择有什么难的?你会立即作出反应。

而且你还会发现,让你做决定的那些因素,和你没事瞎讨论的那些因素没什么关系。

当然,罗胖真正想说的不是应该救谁的问题,而是在说想事情和做事情的问题。

很多事情想起来复杂,做起来其实简单。

古老的落水问题当然只是假设,但他同样也举了身边的例子。

他们公司的脱不花,创业四年的同时,结了婚,还生了两个孩子。

所以,经常有人问她:作为一个女性创业者,怎么平衡事业和家庭?

这个问题,你抽象地摆在一个女性创业者面前,她是没法回答你的。

但是,对于做事的人来说,对于脱不花来说,这个问题从来不会抽象地摆在她面前。

摆在她面前的问题永远是:下午五点,孩子发烧,是接着开公司例会,还是赶紧回家?那肯定是赶紧回家啊。晚上八点正在家里吃饭,是陪家人吃完晚饭,还是回公司处理一个急事?对于创业者来说这还用选吗?肯定回公司啊。如果她觉得最近陪孩子时间少了,那就专门抽出一天来陪孩子呗!

对此,罗振宇总结说:

真实的世界里,并不存在抽象的两难选择。每时每刻,我们做事的人面对的就是一张时间表,就是这张时间表上具体的时间安排而已。

 02 

在小说《西游记》中,唐三藏拜别太宗皇帝西行,来到法门寺。

寺里的僧众五百余人,列队迎接。

吃完晚饭之后,大家坐在一起聊天,谈论三藏去西天取经的原由。

人们纷纷说去西天的不易,有的说水远山高,有的说路多虎豹,有的说峻岭陡崖难度,有的说毒魔恶怪难降。

但三藏却不说话,只是以手指自心,点头几度。

众僧不解其意,问道:“法师指心点头者,何也?”

三藏答曰:“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我弟子曾在化生寺对佛设下洪誓大愿,不由我不尽此心。这一去,定要到西天,见佛求经,使我们法轮回转,愿圣主皇图永固。”

唐僧显然就是个做事的人,他知道那所谓的困难,只是心魔在作怪。克服了心魔,困难也就迎刃而解。

 03 

在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都为心魔所困。

有一则寓言故事,就有这方面的寓意:

从前,有一个人要用斧子,可是他自己家里却没有。

于是,他打算向邻居借斧子,可是又担心邻居不肯借给他。

于是他在前往邻居家的路上一直在胡思乱想:

“如果他说自己正在用怎么办?”

“要是他说找不到怎么办?”

“如果他不肯借给我怎么办?”

这个人后来越想越多:

“邻里之间应该和睦相处,他为什么不肯借给我?”

“假如他向我借东西,我一定会很高兴地借给他。”

“这个人真是太小气了!哼!”

最后,这个人越想越生气,等到敲开邻居的门后,他说的不是“请把你的斧子借给我用一下好吗”,而是张嘴说道:“呸!留着你的破斧子吧,有什么了不起的,我才不借呢!”

说完,他就气呼呼地走掉了。

本来什么事也没有,却弄得别人莫名其妙,弄得自己一肚子气,最后事情也没有办成。

 04 

就说发生在我自己身上的真事吧。

在微信公众号刚刚兴起的时候,有一次,我们几个朋友在一直喝酒聊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