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时间从手机转移到读书,这是经济学家眼中真正的“优化资源配置”| 此刻夜读
睡前夜读,一篇美文,带你进入阅读的记忆世界。
有些人为什么能终生保持阅读习惯,有些人又为什么离开大学后便无暇再阅读?当时间的碎片化已成现实,又如何学会整理时间用于高效阅读?经济学家梁小民便对阅读时间进行了最大优化,他在古稀之年依然保持着每年100本书左右的阅读量,在新近出版的《书海拾贝》一书中,他不仅选择了19本书作为解读对象,更贴合现代职场生活视角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几十年的阅读经验。看完他的分享,或许会让许多非文科专业的人感受到,读人文书籍,是一生必修的功课。
我爱读书,也爱把自己读书的心得写成书评。这些年我的书评结成集的有:《小民读书》(福建人民出版社)、《我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想读》(上海书店出版社)、《读经济学书》(东方出版中心)、《随书而飞》(北京大学出版社)和《无用才读书》(北京大学出版社),还有一些收入其他文集中,我的每一个集子都有书评。还有一些未收入任何一本集子的,发表完也就忘了。
退休后我生活的主旋律就是读书。前几年手头工作不多时每年读300本左右,这几年手头有点活,每年读100本左右。在朋友圈里,我读书有点小名气,经常有人问我该读什么书。我也知道,许多人想读书但没有时间,工作、家务都太多。我曾建议有些大企业的老板雇一个读书秘书,让他把读的书讲给没时间读书的老板。其实这几乎是个玩笑,你见过哪个老板专门雇个读书秘书?因此,我就想当天下爱读书,又没时间读的朋友的公用秘书,写一本书介绍各种好书。这就是这本书的由来。
要给大家推荐书就有两个问题,第一,介绍什么书;第二,如何介绍。现在谈谈我对这两个问题的想法。
我推荐的不是什么必读书。我觉得,必读书这个说法本身就不科学。什么是必读的?标准是什么?谁来定必读不必读?按说《国富论》《资本论》《通论》应该是学经济学的人必读的吧?但有多少学经济学的人认真读过?不读这些书,成天发宏论的“知名经济学家”不还在满天飞吗?如果说针对某个专业,某些特定人群也许还有几本必读的,但对广大读者来说什么是必读?有些人推荐国学必读,从《论语》《离骚》《诗经》甚至《周易》等算起,这几乎包括了中国文化上的所有著作。我看推荐者本人也未必“必”了几种。这种书单谁去理他,写了又有什么用?所以我从不写必读书目之类,都是供参考而已。
我推荐的也并非经典。有些经典我不爱读,当然也不会推荐给别人。例如,日本的《源氏物语》在日本文学中算经典吧,但我读了三次都没读下去,太烦琐了,没法看。再如俄罗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著作,够经典吧,但我勉强读了一本《罪与罚》,觉得太阴暗了,读完有一种负能量的感觉,读它岂不是自讨苦吃吗?尽管人们说,他的作品深刻,但我不喜欢。这种我不爱读的经典,我当然不会推荐。
我只推荐我感兴趣、爱看的书。我的标准是,第一,有意义,读了能给我正能量。比如介绍我不熟悉的新知识,或者有我意识不到的新见解。读了感到自己的知识面又扩大了,见解也更深了。读完值得深思之处甚多。读了就有收获,这就是有意义。第二,读着有趣,而不是太学术化或过于严肃。我曾买了一本所谓“大家小书”中的《唐王朝的崛起与兴盛》,作者汪篯先生的确是大师,但写给我们这样的历史门外汉,就太学术化了,引文太多,的确严谨,但没耐心读下去。我觉得大师不仅要学问好,对本专业有高深的造诣,而且要善于用通俗有趣的方式写给并非做学问的大众。许倬云先生的《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就是这样的好书。许倬云先生当然是大师,学问根底深,但他把中华民族融合的历史讲得如此清楚、通俗又有趣,让人读起来放不下,这才是 “大家小书”。如果是小说则要故事曲折、复杂、出人意料。总之要讲好一个故事。第三,文字通畅、行云流水,无论写作还是译作都要如此。我感到书有两种文风。一种讲究雕琢、精美,过去如刘白羽、杨朔,今天如余秋雨、董桥,读这种书如同吃肉,开始觉得香,以后就腻了。另一种追求通畅,透着一股清新味,像喝一杯清茶,越品越有味,如汪曾祺、季羡林。我喜欢后一种风格,百读而不厌。文学如此,学术也要如此。
我推荐我喜欢的书就按这三条标准。在选书时我还注意了两点。一是已经畅销,洛阳纸贵的书,如《未来简史》《基因传》。这些书尽管人人皆知,但我想它们篇幅太长了,认真看过的人也不会太多,可以写一点评论供他们思考。二是还没有引起广泛重视,但的确值得一看的书,如美国学者郭安瑞写的《文化中的政治:戏曲表演与清都社会》,其研究戏曲的角度与我们的传统方法不一样,十分值得一看。这本书在小范围内已有名气,但了解的人还有限,就值得推荐。当然,个人的兴趣不同,爱读的书也不同,不过我的推荐,总可以作为参考吧。也许真有几本适合你。
如何推荐呢?我的推荐不同于报刊上的书评。书评可以说优缺点,也可以抓其一点不及其余,更可以借机发挥,形式与内容都百花齐放。我的推荐每篇为6000字左右,包括作者介绍、书的背景、内容介绍以及评论与思考,其中三分之二篇幅在内容介绍上。我的想法是看了这篇文章,读者就能知道全书的基本内容。对于没有时间读书的人,就可以对这本书有个了解。对想读这本书的人也是一种引导,或者可以根据内容介绍选相关部分看。我认为,这一部分是基本的,否则知道作者、背景,有什么用?不告诉人家内容就评论,岂不让人家一头雾水?读书秘书就要重点讲内容,再说其他。不知道各位爱书的朋友喜欢不喜欢这种写法,对你读书是否有帮助?
爱书的朋友当然不以读这些书为限。面对如此多的图书,我们应该如何读?我自己的做法是把泛读与精读结合起来。泛读就是迅速浏览,看得相当快,起码第一对这本书有个大致了解,第二决定自己爱不爱读。当然泛读并不是一目百行(十行的十倍),看完什么也不知道,那不是读书,是翻书而已。泛读也要了解大体内容。这样才能涉猎更多的书,并从中选出自己爱读的来。精读就是认真地读,边读边思考,或者边读边摘出有用的句子、段落,或写大纲式读书笔记,或在书边写点自己的体会或认识,或一闪而过的思想。这种写也相当重要,否则从书中受到的启发,火花闪一下就过去了。“学而不思则罔”,《论语》中的这话就是对精读的总结,思并把所思记下来,对读书甚有用。我这本书就是在泛读基础上选出来,再精读,然后写成文的。当然每个人习惯的读书方法都不同,并没有什么普遍适用的读书法,对自己合适的就是好的。但各人的读书方法相互可以借鉴。这里我讲的仅仅是我个人的读书方法。讲出来,不怕贻笑大方,哪怕只对一个人有启发也是好的。
还想讲个读书时间问题,许多人都说自己太想读书了,就是没时间读。其实我觉得这些人不是没时间,而是没有读书的需求。说读书只是虚晃一枪,叶公好龙,然后用没时间来表示不读书有道理。怎么没时间呢?有一次飞机上坐在我旁边的人正在读钱穆的《国史大纲》,我心想这人一定是个教授。没想到一问,是某央企负责人之一(什么职务没问)。我惊讶地问,你还有时间看这种书。他说,就看你喜欢不喜欢了。我常出差,等飞机,坐飞机,到宾馆,都是读书时间。此外我每天晚上一定读半小时到一小时才睡。我有个学生也是一央企副总,有一次谈到读书,我介绍的几本好书,他都看过。我说,你怎么有时间,他说,想读总能挤出时间来。他们这两个人肯定比我们绝大多数人都忙,但他们还有时间读书,我们为什么没有?许多人把时间放在“碎片化阅读”上,整天看手机,看微信、发微信,或玩手机。我并不反对读发微信或玩手机,但留点时间给读书好不好?我也有微信,感到90%以上都是废话,发个自己玩的照片,自鸣得意,对你有什么用?经济学讲资源配置,多给读书点时间,少给手机点时间,会使你终身受益。读书取决于你爱不爱,不取决于你忙不忙。有读可以挤出水。用在读书上,就是只要爱,就能挤出时间。读书是最快乐的一件事。读着书,新的视野向你展开,行云流水的语言流过你的心间,一切烦恼全没了。你在不断升华,心情愉快,什么病也没了。你只要读书,就能感到这些。
《书海拾贝》
梁小民 著
东方出版中心
2021年6月
—
新媒体编辑:郑周明
配图:摄图网、出版书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