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来自大凉山的数学课 2024-08-05 02:55:30 一节来自大凉山的数学课 作者:李广生因为“教育人生”,认识了全国各地许多朋友。一位来自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教师,通过“教育人生”加我为好友。得知我是一名教研员,他发给我一节课的视频,是他自己的教学实录。这让我受宠若惊。教师的课,就像是私家收藏一样,很少主动示人,更不希望被人指指点点。主动给我看,还请我指导,这是多么大的信任。如今的世界,信任比金子还珍贵,遗憾的是很多人还是更喜欢金子。这是一节小学数学课,内容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视频好像是用手机拍摄的,效果不是很好。教室略显陈旧,孩子们的衣着很朴素。但他们的目光很动人,那么澄澈。老师先是出示了本课的课题,然后复习旧知识,再然后提出一个问题:怎样才能计算出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也许他觉得这样问不很明确,又把问题表述为:知道了什么条件就能够计算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孩子们纷纷回答。他又投影出两个图形,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并标明边长。他让孩子们分成小组,计算这两个图形的周长,尽可能的使用多种方法。孩子们非常积极,几个小脑袋扎在一起,共同讨论、计算。老师让孩子们把自己的算式写到黑板上。通过对这些算式的分析,老师推导出长方形的周长公式:(长+宽)x2,正方形的周长公式:边长x4。下面的活动便是对这两个公式的具体应用,简而言之就是做题。老师也没闲着,一会儿讲点这个,一会儿讲点那个。一节课很快结束。在我看来,这节课四平八稳、有板有眼,还有条不紊,是一节很朴实的常态课。如果每节课都能做到这样,教学质量保证错不了。我特别喜欢这样的很自然、很扎实的课。正是一节节这样的课,让孩子们不断进步。所以我常把常态课比喻成家常饭,家常饭养人,长身体还是要靠家常饭。提高教学质量,毫无疑问要靠常态课。向他汇报了我的观课感想,并表达了我的敬意。他希望我提点意见,想了想,我回答:再精致一点就更好了,家常饭也可以做成精品。针对几个细节谈了我的看法,他表示认同,我很高兴。两个大老爷们,相隔几千里,通过微信聊一节课,教研还是有点魅力的。家常饭真的能够成为精品吗?以我多年在厨房打拼的经验来看,答案是肯定的,而且并不难。关键是如下三点:一是标准要高。若仅仅是为了吃饱,糊弄一下得了,当然做不出精品。我对自己提出的要求是,不仅要吃饱更要吃好,绝不能含糊,更不能凑合。这就为家常饭的精品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设计要巧。同样的食材,不同的搭配组合,做出的菜品可能会有天壤之别。熬大白菜,用花椒、八角、大蒜炝锅,白菜下锅后切两片豆腐,撒一把虾皮,既不费钱,也不费事,味道却特别鲜美。精品来自于巧妙的设计。三是制作要精。做家常饭很考验厨师的基本功。比如刀工,土豆丝切的又细又匀,看着都让人食欲大增。总之,做到这三点——高标准、巧设计、精加工,家常饭一定能够成为精品。提高常态课质量,让常态课成为精品课,大致也是这个思路。正如吴正宪老师所言,我们的课不就是给孩子们准备的“好吃又有营养”的家常饭嘛。首先是精心制定教学目标。通过一节课的学习,究竟让孩子收获什么呢?这件事真的值得认真琢磨。如果仅仅让孩子知道并记住周长公式,还能应用周长公式进行计算,那就没有必要设计教学过程了。直接告诉他们周长公式,并通过大量练习巩固记忆和应用就可以实现目标。这就像仅仅为了吃饱而做饭一样,囫囵煮一锅,何谈精品。知识的获得固然重要,但需要注意的是知识本身也存在质的区别。事实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等知识,存在着明显或微妙的差异,加涅认为它们需要不同的教学条件。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提示我们关注孩子的高阶思维。但知识不是教学的全部。课堂是孩子生命成长的地方,用“生命课堂”的观点审视教学,你会意识到课堂还应该有更高的追求。其次是精心设计学习活动。学习是学习者的所思所为,也只能是他们的所思所为。这是进行学习活动设计所要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教师不要总想着教学生点什么,更要思考,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而让学生干点什么。这也是郜舒竹教授倡导的“变教为学”的观点。设计在这里发挥着重要作用。食材的巧妙搭配让家常饭成为精品,学习活动更需要精心设计。布置什么任务、问题如何表述、小组如何建设,等等,都需要教师反复斟酌。功夫下在课堂外而不是花在课堂上,教师应该牢记这一点。设计一个活动,让学生自己推导并总结出周长公式。学习知识就变成了创造知识,收获不是更大吗,而且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第三是精心修炼教学技能。人们通常认为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功是讲的功夫。这是对教师的误解,就像人们以为颠勺是厨师最重要的基本功一样。像我这样伟大的厨师其实并不经常颠勺,那是花活,糊弄人的。我们会根据火候、温度、食材等各种因素来决定采取哪种手法。课堂上教师的基本功除了讲之外,还有观察、反馈、指导、评价、点拨、组织等等。在很多情境下,它们比讲更重要。教师必须下大力气修炼这些基本功,敏锐的洞察、及时的反馈、有效的组织、恰当的评价,从而使学习更加高效。总之,精心制定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学习活动、精心修炼教学技能,常态课才有可能成为精品。 赞 (0) 相关推荐 《圆的面积》学情分析方案 一.分析目的: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以及圆的周长推导过程和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它是学生初步研究曲线图形面积的开始,也是后面学习圆柱.圆锥等知识 ... 信息技术支持《圆的面积》教学设计 课 题<圆的面积>课 型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课授课教师姜艳梅授课班级六年三班单 位柳河县罗通山镇学校一.教材分析<圆的面积>本课是在学生掌握了面积的含义及长方形 ... 一节简约而不简单的数学课 别人都在做的事,不代表你也非要做,别人追求的虚妄,也不一定就是你的极乐. 上周在外校讲课,迎着秋季的晨光,有些清凉. 我讲授的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倍的认识>第三课时&quo ... 来自大凉山深处的山野鲜味!堪称植物界的“唐僧肉”,只10%的人尝过! 又到品尝鲜核桃的zui佳时节, 往年尝过鲜核桃的吃货们, 是不是已经翘首以盼了?! 新鲜的青皮核桃, 乍一看去,外表清新可人 切开果皮,再轻轻撬开核桃壳, 乳白色桃仁便跃然眼前,无比撩人 吃上一瓣 ... 一节不“好听”的数学课 一节不"好听"的数学课 作者:李广生 今天上午,在一所小学听了一节四年级数学课,学习的内容是数量关系.这是一节不"好听"的数学课. 常年出没于课堂但通常是旁观者 ... 来自感恩节的感谢信 我是一个教书匠,教书本领强~ 每天1个学习.教育.生活的干货 这是灰灰龙的第174篇原创文章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哈~ 感恩节,想要感谢的有很多. 01 感谢父母 自从有了孩子,一直在这里陪着. 其 ... 【李镇西】“我想去北京听您的数学课!”——品评吴正宪老师的一节数学课 前几天,我推出的华应龙老师课堂视频引起了大家的强烈反响和高度好评. 其实,我和华应龙老师有一个共同的崇拜对象:吴正宪老师. 正如华应龙总叫我"大哥"一样,我也老叫吴正宪老师&quo ... 来自七夕节的问候|关于爱,你可否知道这些? 孙新兰意象对话 每一只蝴蝶,都是一朵花魂,它要回来,寻访它自己. 编者按:亲爱的朋友们,七夕节快乐!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爱,是我们一生都在体验和学习的.来,看看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什么内容? 01 ... 六月节 Juneteenth | 来自黑色读书会的礼物 · 黑色读书会 · 结绳志 · 在总统拜登签字后,庆祝黑奴解放的"六月节"(Juneteenth)成为美国最新确立的联邦节日.节日名称结合并简化了六月(June)与十九日(ni ... 一篇来自内蒙古女儿的文章,父亲节感怀,看了真是让人心酸 这是一篇深藏于心,而又一直不敢动笔的文章.在无数个黑夜中撕心裂肺,思念的痛苦如潮水般侵蚀着内心.耳边不断回想着父亲的话语:两个100年我一定能看的一个,建党100年,2021年肯定没问题,可是父亲却没 ... 来自农村学生娃唱的《可可托海的牧羊人》通过一节课时间编排效果 来自农村学生娃唱的《可可托海的牧羊人》通过一节课时间编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