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光明:上汽乘用车郑州速度为何反响不凡?
文/颜光明
为什么说,郑州与上汽联手就有戏了,他们看到了什么?也许不仅仅是上汽的产品和硬实力,还有背后的文化和管理以及理念等软实力,重要的是因上汽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会带来更多汽车相关行业的跟进,落户郑州,产生“葡萄串”效应,就像当年通用落户浦东所带来的人气和速度。
上汽乘用车郑州速度为何反响不凡?
“上汽为河南经济插上了翅膀。”
这是9月27日河南省常务副省长翁杰明在上汽乘用车郑州分公司竣工仪式上脱稿的即兴致词。他说,“爱上汽车,豫满天下”,可以解释为,爱上上汽集团的汽车,河南借此结缘,面向全国,走向世界。
如此解读,将上汽进入河南上升到了跨行业的战略高度。翁杰明强调了上汽为河南经济插上翅膀的现实意义,同时也介绍了将在河南汽车产业中扮演主力军的重要角色,再是,他提到了上汽乘用车郑州速度对于郑州经济转型升级的驱动具有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从建成 的年产30万辆产能来看,上汽乘用车在郑州投产的车型是被市场看好的紧凑型SUV——荣威RX3 。王晓秋亲自登台介绍这款车。他说,这将是继首款互联网汽车荣威RX5之后又一款“爆款”。他说,这款“实力派互联网SUV”在高颜值、高性能(发动机)、高互联(最新升级的智能互联系统)等方面会给人带来耳目一新的时尚感和高级感。在谈到上汽乘用车进入中原的意义时,这位上汽乘用车当家人讲得很实在。他说,“通过复制上汽集团全球领先的生产体系,形成了从上汽乘用车上海临港、南京浦口到郑州经开生产基地的“三地联动”产业格局,旨在自主品牌的发展壮大。
在外界看来,上汽乘用车此举意味着自主品牌的扩张打响了第一炮。这无论是走出上海的第一步,还是市场战略的重要举措,都被看作是自主“洗牌”的大动作。从去年上汽乘用车取得年产销30万辆之后,紧接着就传来了今年产销要突破60万辆的信息,令业界刮目相看。尽管有上海、南京两个生产基地,受产能限制已是很大瓶颈。所以,对上汽乘用车本身来说,郑州生产基地的落成,算是解决了燃眉之急。从规划来讲,用翁杰明的话说,郑州基地不只是30万辆,而是60万辆的产能,远期战略目标是80万辆产能。从现场可以看到,郑州基地的第二期项目已经在推动。这就证实了上汽乘用车提出年产百万辆目标并非纸上谈兵,而是行动,业已浮出水面,指日可待。而从行业的角度看,中原是战略要地,更是兵家必争之地。而当地又急需“大车企”入驻,消费升级,提升产业能级和产品档次,带动当地经发展亟待“火车头”。 在这样的背景下,郑州市政府与上汽联手可以说是天和之作,一拍即合,取得了战略共识,从谈判到签约再到新工厂落成仅用了一年不到的时间,创造了中国汽车史上跨地区合作最快的速度。
那么这个速度说明了什么?在行业的记忆力,大家都知道上汽通用仅用了23个月就建成了,被业界公认为“上海速度”。当第一辆别克下线时,时任美国通用公司董事长史密斯给予高度评价。他说,“我们把美国通用的管理和技术带到了上海通用,我们还要把上海通用的建设速度带回美国。”历史好像在轮回。今天,当实力派互联网SUV荣威RX3下线时,作为当年经历者的上汽高层无不感到欣慰,从引进到自主,再到输出,终于迈出了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异地生产的步伐,而且不仅仅是产品,还有管理和理念。证明这条路是走对了。
“上汽乘用车郑州工厂落成得到了全市各个部门的全力支持,一路绿灯。”郑州市市长程志明说,这对郑州来说,是确立汽车支柱产业为头号工程的历史机遇。由此联想到上汽通用当年落户浦东也被列为建设支柱产业的头号工程,简称“上海一号工程”。我想,这样的历史轮回并非偶然,这既符合产业梯度转移的规律 ,也是经济辐射的水到渠成。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汽车是拉动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从欧美经济的发达到日韩经济的兴起,以及近三十年的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事实上都离不开汽车的拉动,由此带动了相关产业和行业的迅猛发展。即便是汽车面临转型挑战的今天,无论是特朗普上台,还是默克尔再度当选,都把汽车当作振兴经济的抓手,汽车从没离开过他们的视线。在中国亦是如此。
“去年底接触,今年初签约,9月建成。” 负责质量和工厂建设的上汽乘用车副总经理陶海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们是在原有基础上重新改造建成的新工厂。他说,我们速度之所以快,主要得益于有成熟的工业化体系和经验的复制(标准化、模块化、定制化、数据化应用),其次是供应商配套体系和响应能力(零部件供应商的同步跟进),再是与硬实力相匹配的软实力的到位,包括管理和对员工的培训等(南京浦口基地的经验复制)。负责营销的上汽乘用车副总经理俞经民说,有了郑州生产基地,我们可以轻松些了,缓解了供不应求的压力,但从市场态势来看,我们还得提高产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到荣威RX3下线,俞经民说,这是比荣威RX5更为年轻的实力派车型。“3”代表着这款产品集合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三大优势,是一款最符合时代的全新力作。
对于河南和郑州来说,上汽乘用郑州工厂落成正如两级政府官员所说,这是多年的期盼。在他们看来,这是历史机遇。上汽带动的不仅是郑州的汽车产业,而是河南经济的起飞。所以,他们把郑州市政府与上汽集团的合作列入了当地的“一号工程”。 此般热情和支持可见不一般。了解历史的人都清楚,长期以来,郑州因缺少强有力的汽车企业,始终没有大的起色,一直成为外来汽车的市场,而进驻的大企业和外来车企又缺少投入和产品力度,使得汽车业长期处于区域竞争的弱势,还招徕诟病和负面。最典型的就是某汽车项目竟变相地成了“汽车房地产”。所以,郑州除了皮卡之外,几乎拿不出像样的乘用车产品,这也是政府为之头痛的事。上汽的出现,犹如拨云见日,看到了希望。
用“爱上汽车,豫满天下”来表达郑州人的心声可谓再恰当不过了。正如当地人所说,我们的主场终于有了自己的地产车,河南汽车有戏了。由此,不得不思考,为何郑州与上汽联手就有戏了,他们看到了什么?也许不仅仅是上汽的产品和硬实力,还有背后的文化和管理以及理念等软实力,重要的是因上汽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会带来更多汽车相关行业的跟进,落户郑州,产生“葡萄串”效应,就像当年通用落户浦东所带来的人气和速度。我想,这才是上汽乘用车郑州工厂建成的现实意义,其速度之所以不同凡响的关键所在吧。
2017年9月27日采访于郑州
撰写于10月1日江浦公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