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心有味行千里

秋心有味行千里
作者
月白,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硕士。己未年生人,长于松花江畔,居于冰雪之城,始在幼年时,钟爱古雅之句。初,习子美之诗,磨对偶之功。后得城南僧点拨,转工小令,喜二主、两晏与纳兰词,年龄渐长,笔耕不辍,待以孜心潜学,时日久来,恍惚其理,略得一二,素年钟爱雨露花草,每每吟咏,常赋之以人性。而雨露花草,亦钟爱月白,并馈之以灵性。两厢使然,词风清新恬淡,相得益趣,无比静美。著有《月白吟稿》。采花草之清灵,掬人意之淳朴,享慧禅之通达。于诗,于词皆可如是。
秋心千里来《诗词世界》习诗一年余,初入诗堂,未懂平仄。后潜心修学,刻苦专研。如今行文构思渐得端稳;遣词造句已得圆融。词锋内敛,内有骨质;不骄不躁,深得其味。
首先,端稳、圆融的诗句之下,骨质铿然。在秋心千里的绝句中即可读得到。
蠢蠢初芽色浅黄,弄姿临水照新妆。
今人不识折枝意,便放丝绦如许长。(《春柳》)
这首诗描写了春天柳芽见黄,照水临姿,摇曳美好,清新可人的景致。转而写到柳枝飞长,飘扬恣意,顿生幽怨之绪。整首诗,起承转结自然流畅,措辞圆融。但仔细来读,可以读出棉里藏针,骨里有质。表面上写柳枝之恣意飘扬,实写尘世中离别随意,人情淡薄;表面讽刺柳树,实在指人。整首含而不露,字句敦厚,词句流转,诗味悠长。
再者,秋心千里的诗读来似乎慵懒拙笨,实为敏感多情。
不觉晴光转物华,荼靡已乱夕阳斜。
袷衣未著春已老,徒向残枝嗟落花。(《晚春》)
这首诗‘不觉’二字有‘我不识春风,而春风已然识我’之感。荼靡句,又将春色再次托晚。‘斜阳’有苍老之姿,‘乱’字有迷惘之味。如此,一个慵懒、愚拙的人,在晚春的落花中怅惘的形象,便清晰起来。而转句的‘袷衣未著’一句从景写到自身,棉衣未减,袷衣未着,已然春去。从棉衣至单衣,无有袷衣过度。更加衬托出人的‘拙’和‘懒’之处。结句,又将诗怀作了较深的慨叹。
从字面上读来,诗人一味迟懒,但却衬托春之迅速,追而不及,空余感叹!
此处,以人之迟懒,衬托春之敏捷,却是最好的表达方法。
秋心千里的诗不追求尖新,且温柔敦厚之中,仍不失骨质,便是难得了。秋心的词,也不失清味和奇句。
例如他的《临江仙·梅 》
    料峭春寒风恻恻,朝来先覰南枝。年年花事最相期。生香偏胜雪,趁月好寻诗。
    疏影情知终散尽,芳锄莫倚颦眉。年年花事莫相期。琼苞吹树远,虬干照人迷。
在整体架构上设计别致‘年年花事最相期’‘ 年年花事莫相期’虽只一字之差,却递进了无穷意味。‘最’有‘最’的理由;‘莫’有‘莫’的原由。只如此两字,便把爱梅之心,表达十分了。
‘生香偏胜雪,趁月好寻诗。’这两句熟而不滑,清而不浅,是词中耀眼的句子。有雪有月,且又有梅花的傲骨清香,这诗,是寻得的。
‘琼苞吹树远,虬干照人迷。’琼包句,本是无理句。只有风会吹树远,如何琼苞会吹树远?然而,琼苞栖于虬干,相望过久,便有遥远之隔。而欲绽的琼苞更有勃然之姿,清新之态。此时,诗人意念,早已被之送远。或因远有寄,或为远所思,皆在这一树琼苞了。在‘虬干照人迷’的‘迷’字,蕴含了更多的内容,便是‘琼苞吹树远’这一意象的具体呈现了。
有诗心不易,且又能珍惜而不挥霍,更是难有。世情浮躁,秋心仍能自守一隅,静心处之。这是天性,也是修为。
秋心诗词已有了自己的雏形,以后还有更长的路要走。提纯心境,将气格再提升一层;眼界放宽,容纳更多可吟咏的事物。在炼字上,保留敦厚、圆融,再敲打出特色。炼境上,追求阔远深厚。
沉稳是要得的,不止是现在,还有以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