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学论语#11.23【2017-4-16】
#每日学论语#11.23【2017-4-16】
【原文】
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女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译文】
孔子在匡地遇险,颜回不小心落(là)在了后面。孔子说:“我以为你已经死了呢?”颜回说:“老师您还在,我怎么敢死随便就死了呢?”
【微言微感】
这一次,看来孔老夫子是真着急了。
糊里糊涂被人家当成大坏蛋阳虎(也叫阳货),被匡人围追堵截。阳虎曾经欺负过匡人,坏事做尽,和匡人有不共戴天之仇。匡人恨透了这个人,但是阳虎出入都有卫兵随行,安全保卫非常好,匡人苦于没办法。这一天,颜刻驾着车,和孔子说说笑笑经过匡地。颜刻还指手画脚,说曾经从这个缺口爬上过城墙。孔子和阳虎长得很像,都是大个子。匡人就误把圣人当坏蛋,四面八方围过来要报仇。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子路、子贡、冉求、颜回等人赶紧保护着老师逃,结果就走散了。
好不容易逃出匡地,马上清点人数,却发现单单不见了颜回。这可急坏了老先生,坐卧不宁,忧心如焚。
终于,远远跑来一个人,正是颜回。“夫子,我回来了!”颜回踉踉跄跄,孔子喜极而泣,师生抱在一起。
孔子说:“好孩子, 你可回来了!我还以为你回不来了呢?”
颜回也是抹眼泪,忙安慰老师:“哪能呢?哪能呢?老师还健在,我还要侍奉您呢,怎么敢先死呢?”
颜回把孔子看成了自己的父亲,比父亲还重要,父亲大人给了他肉体,先生却给了他整个精神生命。颜回的父亲颜路也是孔子的学生,没落贵族,本事不大,默默无闻。但是,颜路却有个好儿子颜回,聪明伶俐,勤奋好学,在孔子学院远远比父亲名气大。从小就跟着父亲在孔子那里学习,十分受宠。
在孔老师眼里,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谁也比不上颜回。颜回最是好学,安贫乐道;颜回最是聪明,闻一知十;颜回最是谦虚,慎言笃行,不迁怒,不贰过。
没办法,孔子喜欢颜回,喜欢到了骨子里,血液里。孔子学院的未来掌门人,唯颜回莫属。
好老师,是严父,也是慈母,对人影响深入骨髓。
我的小学,是在农村村小就读的。那时候,农村老师大多是民办教师,上班拿教鞭,下班扛锄头。他们知识未必渊博,业务未必精湛,但是本乡本土的,待学生都很好。
我印象最深的,是教我们语文的王栓老师。大高个,大背头,乡村普通话,人很聪明,做农活、做木工、教语文、做班主任……属于那种干啥都能做到升堂入室,出口成章,才华横溢的厉害人物。
我们佩服他,就喜欢跟他学。他读书的样子,写字的样子,甚至背着手走路的样子,我们都争相效仿。我至今都记得他读给我们听,他写的“下水文”——《记一件有趣的事》。我们班同学一直到上初中都是喜欢上语文,语文学得好,这和他的影响不无关系。
我的初中是在乡初中上的。印象最深的老师是“代数张”。“代数张”者,数学教得最好的张统汉先生也。那时候,我们喜欢给老师起外号,“几何董”是几何最棒的董老师,“政治金”是政治教得最有趣的金先生。能让学生记得住的老师,要么水平高有绝招,要么待我们好,有亲和力。“代数张”属于那种全心全意为我们好,还能让我们感受得到,宽严有度,一辈子想起来都热乎乎的那类老师。
我爱我师,特别是那些水平高,人品好的老师,一辈子都对恩师保持肃然起敬。
后来自己做了老师,也颇受学生喜欢。很多学生毕业好多年了,还记得我,联系我,情同手足。
我到北京工作,接我的,就是我的学生,第一届学生。他初中毕业就闯北京,如今也是工人几百,店铺几十,北京房产多套的成功人士。我们师生好多年不见,一见面,打开话匣子,就有说不完的话。
为人师的乐趣,不是风刮不着,雨晒不着的工作环境,不是撑不死饿不着的工资待遇,也不是每年的三个月假期,而是教师全心全意爱学生,学生发自肺腑喜欢和尊敬老师。
孔子爱颜回,胜过儿子;颜回爱老师,胜过父母。师生脱险,孔子第一时间找学生,颜回千辛万苦找老师。“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是孝道。老师在,不敢死,明哲保身,不忘使命。这同样是尊师敬长。
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责任重大。如何尽责?首先自己好好活着。好好工作,有钱养家糊口;好好养生,活着才能履职尽责。人都没有了,让白发人送黑发人,这就是不孝。海誓山盟要夫妻白头到老,结果丢下爱人,自己先逃跑了,那就是不义。把子女带到世间,没有履行完父母的责任,自己没了,这不是害苦了孩子们。
颜回说:“子在,回何敢死?”我们说:“亲人在,怎敢轻死?”有情有意有担当的人,首先是要好好活着,不轻言就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