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尽显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上)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对外文化交流的扩大,文物出国(境)展览呈现出日益繁荣的局面。但是也由此加大了文物遭受损害的可能性,对文物的安全构成了潜在威胁。对此,国家文物局根据地方文物部门和有关方面专家的意见,先后三次遴选了一批重要文物共制定了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目的是保护国家一级文物中的孤品和易损品,禁止其出境展览。

2002年1月18日,国家文物局印发《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规定64件(组)一级文物为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这64件(组)文物均为国内现存的国宝级文物,均具有独一无二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是我国宝贵的历史财富。以下就对首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上)进行盘点。

1. 河姆渡文化陶灶

此陶灶通长55厘米,通高25厘米。此陶灶为单体,可移动,其形似簸箕,火门外撇,椭圆形圈足。内壁横安三个粗壮支丁,其中两丁分别置于两侧正好对称,一丁置于后壁,两侧外壁安有一双半环形与两侧支丁连成一体。陶灶整体设计合理,敞口火门,便于向内投掷柴火;内壁里的三支丁可稳定地支撑炊具。煮饭之时,河姆渡人可将釜置于陶灶之上,灶底燃起柴火。这件陶灶属生活用炊具,在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文物中十分罕见,它的出土表明河姆渡人在炊具上的进步,目前发现最早的架釜炊煮专用设备,是后世南方居民使用的缸灶的前身,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1977年浙江省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

2. 河姆渡文化朱漆碗

这件朱漆碗碗口径10.6×9.2厘米,高5.7厘米,底径7.6×7.2厘米,出土时有所残损,但仍能看出形制。此碗由一块木头镟挖而成,碗壁较厚,口部微内收,腹部弧线较深。碗底圈足较高且略外撇,碗表面呈朱红色,略有光泽。经过化学方法和光谱分析,专家们确定这就是天然生漆。此碗造型古朴,尤其碗外壁涂有天然生漆,表明早在六、七千年之前,中国长江流域的人们已将天然漆用于装饰生活器具的表面,是目前中国发现最早的漆器,也是世界上发现最早的漆器之一,曾被选为中国邮票图案。1977年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遗址T231出土,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

3. 良渚文化大玉琮

此玉琮通高8.9厘米、上射径17.1—17.6厘米、下射径16.5—17.5厘米、孔外径5厘米、孔内径3.8厘米。琮体四面各琢刻一完整的兽面神人图像,兽面的两侧各浅浮雕鸟纹。器形呈扁矮的方柱体,内圆外方,上下端为圆面的射,中有对钻圆孔,留有台痕,下端有取料时形成的凹缺。琮体四面由中间的直槽一分为二,又由横槽分为两节,每节再分上下两个组成部分。四面直槽内上下各琢刻一神人兽面纹图像,共八个,用浅浮雕和细线刻两种技法雕琢而成。整体纹饰中大量填充卷云纹、直线、弧线,刻画及其繁缛细致。此玉琮形体宽阔硕大,纹饰独特繁缛,技术高超,可称神工鬼斧,是良渚文化玉器的瑰宝,是已发现的良渚玉琮中最大、最重、做工最精美的一件,被誉为“琮王”。1986年浙江省余杭县反山出土,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

4. 仰韶文化彩绘鹳鱼石斧图陶缸

此彩绘陶缸外表呈红色,作直壁平底圆筒状。陶缸外壁有彩绘一幅。画面左侧为一只站立的白鹳,通身洁白,圆眼、长嘴、昂首挺立。鹳嘴上衔着一条大鱼,也全身涂白,并用黑线条清晰描绘出鱼身的轮廓。画面右侧竖立一柄石斧,斧身穿孔、柄部有编织物缠绕并刻划符号等。白鹳的眼睛很大,目光炯炯有神,鹳身微微后仰,头颈高扬。鱼眼则画得很小,身体僵直,鱼鳍低垂,毫无挣扎反抗之势,与白鹳在神态上形成强烈的反差。此缸是仰韶文化的杰出代表作,标志着中国史前绘画艺术由纹饰绘画向物象绘画的发展,展现了中国史前绘画艺术家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思想,是迄今发现最大的一幅原始社会时期的彩陶画。1978年河南省临汝县(今汝州市)出土,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5. 仰韶文化陶鹰鼎

此陶鼎采用伫足站立的雄鹰造型。鹰的前胸为鼎腹,饱满粗壮,器口开在鹰的背部。鹰体健硕,双腿粗壮,两翼贴于身体两侧,尾部下垂至地,与两只鹰腿构成三个稳定的支点。鹰的双目圆睁,周身光洁未加纹饰,喙部呈有力的勾状。此鹰鼎的双足和尾部为鼎足稳定地撑柱于地,后收的双翅围过鼎的中后部,形成一种前扑的动势,配上鹰头部的大眼、利喙,使这只鹰显得威风凛凛,桀骜雄猛的气势。此器计巧妙,比例相宜,造型优美,形态逼真,制作精致,既强化了雄鹰固有的形神特征,又与陶器的工艺造型取得了和谐统一,是目前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陶器中唯一一件以鸟类造型的陶器,是原始艺术与实用功能完美结合的典范,是远古时期不可多得的雕塑艺术珍品。1958年出土于陕西省华县,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6. 红山文化女神像

这是一尊较完整的人像头部,面部特征为高颧骨,浅眼窝,低鼻梁,薄嘴唇。眼珠是用晶莹碧绿圆玉片镶嵌而成,为雕塑佳作。头像结构合理,五官比例准确,表情生动逼真。此女神头像不仅是我国文明黎明时期艺术高峰的标志,也是亿万炎黄子孙第一次看到的五千年前用黄土塑造的祖先形象,是中国最早的女神像,对中华文明起源史、原始宗教思想史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20世纪80年代出土于辽宁省凌源市,现藏于辽宁省考古研究所。

7. 商殷墟后母戊鼎

后母戊方鼎(曾称“司母戊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重832.84千克,因器腹部内壁铸有铭文“后母戊”而得名,“后母戊”是某位商王母亲的庙号。此器厚立耳(其中一耳为后配),折沿宽缘,直壁深腹平底,腹部呈长方形,下承四中空柱足。器耳上饰一列浮雕式鱼纹,首尾相接,耳外侧饰浮雕式双虎食人首纹,腹壁四面正中及四隅各有突起的短棱脊,腹部周缘饰饕餮纹,均以云雷纹为地。足上端饰浮雕式饕餮纹,下衬三周凹弦纹。此鼎形制巨大,雄伟庄严,重达832.84千克,是目前所知中国古代最重的青铜器,也是世界迄今出土的最重青铜器,足以代表高度发达的商代青铜文化,享誉“镇国之宝”。1939年出土于河南安阳武官村,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8. 商嵌绿松石象牙杯

嵌绿松石象牙杯共出土2件,形制基本相同,分别高30.5厘米、30.3厘米。牙质作米黄色。杯身似觚,圆口薄唇,中腰微束,底较小,装鋬处有上下相对的小孔,口、颈、腹、足各饰兽面纹三组,在兽面纹的眼、眉、鼻或尾上各镶嵌有绿松石片,均以雷纹为地。鋬作夔龙形,龙头向上,眼睛镶嵌绿松石。宽尾,尾垂至杯底,同样以雷纹为地。在龙背中部雕一突出的兽头,双角竖起,眼睛和眉毛均镶嵌绿松石。鋬上有上下相对的小圆榫,插入杯身,制作精致,纹饰繁缛。象牙杯器体高大,图案富丽,工艺精巧,体现了商代象牙雕刻工艺的卓越技巧,是商代象牙雕刻中最为名贵的精品,也是上古时期非常罕见的牙制艺术品,为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史增添了新的光辉。1976年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出土两件,分别藏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9. 商盘龙城大玉戈

大玉戈长94厘米、宽14厘米、厚仅1厘米,整体呈扁长形,通体光素,由刃和柄两部分组成。刃部的一边平直,一边略成弧形,两边均有刃,头部较为尖锐。柄部略成长方形,上下两侧有稍微凸起的脊。刃部和柄部相交之处有一个圆孔,在使用的时候以绳子穿过圆孔,将大玉戈固定在木柄之上。大玉戈的出现,证明盘龙城在商代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大玉戈长94厘米,整件器物用玉石片仿铜戈式样精心琢磨而成,表面平整光滑,器型体薄而扁,端整大气,玉质精细温润,纹理细致,线条流畅,通体琢磨精致,光润晶莹,显示了商人高超的琢玉工艺,在商代玉器中十分罕见,目前所见中国历代玉戈中最大的一件,堪称“玉戈之王”。1974年在湖北省黄陂县盘龙城遗址出土,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10.商三星堆青铜神树

这件青铜神树属于商代晚期文物,树干高384厘米,通高396厘米,由树座和树干两部分组成。树座略呈圆锥状,底座呈圆环形,上饰云气纹,底座之上为三山相连状,山上亦有云气纹,树干接铸于山顶正中,树根外露。青铜神树由底座、树和龙三部分组成,全树采用分段铸造法制成,运用了套铸、铆铸、嵌铸、铸接等当时最为先进的手法。这件神树造型奇美,布局严谨,浑然一体,可谓青铜铸造工艺的集大成者,是古蜀先民人神互通的神话意识形象化的写照,是一件绝无仅有极其奇妙的器物,是全世界已发现的最大的单件青铜文物,也是中国宇宙树最具典型意义和代表性的伟大的实物标本。1986年出土于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现藏于三星堆博物馆。

11.商三星堆玉边璋

玉边璋通长54.5公分,遍体满饰图案,生动刻画了原始宗教祭祀场面。图案上下两幅对称布局,内容相同,最上一幅平行站立三人,头戴平顶冠,戴铃形耳饰,双手在胸前做抱拳状,脚穿翘头鞭,两脚外撇站成一字形。第二幅是两座山,山顶内部有一圆圈(可能代表太阳),在圆的两侧分别刻有“云气纹”,两山之间有一盘状物,上有飘动的线条状若火焰。第三幅是两组S形勾连的云雷纹。云雷纹下的一幅也是三个人,穿着和手势与第一幅相同,所不同的是这三个人戴着山形高帽,双脚呈跪拜的姿势。第五幅又是两座山,内部结构与第二幅相同,所不同的是山外两侧各立有一牙璋,右边的山头伸出一个状若象勾状物横在两山之间。此玉边璋上整幅画面连贯生动,再现了古老的“天人沟通”画面,是研究原始绘画艺术和宗教的珍贵资料,其雕刻技术代表着三星堆所有玉器的最高水平,是三星堆出土玉器的典型代表。1986年三星堆遗址出土,现藏于四川省考古研究所。

12.西周利簋

利簋通高28厘米,口径22厘米,重7.95千克。侈口,鼓腹,双兽耳垂珥,方座圈足,器形与天亡簋相似,为典型的西周早期风格。簋腹和方座饰有饕餮纹、夔纹,圈足饰有夔纹、云雷纹。簋腹内底铸铭文4行32字,字体扁长,字迹凝重稳健,并保留有商代铭文字体首尾尖中间粗的特征,记载了甲子日清晨武王伐纣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此簋铭文是西周早期金文的代表作之一,是有关武王伐纣史实的唯一文物遗存,其记载的史实证实了《尚书·牧誓》、《逸周书·世俘》等文献的记载,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意义非凡,是目前能确知的最早的西周青铜器。1976年出土于陕西临潼县零口镇,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13.西周何尊

何尊高39厘米、口径28.6厘米、重14.6公斤。口圆体方,通体有四道镂空的大扉棱装饰,颈部饰有蚕纹图案,口沿下饰有蕉叶纹。整个尊体以雷纹为底,高浮雕处则为卷角饕餮纹,圈足处也饰有饕餮纹。铜尊内胆底部发现了一篇12行共122字的铭文,记载了周成王营建洛邑,建筑陪都的重要历史事件。何尊工艺精美、造型雄奇,所铸铭文极具史料价值,与《尚书》中的《洛诰》、《召诰》等文献记载可相互证,为西周历史的研究和青铜器的断代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而其中“宅兹中国”更是“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1963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东北郊的贾村,现藏于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14.西周墙盘

墙盘又称史墙盘,为西周恭王史官墙所作的礼器,盘高16.2厘米,口径47.3厘米。圆形,浅腹,双附耳,圈足。腹饰鸟纹,圈足饰窃曲纹。盘腹外附双耳,腹部饰垂冠分尾凤鸟文,凤鸟有长而华丽的鸟冠,鸟尾逶迤的长度,为鸟体的二至三倍,延长部分与鸟体分离。此盘内底铸有铭文18行284字,内容涉及统治阶级的政治谋划、征战杀伐、祭辞诰命、册赐宴享以及贵族间的土地转让、刑事诉讼、盟誓契约、婚嫁礼俗等。墙盘所记述的周王政绩与司马迁的《史记·周本纪》中的内容非常吻合,关于微氏家族发展史部分的内容则并不曾见于现在已知的文献,填补了西周国史微子家族的一段空白,属于重要的历史资料。墙盘器形宏大,制造精良,盘底铸有284字铭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现的最长的一篇铜器铭文,与《史记·周本纪》内容非常吻合,可补史料空白;笔式流畅,文章使用的四言句式颇似《诗经》,措词工整华美,有较高的文学价值,是已知时代最早的带有较明显骈文风格的铭文作品。1976年陕西扶风县庄白村出土,现藏于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15.西周淳化大鼎

淳化大鼎通高122厘米,口径83厘米,重226公斤。平沿方唇,上有两立耳,腹壁较直,与三足相对应。鼎腹中部加饰三环状耳,环耳作立兽状,三足呈柱足状,上粗中细,下转蹄形。鼎耳外侧饰有相向的龙,均以细雷纹填地。口沿下铸有两两相对之夔龙六条,中间隔有一道短扉楞。夔龙卷尾、一足、圆目突起,张口卷唇。短扉则似两条相对夔龙之鼻,形成饕餮纹。其下增设圆雕牛首,牛的曲角翘起。鼎耳外侧各铸两条相对夔龙。腿上部浮雕兽面,怪兽曲角突出器外,巨耳利爪,列嘴似噬。此鼎最大的与众不同之处是腹壁上铸有三个半圆形大耳,这种形制的铜鼎为特例,至今仅见此一器。此鼎形制浑厚,造型生动,纹饰奇伟,是迄今所见西周青铜器中最大、最重者,也是迄今出土的圆鼎中最大的之一。1979年出土于咸阳市淳化县史家原,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16.西周太保方鼎

太保方鼎通高50.7厘米,口径23.36厘米,重26公斤。方形,四柱足,造型雄伟,使用圆雕、浮雕技法,工艺精湛,其口上铸双立耳,耳上附雕双兽。鼎腹部四面饰蕉叶纹与饕餮纹,四角饰扉棱。最为特殊的是柱足上装饰的扉棱和柱足中部装饰的圆盘,这在商周青铜器中是独一无二的,非常奇异。鼎腹内壁清晰铸有“大保铸”三字,线条清晰流畅,字体华美,也是难得一见、珍贵异常的。此鼎纹饰优美,造型独特,铸造工艺精湛,具有非凡的艺术魅力,也是唯一一件收藏在国内博物馆的“梁山七器”,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极高,是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代表作,堪称国之瑰宝。清末道光、咸丰年间于山东梁山出土,现藏于天津博物馆。

17.西周大盂鼎

大盂鼎高102厘米,口径78厘米,重153公斤,造型雄伟凝重,纹饰简朴大方,双耳立在口沿上,腹下略鼓,口沿下及足上部均饰饕餮纹,足上部有扉棱。腹内壁有铭文19行,共291字,其书法体势严谨,字形,布局都十分质朴平实,用笔方圆兼备,具有端严凝重的艺术效果,开《张迁碑》、《龙门造像》之先河。此鼎造型雄浑,工艺精湛,以书法成就而言,大盂鼎在成康时代当据首位,是西周早期金文书法的代表作,也是史家研究周代分封制和周王与臣属关系的重要史料,与大克鼎、毛公鼎合成“海内三宝”。清道光年间陕西省岐山县出土,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18.西周大克鼎

大克鼎高93.1厘米,重201.5千克 ,口径75.6厘米,造型宏伟古朴,鼎口之上竖立双耳,底部三足已开始向西周晚期的兽蹄形演化,显得沉稳坚实。该鼎纹饰是三组对称的变体夔纹和宽阔的窃曲纹,线条雄浑流畅。鼎腹内壁上铭文共28行290字,为西周大篆的典范之作,铭文用笔厚重质朴,笔势遒劲雄伟,形体舒展、挺拔,虽用圆笔,也有其伟岸与雍容之态度。大克鼎雄伟凝重的造型,是中国古代青铜工艺达到巅峰的历史见证,铭文的格式、体例以及铸刻方法,在中国书法史上也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这篇铭文历见著录、流传有绪,是研究西周经济制度和奴隶制度的珍贵史料,为“海内三宝”之一。1890年(光绪16年)于陕西省扶风县出土,现收藏于上海博物馆。

19.西周虢季子白盘

虢季子白盘长130.2厘米,宽82.7厘米,高41.3厘米,重215.5公斤。器作长方形,直口,方唇,腹壁斜下内收,微鼓,四壁各置一对兽首衔环耳,四足作矩形,器口缘下部周饰穷曲纹,腹部环饰波曲纹。器内底铸铭文8行111字,铭文记述了周宣王十二年(前816)虢季子白在洛河北岸大胜猃狁(匈奴的先祖),杀死五百名敌人,活捉五十名俘虏,宣王举行隆重的庆典表彰他的功绩,赏赐了马匹、斧钺、彤弓、彤矢。虢季子白专门制造此盘来纪念这件事情。盘底铭文其语句以四字为主,且修饰用韵,文辞优美,行文与《诗》全似,是一篇铸在青铜器上的诗。虢季子白盘形制奇特,其书法颇具新意,用笔谨饬,圆转周到,一笔不苟甚有情致,这派圆转书风对后世影响深远。此盘不仅是目前所见商周时期最大的铜盘,且其铭文语言洗练,字体端庄,是金文中的书家法本,被视为西周金文中的绝品。清道光年间出土于陕西宝鸡虢川司(今属宝鸡市陈仓区),建国后刘铭传后人献于国家。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20.西周晋侯苏钟

晋侯苏钟是一套打击乐器,全套共16枚,可分为两组,每组8件,大小相次,排编成两列音阶与音律相谐和的编钟。第一组为大钟,纹饰浅而细,第二组为中小型钟,纹饰深而阔。钟上刻有规整的文字,共刻铭文355字,在一件器上有这么完整的时间记录,前所未有,是我们探讨西周历法的重要材料。铭文记载了在西周晚期某王三十三年,晋侯苏奉王命讨伐山东的夙夷,折首执讯,大获全胜,周王劳师,并两次嘉奖赏赐晋侯的史实。铭文除记载了这次重要的史书无载的战争之外,还为我们留下了两项难得的记录:一是记录了“初吉”、“既生霸”、“既望”、“既死霸”、“方死霸”五个记时词语。二是全篇铭文用利器刻出,且笔划流畅规正,为我们研究西周晚期的冶金工艺提供了一个新的材料。晋侯苏钟铭文对研究西周历史和晋国历史极为重要,全篇铭文用利器刻出,说明在距今3000年的西周时期已经制造出了像钢铁一样坚硬的工具在青铜器上刻字,是一套改写中国冶金史的宝贵资料。晋侯苏编钟共16件,其中14件由上海博物馆从境外收回入藏,其余两件在清理发掘晋侯墓地8号墓时出土,现藏于山西博物院。

21.春秋莲鹤铜方壶

莲鹤方壶共有一对,形制相似,壶身为扁方体,壶的腹部装饰着蟠龙纹,龙角竖立。壶体四面还各装饰有一只神兽,兽角弯曲,肩生双翼,长尾上卷。圈足下有两条卷尾兽,身作鳞纹,头转向外侧,有枝形角。承托壶身的卷尾兽和壶体上装饰的龙、兽向上攀援的动势,互相呼应。壶盖被铸造成莲花瓣的形状,一圈肥硕的双层花瓣向四周张开,花瓣上布满镂空的小孔。莲瓣的中央有一个可以活动的小盖,上面有一只仙鹤站在花瓣中央,仙鹤似乎在昂首振翅,正在翘首望着远方,造型灵动。莲鹤方壶构图极为复杂,造型设计非常奇妙,铸作技艺卓越精湛,说明郑国的青铜器铸造工艺在当时处于领先地位,也反映出春秋时期青铜器艺术审美观念的重要变化,堪称春秋时期青铜艺术的典范之作,也是全国已出土青铜器中的稀世珍宝,被誉为“青铜时代的绝唱”。1923年于河南省新郑出土,共有一对,一件藏于河南博物院,另一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22.春秋云纹铜禁

这件云纹铜禁为长方形,通高28.8厘米,通长131厘米,通宽67.6厘米,重94.2公斤。铜禁整体由三层粗细不同的铜梗相互套结,纤细精致,似焊无焊缝,似铆无铆痕,通体镂空透雕云纹。禁为承置酒器的案,铜禁四周以透雕的多层云纹做装饰,通透性较好,似天空飘浮的朵朵白云,禁身的上部攀附着12条龙形异兽,它们凹腰卷尾,探首吐舌,面向禁的中心,形成群龙拱卫的场面,另外有十二只异兽蹲于“禁”下为足。其器身由粗细不同的铜梗支撑,这些铜梗共分5层,最内较粗的一层是梁架。每根梁架两侧伸出多处支梗,犹如古代建筑上的斗拱。云纹铜禁整体用失蜡法(熔模工艺)铸就,工艺精湛复杂,令人叹为观止,堪称禁类青铜器中的精品,云纹铜禁的出土将中国失蜡法铸造工艺的历史向前推进1100年,是我国迄今发现用失蜡法铸造的时代最早的铜器。1978年河南省淅川县下寺楚墓出土,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23.战国铸客大铜鼎

此鼎又称楚大鼎或大铸客鼎,通高113厘米,口径87厘米,耳高36.5厘米,腹深52厘米,腹围290厘米,足高67厘米,重约400公斤。圆口,方唇,鼓腹,圆底,三蹄足。颈侧附双耳,耳的上部外侈。腹饰一周突起的圆箍。箍上饰模印花纹,双耳和颈部外壁饰模印菱形几何纹,足根部饰浮雕旋涡纹。此鼎鼎口平沿刻铭文12字,刻铭开头即是“铸客”二字,前足和腹下均刻有“安邦”二字吉语。此鼎形制雄伟,堪称楚王重器,体积在全国目前所有出土的铜鼎中是最大的,也是现存周代以来最大最重的鼎,地位仅次于出土于河南殷墟出土的司母戊大方鼎。1933年于安徽省寿县朱家集(今属长丰县)三孤堆楚王墓出土,现藏于安徽省博物馆。

24.战国曾侯乙编钟

曾侯乙编钟数量巨大,完整无缺,按大小和音高为序编成8组悬挂在3层钟架上。最上层3组19件为钮钟,形制较小,中下两层5组共45件为甬钟,细密精致,外加楚惠王送的一枚镈钟共65枚。中下层横梁各有三个佩剑铜人,以头、手托顶梁架,中部还有铜柱加固。铜人着长袍,腰束带,神情肃穆,是青铜人像中难得的佳作,以之作为钟座,使编钟更显华贵。曾侯乙编钟的音域宽达五个半八度,而且十二个半音齐备,是我国迄今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也是世界上已知的最早具有十二个半音的乐器。它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之为“稀世珍宝”。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25.战国曾侯乙青铜尊盘

曾侯乙尊盘装饰纷繁复杂,铜尊上是用34个部件,经过56处铸接、焊接而连成一体,尊体上装饰着28条蟠龙和32条蟠螭,颈部刻有“曾侯乙作持用终”7字铭文。铜盘盘体上共装饰了56条蟠龙和48条蟠螭,盘内底刻有“曾侯乙作持用终”7字铭文。整套器物纹饰繁缛,穷极富丽,其精巧达到先秦青铜器的极点。曾侯乙尊盘上镂空装饰,透视有若干层次,系用失蜡法铸造,这一发现,证实了在两千四百年前的战国早期,中国的失蜡法铸造技术已经达到极高的水准,是目前发现的春秋战国时期最复杂、最精美的青铜器。1978年在湖北曾侯乙墓中出土,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26.战国曾侯乙墓外棺

此棺重约七吨,原位于地下13米深的墓穴之中,是其墓室内的主棺。该棺外壁以黑漆为地,上施朱彩,并以透雕、浮雕、圆雕等技法雕琢出各样纹饰。棺身上纹饰构成二十组图案,每组以阴刻的圆涡纹为中心,周边饰以朱绘龙形卷曲勾连纹。铜立柱外表施朱、黄结合的花瓣纹,铜足上为鳞纹。此棺形制硕大,结构奇特,纹饰色彩艳丽,线条自然流畅,对研究战国时期楚地文化风俗具有重要意义,是我国迄今所见年代最早、结构最复杂、器形最大、体量最重并与金工结合的一件特大型漆器。1978年出土于湖北省随州曾侯乙墓,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27. 战国彩漆木雕小座屏

此屏通体涂黑漆,雕屏内以红、蓝、黄色彩绘凤鸟的羽毛、鹿的梅花斑和蟒蛇的鳞片。外框除顶部外,其余部分则用红、蓝、银灰等色绘变形凤鸟纹、卷云纹和兽纹等图案。底座浮雕相互盘绕的二十六条大蟒和即将被蟒吞食的青蛙两只。雕屏内为对称之两组图案,透雕鸷鸟、凤、鹿和蛇。其图案以鸷鸟搏蛇为中心,旁边有双鹿和双凤。双鹿腾空奔跑,双凤其嘴衔蛇,其爪踏蛇,而蛇身挣扎、盘旋,活灵活现。这件小座屏雕刻技艺十分精湛,色泽古朴而艳丽,整个座屏利用榫卯结构相合,精密严整,天衣无缝,堪称艺术瑰宝,代表了战国时期漆器的高超水平,是战国时期楚国漆器工艺的代表作。1965年湖北省荆州市江陵望山1号墓出土,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28.战国中山王铁足铜鼎

此鼎通高51.5厘米,最大直径65.8厘米。中山王鼎为王墓中同时出土的九件列鼎中的首鼎,铜身铁足,圆腹圜底,双附耳,蹄形足,上有覆钵形盖,盖顶有三环钮。鼎身刻有铭文469字,铭文字体瘦长,清秀挺拔,有所谓悬针篆风格,令人叹服,据鼎铭得知,此鼎为奉祀宗庙的礼器。中山王鼎在所有金文中仅次于毛公鼎,内容记述了中山乘燕国内乱,伐燕夺取疆土之事,可补史籍之不足,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铁足铜鼎,也是铭文字数最多的一件战国青铜器。1977年于河北省平山县中山国王墓出土,现藏河北博物院。

29.战国铜错金银四龙四凤方案

此案通高36.2厘米,上框边长47.5厘米,环座径31.8厘米,重18.65公斤 。它的造型内收而外敞,动静结合,疏密得当,一幅龙飞凤舞图跃然眼前,突破了商、周以来青铜器动物造型以浮雕或圆雕为主的传统手法。另外,四条龙头上各有一个斗拱,第一次以实物面貌生动再现出战国时期的斗拱造型。中山国是狄人建立的国家,这件铜方案的造型体现了少数民族的艺术风格,与中原造型有着明显不同。此器整体结构繁复适称,铸造工艺精湛,动物造型姿态优美,生动细腻,体现了鲜虞族的艺术风格和民族智慧,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工艺美术价值,堪称稀世珍宝。1974年出土于河北省平山县中山王墓,现藏河北博物院。

30.战国人物龙凤帛画

帛画构图简洁而意境深远,画面分上、中、下三层,上层绘一龙一凤,凤引颈昂首、展翅向上,作奋爪迈进之态;龙头生双角、身躯蜿蜒,呈腾跃飞升之势;中层绘一高髻细腰、广袖长裙、合掌侧身而立的贵族女子,当为墓主人形象;下层绘一弯月状物,或以为是引魂升天的独木灵舟。此帛画以白描为主,间以单色平涂,其线条流畅舒展,形象勾勒形神兼备,尤其是龙、凤的动态渲染和人物的静态刻画,形成一驰一张的鲜明对比,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帛画,也是我国发现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人物肖像画之一,十分珍贵。1949年出土于湖南长沙陈家大山楚墓,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31.战国人物御龙帛画

这幅帛画描绘巫师乘龙升天的情景。巫师宽袍高冠,腰佩长剑,手执僵绳,神情潇洒地驾驭巨龙。龙首轩昂,龙尾翘卷,龙身为舟,迎风奋进,龙尾之上立有长颈仙鹤,龙体之下有游鱼。帛画中的华盖飘带与巫师衣带随风飘动,表现巫师乘龙飞升的动势。此帛画画面布局精当,比例准确,线条流畅,想像丰富,表现了楚艺术谲怪莫测的独特风格,线条流畅舒展,人物形象生动传神,被称为中国早期肖像画的杰出代表,也是迄今所发现采用金白粉彩画法的最早的绘画作品,与“人物龙凤帛画”一起并称为先秦绘画艺术中的双璧。1973年出土于长沙子弹库楚墓一号墓,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32.战国水晶杯

这件水晶杯高15.4厘米、口径7.8厘米、底径5.4厘米,整器略带淡琥珀色,局部可见絮状包裹体;器身为敞口,平唇,斜直壁,圆底,圈足外撇。杯身通体平素简洁,透明无纹饰,整器略带淡琥珀色,器表经抛光处理,器中部和底部有海绵体状自然结晶。此杯器型罕见,在已出土的战国文物中几乎找不到这种器型的,而且这个造型非常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要求——手感舒适,使用方便。此杯用整块优质天然水晶制成的宝用器皿,国内罕见,不仅是迄今为止中国出土的早期水晶制品中器形最大的一件,就其工艺水平而论也是无以伦比的珍品,是杭州博物馆“镇馆之宝”。1990年出土于杭州市半山镇石塘村,现藏于杭州博物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