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榷(第四辑)
文榷(第四辑)
《文榷》的第四辑,我选了四篇文章,题目不同,但主题相同,都是关于师恩的。教师节临近,这算是对我们教师的致敬。这次对孩子们的写作要求,主要是围绕着“视角”,说起视角,我们所常见的就是人称视角,常用的是第一和第三人称视角。此外,我还为孩子们补充了两个方面的视角,一个是细节视角,包括外貌视角、动作视角、环境视角、语言视角;一个是心情视角,包括高兴视角、悲伤视角、失望视角、忧郁视角、兴奋视角、平淡视角。写作上的总体要求是内容要可见,形象要鲜明,思路要清晰,层次要突出。从写作实践来看,孩子们中还是有佳作的,比如第一篇的神态细节,第二篇的外貌细节,第三篇的环境细节,第四篇的心理细节,在做到要求的同时又各有发挥。其中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用的也恰到好处。
浮华远逝聆师语
文/张思煜
眼前这人是老师,我不由得惊诧。
未谋面时,总觉得他是有翩翩风度的先生,文质彬彬,高挑素净。可是,初次见面,现实却大相径庭,我的语文老师却是一个个头不高、眼睛不大却脸上时常浮笑的人。可就是这般小个子,却话语铿锵,气度不凡;可就是这双小眼睛,却目光如炬,赤诚胜火。
再次见面,已是后话。
清风吹拂的上午,我带着青涩的文章和满身的稚气,近乎功利地来到了先生桌前,渴望被褒奖或者得到一些指点。先生安静的坐在桌前习字,十分专注。我的一声“老师”让他感到一些惊讶。先生接过我的文章,读的很用心。他就安静的坐在那里,来回的看着,目光从上到下一点点挪动着。我就站在他傍边,看着他赤诚的明眸,上下睫毛时而轻轻的翕动着,唇齿轻启。而后,我又听见他轻声的念着什么,他专注的神情仿佛是一株生长在荒野中的植物在频临颓败时开出的绚烂花朵。
这时,我才明白与江一老师共商文章是与灵魂对话。虽然先生的外貌并不出众,但他的灵魂是高雅的,有趣的。听江一老师阔论,只觉得文学旷远,我之前所见不过是冰山一角,海中一粟罢了。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半席教诲深似海,一生受益;几朝师恩高胜天,穷年难报。借此良机,许此嘉愿:愿江一先生桃李天下,满园芬芳。
【注】作者系河北衡水中学854班学生。
【江一点评】
总体而言,本文对人物的描写既有精雕细琢的功夫,又有挥毫泼墨的气度,给人的感觉十分清爽、干练,又那么的深刻、浑厚。作者在语言陌生化和创造性方面也很值得称道,比如开篇“眼前这人是老师,我不由得惊诧。”一句简简单单的话语便充满了孤绝的艺术张力,为下文对比手法的使用奠定了基础,未见之时与见过之后的对比,初次见面与再次见面的对比。字行里间蕴含着情感的气韵,很值得品味。再如“再次见面,已是后话。”一句,眉清目秀,巧妙的承上启下,为下文师生共商文章埋下伏笔。最细、最妙之处要数对老师神态描写的那部分,“看着他赤诚的明眸,上下睫毛时而轻轻的翕动着,唇齿轻启。而后,我又听见他轻声的念着什么,他专注的神情仿佛是一株生长在荒野中的植物在频临颓败时开出的绚烂花朵。”这里面每一个细节都值得称道,最后的比喻也是充满了生命能量。“半席教诲深似海,一生受益;几朝师恩高胜天,穷年难报。”这幅对联最大程度的体现了作者的语言功底,尽管理性、工整,但却流溢出陌陌的温情。
他的白发
文/尹涵洁
他站在教室的前窗前,斜阳慵懒地洒在他矮矮的肩头上,黑发中的几缕银丝略有些扎眼,他周身似乎笼罩着一层金色的光芒。
这便是我的语文老师了,他喜欢我们叫他江一老师。当他大手一挥,铿锵有力地给我们班的语文课堂命名为“榷山书院”时,我就知道跟随他的语文之路注定不平凡。果真如此。
在刚开始正式上课时,他就说过一句话:“现在你们班主任走了,你们可以放松一点了。”语毕,哄堂大笑,他也和蔼地笑了,那笑容并非颠倒众生,相反有些滑稽。可是就是这一笑,抚平了我心中因开学而腾起的紧张与焦虑。这时候,我看到他的白发似乎也在微笑,教室里,清风卷起轻松的味道。
他的课堂是最与众不同的,昨天讲到毛主席的《沁园春·长沙》时,他轻描淡写的勾画重点,却又是那么一针见血,最后他竟然用左手画一幅山水画来帮助我们理解词中的难点,真是用心良苦。当他画完转身的那一刻,我的心里静极了,仿佛世界无非就是这一堂课了。他点评好字好词时,手口并用,目光如炬,在讲台上讲解他的精深领悟和独到见解时,他周身似旋有一股气流,就像仙人下凡一般。
此时,他的白发好像也严肃了起来,那是岁月的沧桑,文学的积淀,精神的永恒啊!作为江一老师的学生,我愉快的得到了课堂内外的知识、领悟与能力,更是感受到了江一老师终身求贤的品质,于我来说,这是终身受益的。
遇到江一老师,何其有幸。
【注】作者系河北衡水中学854班学生。
【江一点评】
涵洁的这篇文章,看第一眼,我就被它吸引住了。在于它别致却极为用心、用情的视角,“他的白发”,这是多么吸引人、打动心的出发点呀。正与“师恩”这个主题相配合,将奉献、执着、刻苦、坚韧一起打在时光的包裹中。虽然未读文章,但仅仅这个题目就给我们如此丰富的联想内容和情感慰藉。虽然本文在语言上没有展示出惊人的能量,但文中的一些词语、句子却闪耀着绚丽的色彩。首先,白发就是一条明显的线索,开头、中间、结尾三处都巧妙的浮现出神秘而富有温度的白发,比如“黑发中的几缕银丝略有些扎眼”,这里的白发已具有话语的意识,再如“这时候,我看到他的白发似乎也在微笑,教室里,清风卷起轻松的味道。”这里的白发已经活了,似乎有着某种人文的味道散发出来,再如“他的白发好像也严肃了起来”这里的白发已经具有了升华的精神,人物形象也就站了出来。其次,文章中有几句点睛的语言,比如“他周身似乎笼罩着一层金色的光芒。”,再如“他周身似旋有一股气流,就像仙人下凡一般。”这两句一前一后,彼此牵连,互相照应,让文章的达到力量与情感相统一的境界。
归途
文/宋赛
雨后的小巷中,回响着他一个人的脚步声。水滴从树叶上滑落,下落到浅浅的凹氹中,泛起丝丝涟漪。一切都是那么安静,仿佛他从未踏入这个世界。
他到家了,他笑着。
那日清晨,他像平日一样醒来,浑浑噩噩,毫无方向。他顺着人流来到教室,依着铃声坐下。最后一节课,是语文。无奈,照例老班儿是要听写古诗词的。他偷偷瞥了一眼老班儿,看老班儿的注意力没在这边,便抽出自己已经翻好的语文书开始“默写”。
也许是他昨夜看小说看得太晚了,他打了一个哈欠,再睁眼却已寻不见老班儿的踪影了。他突然机灵一下,立刻把书往桌斗里塞。可一双有温度的手先一步搭在他的肩头。顿时,他脑中一阵轰鸣,只依稀听见“办公室”三个字。不一会儿他便清醒了过来,心想不就是一顿臭骂吗,她还会什么。
下课铃响了,他面无表情地跟在老班儿身后,眼神中却不时闪过一丝恐慌和一丝不屑。不知怎的,今天的办公室格外冷清。似乎唯一存在的只有老班儿、他还有窗台上的一排娇小的绿植。老班儿给他拽一个椅子让他坐下,又转身给他倒一杯热水。这时,预期的暴风雨还未来临,之后,取而代之的是和煦春风。他们师生俩聊了很多,从兴趣爱好到人生理想,从学习上的困难到对老师的意见。慢慢地,他歪坐的身子正了过来,面无表情的脸庞绽放出笑容,眼神中的恐慌和不屑更早已消散不见。
老班儿把他送出了办公室,给了他一把伞,目送他离开。
他踏上了独自一人的归途,也踏上了蜕变之路。
【注】作者系河北衡水中学855班学生。
【江一点评】
除了卷面外,宋赛同学的这篇文章让我眼前一亮,是一篇在构思、细节、语言、情感四方面完美统一的华章。首先,这篇文章巧妙使用了倒叙手法,“雨后的小巷中,回响着他一个人的脚步声。”文章一开始,我们就看到一个在雨中欢快地回家的孩子,而后我们就会看到这是典型的倒叙,一下子便回到了另一个奇妙的阅读世界中;其次,文章的细节又是那么的细腻和深邃,如“水滴从树叶上滑落,下落到浅浅的凹氹中,泛起丝丝涟漪。”这一处环境描写如同幻境,与最后“老班儿把他送出了办公室,给了他一把伞,目送他离开。”这一句相照应,读来心中升腾起熨帖的感觉。再如“他打了一个哈欠,再睁眼却已寻不见老班儿的踪影了。”这一个细节,与前面的典雅相比,这是极为滑稽的小插曲。再次,本文的语言将真实与虚幻结合在一起,这种方式让我们感受到语言的神秘张力,比如“一切都是那么安静,仿佛他从未踏入这个世界。”安静是真实的,作者从这个真实出发去联想,安静的似乎他第一次来到这个世界中,看似不经意的一笔,实际上暗含着浓烈的情感。越是静,越是好,此时无声胜有声。最后,文章的情感处理自然而然,层次分明,却合情合理,上文是“眼神中却不时闪过一丝恐慌和一丝不屑。”下文是“眼神中的恐慌和不屑更早已消散不见。”这一巧妙的照应展现出简简单单的情节转变,却又饱含着深沉、纯粹的情感。另外,这篇文章的第三人称叙事也很值得称道。
泪为文章而流
文/郝润
我哭了,发自内心深处的哭了。在教室门口,我立了一会儿,克制一下眼泪,才敢走进去。握着笔的手在轻轻颤抖,但我要写下去。
就在刚才,江一老师把同学的两篇佳作放在我手中,并嘱咐我读了之后找他。霎时,不知怎的,我的手仿佛有千斤重,怎么也抬不起来,不是不愿,而是······不敢吧。
鼓起最大勇气,勉强读完,我走出教室,默默站在绿色柱子的侧后身。另一边,江一老师正和两位同学谈话,也许她们和我一样作文写得不好,但肯定的是我他们都比我强。我听见江一老师对他们说要勇敢,我就想到自己是不是勇敢。这时我低下了头,如果我够勇敢的话,面对江一老师布置的作文,我还会萌生逃避的念头吗?如果我够勇敢的话,面对要给老师写教师节祝福的卡片,我还会恐惧吗?如果我够勇敢的话,我还会只是站在绿色柱子侧后身偷偷听吗?是,这些全部都是因为我的懦弱,我猛抬起头,为的是不让眼泪流下,任凭它在眼眶中打转儿。
他们笑了,我听见他们的笑声了;他们走了,江一老师看着他们走了。我赶紧低下头,并连忙擦一下眼睛,暂时没有了眼泪。
当江一老师走到我面前,我着头,恨不得将头深深地埋在脚下。
“读了他们的文章,你有什么感觉?”他说。
“他们写了您上课的事情,还有和您交谈的事情······”我说。
“不是这个,我是说读了之后你的感觉如何,比如好在哪里。”他说。
“我只是知道好,但不知道为什么好。”我说。
“可是,要是你知道,你就写好文章了。”他说。
“老师,我没有自信。”他说。
“哎呀,什么自信呀,那不重要,写好了就有自信了。”走进一步,他大声说。
“我······”说着,我明显的哭了,泪水涌了出来。
“你呀,就是不敢表达自己,这样吧,你就把现在的事情写一写,写自己怎么哭了。我保证你肯定能写好,你要是写不好,我就得哭了。”他笑着说。
不知为什么,我突然笑了一下,可是泪水还在流。
我写文章一直没有自信,我觉得那些佳作如同水中月、镜中花,可望,却不可得。然而,打心底说,我不甘心。握着笔的手已经不再颤抖,我要写下去。
【注】作者系河北衡水中学854班学生。
【江一点评】
郝润同学这篇文章给我们的启示,除了视角之外,还有一些更深层次的东西。然而,视角是要首先提到的,这篇文章的出发点是眼泪,而且是为文章而流的眼泪,这个题目是很入心入情的。这便是在情感上,抢先一步。不过,从文章内容来看,这又不仅仅是虚无的,而是可以坚实落地的。文章中的手法也用的恰到好处,从大的方面说,比如对比,我哭了,可是同学笑了,老师笑了。这一哭一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可又是为什么呢?这着重的突出了作者内心的懦弱与压抑,而作者的形象也由此跃然纸上。再者,文章中照应手法的使用体现出了作者难得的匠心,比如文章开头说“握着笔的手在轻轻颤抖,但我要写下去。”文章的最后说“握着笔的手已经不再颤抖,我要写下去。”这前后的变化体现出作者在泪水中获得了可喜的成长。而这个成长就是本文给我们更深层次的启示。作者从对写作的紧张、恐惧转变为坚持、坚定,这是文章的内容,但又何尝不是生活的真实呢。现实中,一些同学不会写作,所以懦弱、退缩、逃避。我觉得其中的道理可能相反,即正是因为懦弱、退缩、逃避,一些同学才不会写作。这种情况,我觉得是适合相当一部分孩子的。
【江一简介】
江一,青年作家,诗人,中文课程设计师,原名金江昆,号榷山,1988年生,2012年7月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育硕士,师从实力派作家、诗人、著名文艺评论家胡业昌先生,著名儿童文学研究专家侯颖教授,现为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衡水市作家协会会员、签约作家,河北衡水中学语文教师,衡中诗词协会理事,著有长篇小说《渡缘》《一江琴声》《湖畔弦歌》、诗集《桃花坞雨》《榷山问樵》、美学著作《美的唤醒》、哲学著作《生活世界与艺术境域》、学术著作《情境之门》《一个诸境斋的故事》《洒落的从前》《唐宋诗发展史简话》等,指导中学生创作诗文集《繁荇集》《化境风》《童音》等。发表的论文有《叙事类写作限制初探》《传统文化传承问题探究与解决》等。曾独立开发课程《汉字硬笔书法入门与提高》《美的唤醒》《中西思想小史与文学写作》《知“古”与知“己”》,并教授北大先修课《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主持和参与的科研课题《青少年心理问题与对策探究》《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传承》《责任教育》和《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和青少年职业规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