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你所不知道的大提琴协奏曲背后的真实故事 | 小提琴作坊
大提琴是管弦乐队中不可缺少的中音和低音乐器,它的声音温润厚实、富有人情味,造型又那么高贵优雅,享有乐器中的“美男子”之称。为你揭秘德沃夏克、柴可夫斯基、舒曼、海顿写在大提琴协奏曲背后的真实故事。
海顿《D大调第二大提琴协奏曲》居然有20多个版本,到底是谁惹的祸?
据说,海顿一生写过五首大提琴协奏曲,但第三首直到现在还没有找到谱子,第四首和第五首没有充足的证据证明是海顿的作品,因此确切的说法是海顿只有两首大提琴协奏曲,即C大调第一号和D大调第二号。C大调第一号也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才被发现的,而第三乐章的后半段则由捷克著名大提琴家大卫·波普尔补遗完成。
海顿的《D大调第二大提琴协奏曲》与舒曼的《a小调大提琴协奏曲》、德沃夏克的《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并称为“三大大提琴协奏曲”,是1783年左右海顿为朋友兼学生——任职埃斯特哈齐公爵府邸乐团长达12年的大提琴家安东·克拉夫特而作的。1810年作品出版后手稿就遗失了,直至20世纪50年代才在维也纳被发现,如今被保存在奥地利维也纳的国立图书馆内。
舒曼精神错乱、跳河未果只为修改大提琴协奏曲?
舒曼的《a小调大提琴协奏曲》实际上是一首交响协奏曲,三个乐章连续不间断地演奏,它把大提琴和乐队完全糅合成一个完整的整体,所以对独奏者的艺术修养提出了高的要求,人们一直认为能否演奏好这首协奏曲是衡量一个大提琴家在艺术上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人们都认为舒曼的《a小调大提琴协奏曲》某些演奏技巧太过于困难,某些节奏安排不够合理,甚至有不少乐评直接说作品的一些乐句听起来像是胡言乱语,配器方面也有问题……究其原因是舒曼“精神错乱”!这是真的吗?
为什么直到1854年这首大提琴协奏曲都还没有被出版或公开演奏呢?因为舒曼一直在对它进行修改,直至1854年2月终于快要出版的时候,舒曼的身体健康出现了问题,他开始产生幻觉,越来越严重,最终发展成自闭症并企图自杀。舒曼没日没夜地对这首协奏曲进行修改校对,很多研究舒曼的学者都认为,他那段时间对第二和第三乐章的修改调整是最多的。舒曼想以大量的工作来使自己保持清醒,但一切都是徒劳的,这期间他曾一度跳进莱茵河自杀,但幸运的是被船夫救起,后来又被送入波恩的一家精神病院,两年后逝世于精神病院。
舒曼确实曾经患了精神上的疾病,那是在1854年2月才慢慢开始发生的事。而《a小调大提琴协奏曲》的准确创作时间是1850年9月10日-24日,这段时间舒曼是绝对清醒和正常的,根本不像很多人认为的那样,来自一个疯子的创作!这反而更说明了乐曲的珍贵!比起舒曼的其他作品,这首大提琴协奏曲向人们描述了舒曼人生的最后时光,无论痛苦欢乐,无论接受还是不接受,它就是那样客观地存在着,向人们诉说着舒曼的故事!
德沃夏克为初恋情人得罪好友,就因《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
德沃夏克《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精确的创作时间是1894年11月8日至1895年2月5日,当时德沃夏克旅居在美国,一次回纽约州的途中顺便去游览了尼亚加拉大瀑布。“哇”,作曲家发出感叹,“这是多么棒的一部b小调的交响曲啊!”这就是这部宏伟华丽的大提琴协奏曲的灵感源泉。
我们不难发现其中某些段落留有美国民间音乐素材的痕迹,但作品整体构思所描述的仍然是德沃夏克这些年客居异乡的生活经历和复杂的情感体验——坚定的意志乐观的精神,对祖国的思念关切,对去世的父亲和不幸病故的女友的哀悼。
德沃夏克的初恋情人是他的一名学生——16岁的美丽少女约瑟芬娜(Josefina Cermakova),她是布拉格一位金匠的女儿,德沃夏克以一组捷克爱情诗为基础创作了声乐套曲《松柏树》就是献给约瑟芬娜的。可遗憾的是,经过长达8年的爱情长跑,约瑟芬娜最终并没有接受德沃夏克的爱意,这让他非常伤心,后来德沃夏克将自己的感情转移至约瑟芬娜的妹妹安娜(Anna Cermakova)身上,并结成美满婚姻。
初恋总是让人难忘的,德沃夏克对约瑟芬娜不舍之情也体现在了《b小调第二大提琴协奏曲》的音乐之中。在充满温情又极具歌唱性的第二乐章,德沃夏克特别引用了曾经写的一首艺术歌曲《让我独处》(Leave me alone op.82),来表达他对远在故乡病重的约瑟芬娜的思念之情,同时纪念那段曾让他刻骨铭心的爱情。
而德沃夏克对于舞蹈性风格的第三乐章进行较大修改,也因为约瑟芬娜。这个乐章完成的时候德沃夏克已经回到了自己的故乡,原本想用它来表达重新踏足故土的那种久别重逢、喜极欲泣的激动之情,因此乐曲中巧妙运用了美国黑人灵歌的旋律以及波西米亚舞蹈的节奏。可就在这时,他听到了初恋情人约瑟芬娜不幸去世的消息,百感交集之下德沃夏克决定重写第三乐章的结束部分。他基于约瑟芬娜生前最喜欢的那首德沃夏克为她创作的歌曲《让我独处》,将一个仅8小节的乐思扩充为60小节。这段旋律是全曲的情感核心之一,也是直接导致德沃夏克不顾多年好友之情而换人首演作品的原因。
《b小调第二大提琴协奏曲》的首演原本注明是由德沃夏克的好友——当时捷克弦乐四重奏的大提琴手哈努斯·维汉(Hanus Wihan)来担当的。可哈努斯·维汉在拿到作品时提出了一个修改建议,要在第三乐章中加入一段大提琴的华彩,而他修改的部分正好是德沃夏克最动情为约瑟芬娜写的那段旋律,这不是找刺激吗?德沃夏克出人意料的表示坚决的反对,态度之强硬、反应之强烈超出了人们对他的了解,两人的意见分歧导致哈努斯·维汉最终没能参加作品的首演。
德沃夏克的《b小调第二大提琴协奏曲》并不是他唯一的大提琴协奏曲创作,之前还有一首于1865年完成的《A大调第一大提琴协奏曲》,是为他的好友——大提琴家路德维格而写的,属于早期的经验之作,并未在音乐会实践中得到广泛的推广。捷克著名大提琴家米洛什·萨德洛在尽力恢复作品原貌的同时,于1974年在布拉格与捷克爱乐乐团合作演奏了A大调第一号,后来Ramon Jaffe、Janis Laurs、Alexander Rudin等大提琴家都有对这部作品的录音。
我们现在听到的都不是柴可夫斯基创作的《洛可可主题变奏曲》吗?
德国大提琴家威廉·菲茨恩哈根(Wilhelm Fitzenhagen 1848-1890)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结识了柴科夫斯基,他请求柴科夫斯基为他写一首大提琴曲。在此之前,柴科夫斯基虽然写过许多作品,但为大提琴写大型独奏作品还是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1876年,柴可夫斯基完成了由主题和八个变奏组成的《洛可可主题变奏曲》,就是献给自己的好友菲茨恩哈根的,并由他担任首演。
此后,菲茨恩哈根对《洛可可主题变奏曲》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并想对它做一定的修改。柴可夫斯基知道后爽快地答应了,在写给菲茨恩哈根的一封信中说道:“您可以对这部作品进行任意的修改”。可是当柴可夫斯基看到修改过后的版本时感到极为不悦,他震怒地指责:“看那蠢材干的好事!什么都改了!”
实际上,菲茨恩哈根对《洛可可主题变奏曲》进行的改动还是比较大的,他对作品的力度分句、结构都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原本的八个变奏,菲茨恩哈根删掉了最后一个,并把第七变奏移到第三变奏的位置,把原本的华彩段和第三、第四变奏一起移到乐曲末尾,并把删除的第八变奏中的一些片段和第四变奏的一些素材进行整合,作为乐曲的结束。
柴可夫斯基的原版更多的是从音乐创作、内心情感的表达、风格表现的角度出发,而菲茨恩哈根的改编版则更注重于演出效果和演奏技巧的发挥。这首乐曲于1877年在莫斯科俄罗斯音乐协会第三次交响音乐会上,由大提琴家菲茨恩哈根首演,受到听众的热烈欢迎。由于乐曲充分发挥了大提琴的各种精湛演奏技巧和丰富的表现魅力,此后也受到各国大提琴家们的青睐。李斯特在听了这部作品后赞叹道:“瞧,终于又听到音乐了”!柴科夫斯基的墓铭志上专门刻有:“柴科夫斯基:洛可可主题变奏曲”几字,足可见它在柴科夫斯基众多作品中的重要地位。
几十年来大家一直听到的《洛可可主题变奏曲》其实都是菲茨恩哈根的改编版,真正原汁原味的柴可夫斯基原版《洛可可》极少被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