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真不是父母能给的,而感知幸福的能力却可以

故事要从4年前的万圣节说起,小D收到邻居3岁女孩Deena的邀请,去她们家参加万圣节派对。

那天,整幢楼0~4岁的孩子都聚集在了Deena家,大家都玩的很开心。

派对结束后,我就寻思着要准备份什么礼物送给Deena表示感谢。

思来想去,还是没有主意,于是就和小D的认知老师聊了起来,希望她能给我一些建议,或者带来一些灵感。

这一聊,我们从“礼物”本身聊开了,反而给了我一个全新的看待“感谢”这件事的视角。

1
“感恩”不等于说“谢谢”

当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小D的认识老师后,老师第一句话就是问,

“这场派对的主角是孩子,受邀请的是小D,小D也玩的很开心,为什么最后是你在准备礼物表示感谢呢?”

说实话,我被问的愣住了,想了想回答道,

“那天我其实已经教小D说谢谢了,她这么小,那结束后的送礼工作就我来做了。”

老师告诉我,我们的家庭教育常常忽视了感恩教育,而感恩的孩子更容易幸福,也更容易去珍惜现有的生活环境。

可是,感恩不等于教会孩子说“谢谢”。

“谢谢”其实是非常容易教的,而要让孩子真正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却不容易,这些就需要从小播种在孩子的心中。

2
将“谢谢”赋予实际的意义

很多学龄前的孩子,说“谢谢”就像是“鹦鹉学语”,他们其实并不一定真正明白这个词的意思,只是父母要求说了就重复一遍。

因此,要培养一个感恩的孩子,从小就需要在日常点滴小事中帮助孩子去理解“谢谢”背后的实际意义,而不是把“谢谢”流于形式。

老师就建议我,可以带着小D一起做一张感谢卡片送给Deena。

这个过程中,我带着小D回顾了当天在Deena家玩耍的情景,我和小D解释了为什么我们要做卡片,小D自己参与动手做卡片。

这些所有的过程,孩子都参与其中,这就是在帮助孩子具象化“谢谢”这个词。

这张卡片不值钱,但却是无价的,它在给小D上了人生的第一堂“感恩”课。

那天做卡片时,小D一开始不怎么理解,但当我和她回忆和Deena一起玩的部分场景时,她突然就明白了。

自己涂鸦完了以后,还特地去拿出她的贴纸本(这是她最珍贵的东西),取了几个自己贴上去了,然后仰起头很认真地和我说,“谢谢Deena”。

我想,这就是“感恩”的种子在生根发芽了吧。


3
过节更该教会孩子“感恩

这个话题和老师聊开后,我们自然谈到了节日给孩子送玩具这件事。

受到老师的启发,自己总结了一些准则,每年到了感恩节我都会和小D实践起来,希望也可以给你们一起启发。

每年10月以后,就是一个又一个的节日,双十一刚过,马上就是圣诞节、元旦和春节。

每每这时,父母都想着给孩子买玩具买衣服,亲戚间走动也是送孩子玩具。

但常常我们会发现,有些孩子开始挑三拣四了,我不喜欢这个,那个我早就有了。

有时家长也很苦恼,拼命选的礼物,孩子却不领情。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我们自己的行为让节日变味了,让孩子觉得只要过节,我就是“收礼物”的,一旦这变成理所当然的,那自然就会不满足。

一般感恩节的前一周,我就和小D一起完成了“感谢的人”名单,并且一起准备了礼物。

我告诉小D,

“过节了,不仅要吃好吃的,还要去感谢很多爱我们的人。比如,妈妈会感谢小D,谢谢这一年来你帮助妈妈成长了很多。小D有谁需要感谢的啊?”

小D第一次做这个名单时,很多时候都需要我提醒,

“比如,我们的认知老师Marquis?她每周都来陪小D玩,还教会了小D很多技能呢,对吗?”

然后小D就会明白,也会和我说,

“我喜欢Marquis,谢谢Marquis”。

这样对话的本身就已经足够有意义了,因为通过这些对话,我在帮助小D回忆她生命中值得也需要感谢的人或者事。

孩子,包括我们自己,并不是总有机会做这些的。

不要单方面地只是让孩子收礼物,而我们却默默地准备送礼物。

让孩子参与到送礼物的过程中,让她知道节日不只是意味着有礼物拿,更是意味着去表达感谢和感恩。

4
平时有节制地满足

现在的社会物质条件好很多了,我们每个父母都是力所能及地想要给孩子最好的。

很多时候,我们带孩子出行,本来没有购物计划的,但因为孩子看到了某件玩具想要,于是就买下来了。

一次两次以后,我们就发现,我们似乎被孩子“操纵”了。

他们想要的东西,即使一开始我们不同意,但最后只要他们一哭一闹,我们就买了。

这样无节制地满足孩子,会传递给孩子一个错误的印象,只要我想要的都能等到。

太容易得到的东西,就不容易珍惜;不容易珍惜的孩子,自然就不懂得感恩。

而最关键的是,真实的社会不是以孩子为中心的,从小生活在这样一个“虚拟”世界,长大后就容易出现落差。

关于这个话题,我以前写过文章

👉妈妈,我要这个玩具|面对孩子的物质欲望,你会怎么做?

幸福的感知能力,取决于我们对于现在已经拥有的东西的感恩。

很多时候,我们不容易珍惜已有的东西,直到失去才会感受到。

而能在没有失去的时候就懂得珍惜,这样的人才是真正幸福的人!

作为父母的我们,千万不要一味地只是想给予孩子幸福,而忽视了提升孩子感知幸福的能力。

没有感知幸福能力的孩子,不懂得感恩的孩子,得到越多,反而越“饥饿”。

真正的幸福,是不寄托于外物,不依赖于其他人,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感恩。

幸福真的不是我们能给的,但感知幸福的能力却是我们可以教会孩子的。

真正幸福的人生活也有琐碎和不堪,但正是因为内心这份感恩,让我们时刻可以提醒自己拥有的,让我们有能力在生活的泥泞中迈开腿。

希望孩子幸福,请先补上感恩这一课。

今日互动

测试一下我们感知幸福的能力😀

2020这特殊的一年,你有哪些最想说出的感恩呢?

欢迎留言区和我们分享~

感恩“云闺蜜”这些年的陪伴
记得点这里,让我知道你们都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