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难学还是英文难学

如果我在美国的同学、同行们看到这个标题的话,一定会非常地困惑。他们会跟我说,你不至于吧,语言是平等的这个基本原则你不可能不知道呀!

我之所以要把这个题目拿出来说,是因为我几乎每天在不同的博客文章里看到有人随意地界定说中文比英文难,或是英文比中文难。我关注的文章是以探讨语言学习的居多,其中还不乏从事语言教育的人士。对于哪一种语言难学的评定,不论是认真地探讨,还是由潜意识里表现出来在文字中迅速地带过,受到“写意性”的中国思维模式影响的人们,似乎无需进行科学严谨地思考就很容易下这样的结论。

从母语的角度来看,有哪一个穿着开裆裤或是纸尿裤的孩子觉得自己妈妈的话难学的?学语期的孩子迅速地学会自己的母语,甚至于一些象移民、难民、被领养儿童那样离开了自己出生的语言环境后,还是可以迅速地学会新到地的环境语言,这已经是人类大脑进化的结果,无一例外,虽然人类现在还不能完全解释这里面的奥秘。一个学语期的孩子可以学会环境中的语言作为自己的母语,说明了人类大脑对于所有语言是一视同仁的,不存在哪一门的高下或难易。

到了第二语言的学习呢?这里存在了和第一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两个巨大的区别:大脑中已经存在的第一语言系统以及第二语言的参差不齐的个体发展水平。由于每个人学一门第二语言最终达到的水平不一样,每个个体对于那一门语言的难易程度的主观感受就会不一样,凭着这样的感受来做判断,哪一门语言难学的结论一定会是五花八门的。

撇开学习者个人的主观感受以外,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的亲疏关系也起着很大作用。我在美国短暂地学过韩语,至少我听着里面的“图书馆”、“化妆室”这些发音,就会比英语是母语的人感觉容易一点。如果换成日语,有汉字可以依赖可能还要更容易些。我有一个朋友母语是波斯语,家里有生意在巴基斯坦,他住在那里半年以后就可以说当地的乌尔都语了。到过几次中国以后,他问我,中文怎么那么难呢?我在巴基斯坦,可以听懂一些乌尔都语的词汇,听得多了话就都能听懂了。可是在中国,我怎么一个词都听不懂呢?老兄,让我怎么说呢。乌尔都语和波斯语是近亲,你听它比我听广东话要容易很多!

在国内时我们一般认为俄语比较难学,语法繁复、性数格的要求很严。结果,我的一个俄罗斯的学生告诉我,俄语里有一句谚语,形容什么事情很复杂,叫做“跟中文语法一样复杂”!看,人家倒是认为中文难学。

应该说,每一门语言是自成系统的,它内部的各个元素一定是相辅相成的,整个语言系统有着自己的平衡性。如果真是一门语言每一个元素都比其他语言复杂,恐怕这门语言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就已经被淘汰了。俄语语法的“繁杂”,使得这个国家基本上没有文盲,什么人拿了报纸都能念,因为不规则的东西很少,他们那里那些没有受过教育的人只能称作半文盲。而英语因为和其他语言融汇的机会比较多,产生了很多的不规则现象,在学习中这些不规则就给人们带来了不小的麻烦。比如发音上的不规则有这样一个著名的例子,“ghoti”的发音等于“fish”,不知大家能否想出其中的理由。

说中文难的多半集中在汉字的难写难认和发音的声调方面。其实汉字的难多少跟俄语的语法细有异曲同工之处,一旦学会了汉字,阅读应该要快一些。至少同一篇文章,译成汉语篇幅就会小一些,或许二维准象形的汉字承载着拼音文字以外的信息。可惜中国的人文界还没有看到“赛先生”的影子,没有太多相关的科学研究可以来证明我的猜测。至于说到声调的难,其实英语里的词重音和句重音对于中国人来说一样难,花更多的年头都解决不好。不过声调一错对应的语义表达就要错(比如“妈”和“马”),听者就不干了,要干预。而英语的句重音掌握不好,最多就是听来别扭一点,不至于立即遭到纠正。其实,句子没有重音起伏是中式英语发音的一个大患。

说英文难的多半集中在词汇上。中国人是吃尽了背单词的苦,总是说汉语认识三千个字,可以读懂报纸的99%,而英语认识三千个字呢,什么正经书也读不了。中国人开始学“洋文”,一共也没有多久的历史,就不知怎么开始的,搞出个死背单词的做法。中国的学童和美国的学童一样,开始要一个字一个字的学,要有一定的词汇积累。然后呢,他们都会进入一个整本书阅读的程度,并不是要等所有的字都背得了才开始。人类主要是靠阅读学习知识、提高认知能力的,词汇的大量积累来自于阅读,中国人的路走偏了。

这个三千汉字的说法,忽略了汉语的一个构成特点,就是汉语里表达意义的单位不是字,而是词,而且双音节词占主导,是由这三千个常用字进一步组成了无比多的词才能有效表达意义的。学习汉语的人,对于这些词怎么组成也还是要花不少力气去学的。

反过来,这样的双音节构词法,派生能力并不强,在碰到新词特别是科技专业词汇时,就没有英语来得快。英语的词汇量,五千到两万是一个瓶颈,五千以下是基本生活词汇,而过了两万以上阅读就可以再也不困难了,这时阅读中出现的没见过的词汇,读者瞟一眼词头词尾基本上就可以知道意思了。也就是说一旦突破了这个词汇量的瓶颈之后,剩下的英语阅读和学习是一马平川,再不会有背单词的苦了。找一个英语“学出来”的中国人问一下,这点感受很容易得到映证。中国人的英语学习,没有拿实际使用做基础,没有进行具有实际意义的阅读,那样的话单词怎么背,都会落在这个瓶颈里,很快又会忘记,然后屡背屡忘、屡忘屡背,能不觉得难吗?如果身边还有人在宣传什么“八千单词几月通”、什么“一万单词怎么样”的学习方法的,行了,不用多说,他/她不是过来人,还在那个瓶子里折腾呢,根本用不着去听那样的垃圾科学(Junk Science)。

语言都是平等的,谁学母语都不难。到了外语上,形形色色的因素在暗示和诱导人们去认为某一种语言难学,这样的诱导或许会使学习者背上有形无形的心里负担,付出事倍功半的精力。语言是人类交际的最主要工具,语言的学习就一定要抓住交际性这条主线,而人类之间的语言交际又一定是平等的,完全不必要因为一门语言的“难易”来影响外语甚至母语的学习。

(注:本文作者获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UCLA)“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TESL)硕士学位、应用语言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为跟踪三名英语为母语的学生在中国学汉语的过程,并论证其过程与中国人学英语的过程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