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水 · 散文】贺万春:我对阅读和写作的体悟

滋水美文  有爱、有情怀、有品位
致力于最优质的阅读体验
《滋水美文》
︱第441期︱
审稿|王军红
中国 ● 西部文学微刊
Chinese Western literary journal


我对阅读和写作的体悟 
作者/贺万春
因为爱文学,就爱读书,雅称阅读。阅读加欣赏,更重要地是学习。最爱文学作品中的真善美,也就厌恶假丑恶。真善美熏陶了我的性格,培养了我纯洁高尚的情操,由于阅读滋养了我的人生,让我始终感到阅读是一件好事情。阅读也助长了我的能力,在教学工作中,我施展着文学的才能,小有名声。阅读使我具有一定的文学情结,在知天命之年,我有了创作的欲望,开始提起写作之笔。
文学阅读绝对是精神盛宴,那怕忙一天,每晚睡前都要看看书,心情才舒坦,精神才安稳。在文学面前我虚怀若谷,因为我不会生活,还要学习做人,就以文学为工具改造自己,这就是修身养性。羡慕作家也想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就坚持阅读,也不是纯粹为当作家,因为读书的乐趣很多,起码使我精神不寂寞。一生,从高小开始阅读,除文革十年中断文学阅读,但还读了两篇毛选,一篇矛盾论,一篇实践论,这是两篇哲学著作,常言文史哲是一家,总算没脱离文学。文学阅读在我生命中可说一以贯之,这种状态也可说成是后来文学创作的准备,但当时却没有这个思想打算,是在盲目地干。文革不敢读文学,把古代散文选当做枕头几乎枕烂。要作好文,先做好人,人越阅读越觉得自己肤浅,因而任何时候,我都不敢在文学面前浮躁自满,若夜郎自大了,文过饰非了,目中无人了,就开始退步了,这种种劣迹都是在自己给自己制造前进的绊脚石。开始写作,我更重视阅读,订购好几种全国散文杂志,一篇不漏地读。最近几年,又转入网络阅读,这有视力下滑的因素。常不满足自己,就有了前进的动力。
一个人的创作生涯要经过几个阶段,以我为例,有人认为我第一本书比二三本书好,我则认为第一本有激情,有爆发力,这是我创作的第一阶段,那二三本书是上升阶段,在大学习中求得大提高,不愿原地踏步踏,在努力突破自己,这个艰难过程比较漫长,人人必经。第四本书还没问世,以我之见,肯定比前几本好,这是自我感觉。因为,自觉得能力有所提高,况且,已是绝对老年,仿佛参透人生。文坛曾经有论调,青年人的诗歌,中年人的小说,老年人的散文,是在告诉人们,如果一个人终生来创作,那么,青年时期适合写诗,中年时期适合写小说,老年时期适合写散文,以适应不同时期年龄段,虽这说法未免太教条太机械,可是不无道理。近些时期又有人老调重弹,我觉得这论调还是值得思考,因为青年人富于激情,中年人深沉稳重,老年人足智多谋。因年龄段不同对人生感悟不同,适应的文体应该不同。但实际的情形还是要因人而异,这论调不是适合任何人,不能要求任何人。相比较,老年人最易写好理性散文,中青年人最能写好感情散文,因为青年人最富于激情。我们蓝田就有几个文友感情散文写得很典型。要说到写理性散文,中青年作者就未免生姜未老火候不到。但近期读了几位中青年文友的作品,使我对散文又有新的认识,散文绝对是日月沧桑和生活的积淀,是真善美的化身,是真理的偶像。老少都会有佳作名篇。我虽有老年人的优势,但要谈到写好散文,以自己的学养能力与有高素质的散文大珈比,还是有相当距离,我们绝对不能排除文化程度这个人生素质的基础对一个人的重大影响,虽然,孜孜不倦地学习对一个作家成长至关重要。所以,阅读一生,奋斗一生,我在老年人的散文这个框架下,自己还是成不了英雄,尽管现在和一些中青年文友比(单指咱县上)还算不差。夕阳无限好,只是到黄昏,我满足了,目前的水平就是我今生的高度!
广泛地阅读,是全面提升能力水平的保障。不局限感兴趣的几个作者,跟风现象易造成阅读偏颇,羊肉泡虽好,也不可天天吃。况且人人风格不同,写作侧重不同,许多作者虽不是名家,有时却有名篇。像段利红的[听雨],秦远王恒那[怀念青春期的同路人],我就感到写出世事沧桑和生活的厚重,让人精神为之一振。不是名家散文都是名篇,也不是没名就没名篇,我感到,生活积淀才是散文的生命线,谁拥有深厚的生活积淀,谁就拥有写好散文的主动权。我最爱中青年作者的感情散文,生活气息浓厚,王会宁一篇[第二次回家],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我也最爱读中老年作者的哲理性散文,能让你参透人生,捕捉到真理。一个作者有多强大的阅读理解能力,就有多强大的写作能力,这是千真万确的事。
就散文而言,我觉得很难分类,以前初中教科书有记事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的提法,只不过从侧重点说,偏重那个是那个,但那个都不是纯粹的,我觉得既然知识分两类: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那么散文是否也可分两大类:感性散文和理性散文,前者多以记事抒情为主,多有刺激性,容易引起读者共鸣,也易工,中青年作者多所为之。理性散文偏重理性思考和论证,逻辑性强,读来使人深沉厚重,可开拓人的心智,是散文发展的顶峰,但难工。多为中老年作者为之。而这类散文趋于经典,易于留存。我县孔明、段恭让等文友的散文基本走上理性散文殿堂。也可以这样说,这两类散文是散文这文体发展的两个阶段,如同知识的发展和飞跃一样,是散文这个文体两个神圣的侧面!但作为一个阅读者写作者必知,自觉而有意识地阅读写作比盲目阅读写作效果肯定好。致力于散文创作的同仁,要从感性散文阅读和创作向理性散文阅读和创作过度,不过河到不了彼岸,不过河攀不上高峰!过度是提高,是飞跃,实际每个写作者都在自觉不自觉地过度着!
无论诗歌散文小说,都得有灵感,有了灵感才有了创作冲动,文学创作的神圣正在这里。灵感是对客观事物产生了悟性,有了深刻认识,就有说不完的话,倒不尽的情,没有讲不深讲不透的理。个人修养的深浅决定了悟性的大小,所以,作家只有不断学习,提高理性思考和认识,才能参透事物本质和精髓,这是文章灵魂既主题思想之所在。我一生最羡慕住过中文系的朋友,他们文学知识系统而渊博,胸襟开阔,思想境界高,看问题尖锐深刻,敏感性强,悟性大,最易产生创作灵感。我说这段话的目的是在强调阅读对一个文学创作者的重要。而自己努力一生才学习到这个程度,只不过到了老年把人活明白了才有了较大的悟性。当你有了创作灵感马上先得记下个题目,然后考虑立意的事,立意就是在确立文章主题思想,再构思,再选材,再谋篇,再下笔,这四五个环节环环相扣,几乎也是一个整体,不可截然分开,在进入创作状态之后,有些环节也是在边写边进行。有些文章能一气呵成,但很有限,一般必须在构思上认真下功夫。为什么有人一定要坚持老年人的散文,因人到老年生活积淀深厚,悟性大,智慧多,孔明先生几乎一天一篇,可说是见景生情,参透人间诸多事。因有悟性,就来了创作冲动,你不让他写,他就坐针毡了!
文以载道,无论你载大道还是载小道,我们不能把写文章当文字游戏,所以写文章必须对读者负责,那怕错几个字都是对读者不恭,所以文学基本功的训练(基本功包括方方面面)特别重要,你是作者是作家,要名副其实,搞文学就是搞人学,我觉得人学能治病救人,作家是在替天行道,播洒仁义理智信。因此,我写每一篇文章反复看,十遍八遍地改,特别现在,写了二三十年,就写了这么个烂水平,越写胆子越小,修改时不光校对错别字,更重要地是核实内容,尽自己能力,精益求精。这才是提高自己的时候。特别对理性散文,要求更严格。感性散文若动之以情,那么,理性散文必得晓之以理,这是对文章负责的体现。让所写客观再客观,要读者能接受,要对社会有益处。作者或作家必须对社会有这个责任感,对社会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作家要有担当,这是文学赋予作家的使命,光荣又艰苦。即使一时做不到,也要向这方向努力。如果一个作家有了这个意识,才不愧为作家!每写一篇文章,我都清楚地知道这篇的写作目的,不然我为什么要瞎子点灯白废蜡!
一个作家,一个月到底写几篇散文合适,因人而异。要有感而发,无感而息,尽量做到惜墨如金,厚积薄发,这对中青年作者尤其重要。网络文学时代编辑因机制特殊,不像纸媒,过不了这个坎,你休想到那个店。而网络文学不同,可说是文学下海,千花齐放,千家争鸣,如果写手不认真,很容易放任自流,文章质量不达标。文章是有标准的,凡是上过初中的人,谁不知文章有个中心,有个主题思想,特别散文要形散神聚。假如我们一月写十篇不达标文章,还不如写好一二篇达标文章,仅仅达标是低标准,抵达名篇还得出大力流大汗,才对得起读者,才对得起自己,才起到真正的提高。孔明先生几乎一天一篇,也不算多,可是我们庸常人就难说了。我三四千字写三天,在放上两三天,活像柳宗元笔下的养蛇者,早也看,晚也看,始终丢心不下。这中间看似在改文章,实是矫正思想发挥才智的过程,为使文章达到自圆其说,文无漏洞,我不满意不罢休。我们庸常人不是写得越多越好,而是要有写成一篇作品方知道创作之艰辛的道理。
个人认识,难免谬误百出,大家批评指正!
关于作者
贺万春:1939年9月生人,西安市蓝田县人,从事散文创作二十余年,出版三本散文集,现为省市作协会员,省散文协会会员。虽已耄耋之年,不辍创作,犹喜哲理散文。微信名夕阳无限好。
往期作者部分精彩文章回顾
滋水美文
汩汩清泉流过     倾听心灵声音
长按二维码关注订阅

主编微信:mxy2722801
声明︱图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投稿邮箱︱865909186@qq.com
喜欢就点个赞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