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红雨:读《波西米亚楼》
读严歌苓的《波西米亚楼》,读到其中的一篇,写年轻的她租住在美国芝加哥四十年代的公寓楼。内部装潢奇特,原木的门窗粗粝,墙壁砖石垒砌全然裸露,壁炉也是精心设计出的笨拙,两张荡椅被粗大的铁链吊在横椽上。所有家具都显出质朴和灰暗的调子,楼中的气氛也因此沉重而忧郁,透着一层无可言状的怀旧情绪,它似乎是逃遁了现代物质文明的一个避难所,也有一层对强大无情的美国主流社会叛逆以及自我流放的意思……
这座作者喜欢的公寓楼虽然租金昂贵,但是公寓租赁者又多是艺术家,因而情愿在虽艰难求学的岁月里租住在那儿。
某天下午课后乘地铁回住处,走到离公寓十多米的地方,发现有人跟着,回头一看,原来是个十七八岁的男孩,个子不高,瘦削,气质文弱,以为是同一公寓的租住者,可谁知,刚进得公寓楼的大门,即被该男子胁迫,“我的脖子已被一条胳膊从侧后方扼住。我这才明白自己放进来的并不是个温雅男子,而是个温雅盗匪……他将一件利器顶在我的腰上,大概是刀……”
读到这儿,我也惊出一身冷汗……同时,格外庆幸自己生在中国,而对祖国的热爱,也不由就多出了几分……
其实我也非常胆小,也曾被自己的影子吓到,也在寂静夜晚独自一人走一段路的时候疑心被坏人跟踪,甚至看到夜晚随风摇曳在白色墙壁上的树影也心惊肉跳……
年轻的时候看过几部国外的恐怖片,虽然看时觉得蛮刺激,然而后来发现恐怖片再也不能去看,因为那些恐怖的镜头常常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跳进脑海,吓得自己心惊胆战。
今个儿周六,趁着早晨不热拿出《波西米亚楼》静静阅读,却没想到读到了作者年轻时候在美国求学的这样一段心惊肉跳的经历……
其实我们一路走来的人生,哪有一直一直的一帆风顺、岁月静好。只是,经历过的那些不堪和窘境,最终,皆会成为我们人生的宝贵财富,在后来的某天,我们回想起来的时候,仍会格外亲切,虽隔了久远的时光,却仍旧,弥足珍贵。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