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造型讲笔墨,画出真性情 王家训甘孜州写生

“专在内心搜寻是达不到美的踪迹的,美的踪迹要到自然,人生,社会的具体形象里去找。”

对于画家王家训来说,最平凡的生活中寓藏着最深刻和最永久的主题。如果缺少丰富的生活积淀,将难以创作出打动观众的作品。

王家训的每一幅水墨人物写生不是单纯的观察和体验生活的实录摹写,而是他主观情感和想象力表现的一种物质载体,是其想象力的重构,反映了他面对客观对象的激情与灵感。

他写生,不只是看一眼画一笔,往往是经过仔细的观察后一气呵成。

通过目识心记,避免了繁杂、偶然细节的干扰,抓住对象主要的形体神态和动的气趣,使造型的主观能动性获得了极大自由,打破了客观的限制,充分调动了主观想象,让自己的思想感情得到很好的发挥,在创作时就能随心所欲地表现出来。

找一模特“具衣冠坐”,名曰采风、曰写生。

这样的操作在当下屡见不鲜,那种情况下,写生对象面容僵硬,神情拘谨,既做作又紧张,本真性情无法显现,真实的神情被掩盖了起来,还有什么意义呢!

不远千里跑出去,却流于形式,对着一个模特这样消磨时间,大可不必。

王家训常年走入生活、深入生活,坚持通过大量写生来提高自己的造型水准,夯实基础。

反复地进行形象塑造和笔墨技巧的探索和实践。

他在不同的场合,在活动当中,在对象融入众人当中时,且没有察觉的情况下,观察对象的精神气概、真实性情,以取其神。

画笔随着情感而动,用笔繁而不乱、疏密有序、不失小节,画面丰富精彩,笔墨运用自如。彰显了中国画写生的精髓和水墨人物画的表现形式。

传统的水墨人物画,讲求有笔有墨。而发墨离不开用笔,不通过一定的笔迹,墨的变化永远是可能性而非现实性。

王家训的水墨人物在使笔中运墨,讲求一画落纸,是笔又是墨,充分发挥用笔足迹的主导作用,重视“笔踪”。

讲求笔踪,也就是讲究以笔法形态的千变万化和运笔来龙去脉的起承转合去状物抒情。但看重笔踪不等于忽略笔墨的相互生发,更不等于把墨韵变化控制在笔迹形态之内,无视笔墨生发中的随机性。没有这种随机性,便解放不了墨,容易失去天趣。

王家训的水墨人物画,笔踪丰富而有节奏,墨气也灵活多变,墨韵不局限于笔迹的框廓之中,凭借笔墨交叉叠压,造就了既气韵流动又骨体坚凝的效果,变苍亦润,浑厚华滋。

他的写生人物作品重造型,更讲笔墨,在写生中脱开了“写生状态”,强化了写意的趣味感受和视觉张力。“形即笔墨,笔墨即形。”

很好的表达了写意的意趣和风貌,使造型和笔墨形成了有机的统一。既有形象的具体性,又有笔墨的主动性,笔情墨趣使人物形象升华,更加耐人寻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