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涵梅:【凌空仰望 在水一方】(散文)
作者简介:郝寒梅 ,宁夏银川市 ,健身教练,爱好读书、钢琴、骑行、旅游。
凌空仰望 在水一方
文 郝涵梅
在我国甘肃的东南部,在西北丝绸之路和西南丝绸之路后形成之后,一条“茶马古道”与两条丝绸之路欣然交汇,形成一个美丽交点城市。后来这个城市成为中国文化历史圣地,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且享有“羲皇故里”殊荣,它就是”天水“。
8月初,老公30多年前的西安体院老同学,听说我们在西宁旅游,便热情邀请我们去天水玩。他说他刚从新疆退休,特地来天水为母亲庆贺90大寿,12号离开天水要去贵州女儿那里。
我们说准备去西藏,老同学说:“天这么热,西藏人满为患,我的意见是天凉一点再去。咱们难得相聚天水,这可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单冲这一点,你们也该来一趟。”
我们担心车票紧张,老同学笑着说:“这你们就有所不知了,现在的交通已今非昔比,7月份天水南站建成通车,每天到天水的高铁.动车就有48趟,从兰州到天水只需1个半小时。”
盛情难却,友情为重,于是,大家改变行程向天水出发。
4个小时后,我们就从西宁到了天水,老同学相见十分亲热,把我们接到酒店后稍事休息后,然后一起去市区西关的被华夏民族尊为“人文始祖”的伏羲庙参观。
伏羲,中国的第一位人王。相传人首蛇身,居三皇之首,百王之先,与同是人首蛇身的女娲结为夫妻,于是就有了黄皮肤.黑头发龙的传人,所以说伏羲是我们民族的始祖。现存的这座伏羲庙又名太昊宫,当地称”人宗庙“,是国内唯一有伏羲塑像的伏羲庙,它肃穆古朴,雕梁画栋,古柏森森,是海内外华人寻祖追宗的圣地,从1995年第一届伏羲文化节起,每年农历5月13日,都会有中外侨胞与游客汇集在这里,寻宗祭祖。
天水之名,源于3000多年前“天河注水”的传说,。相传秦末初汉,长期征战加上连年干旱,使得繁华富绕的上城变沦为残垣断壁,城内民不聊生。一天夜里,狂风大作、雷电交加、电光闪耀,大地忽然红光乍现、地面震动,裂开一条大缝,只见天上河水倾泻而下,注入裂开的大缝中,形成一湖。此湖,水质纯净,舂不凅、夏不溢,人们说它与天河相通。汉武帝知道后,命令把要新建的郡建在上邽北城的湖边,起名天水郡,从此有了天水之名,这是当地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地名。
城里数千米长的天水湖,就象一条狭长飘逸的玉带伸向远方。我们沿着这条风景线闲庭信步,岸边到处可见投食喂鱼的人,五彩斑斓的锦鲤还有草鱼、鲤鱼数量之多超乎想像。老同学说这里十分注重生态环境,谢绝垂钓,加上爱心人士经常放生和鱼儿自身的繁殖,鱼儿的数量越来越多,这里也就成为天水市民最喜欢来的好地方。
天水的文化历史积淀极为深厚,从古到今长盛不衰。曾出过许多名人,如秦国的奠基者秦襄公、西汉名将李广、唐朝皇帝李世民、唐代大诗人李白等,还有大家都知道的“马谡失街亭”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天水作为中国文化历史的圣地,奠定了几千年中华民族文明昌盛的根基。
麦积山是天水的另一张名片,它是西秦岭山脉小陇山的一座孤峰,因形似农家的麦垛而得名。以精美的塑像而闻名于世,堪称中国历代的一个大雕塑馆。
石窟崖面原本是一个完整的山体,唐开元22年,天水地震,崖面中间部分塌毁,整个窟群分为东.西崖两部分。峭壁之间,荟萃着后秦、西秦、北魏、西魏、北周、随、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十多个朝代的塑像7200余座,壁画1300多平方米,分布在194个洞窟中,其中东崖54个,西崖140个。
当我们到达山下时,只见众多游客抬头仰望嘴里不时发出啧啧声。寻声望去,只见山上攀缘曲折的凌空栈道上,密密麻麻站满了人,东边的人沿栈道蜿蜒向上,西边的人顺栈道曲折而下,看着真壮观。不过,在山下面看山上东西两边的栈道之间并不相连,不明白从东边上去的人是怎么到西边的,想一探究竟的话,还是赶快上去吧。
在栈道入口处,人们自觉地按照要求排成单行向前行走,景区新建和修复了1300多米的凌空栈道,人们可依次登临所有的洞窟,以前的木栈道现在全部改为钢筋混凝土在崖上浇筑而成,安全系数提高了不少。不过,还是让人提心吊胆,因为栈道这一边是完全悬空的,所以景区控制流量,以防发生不测。
栈道的第一层是在三尊大佛的脚下,抬头观望,前几层栈道基本都是围绕这三宗大佛进行。有几个人上来什么都没看,就因恐高而腿发软,要求原路返回,安保人员说栈道狭窄,反向容易发生踩踏事故,耐心鼓励他们坚持走到栈道中部的紧急出口处下山。我们在凌空飞架的栈道上慢慢行前,每一层栈道的转弯处都有安保人员时刻提醒大家不要多逗留以防拥挤。
石壁上有很多大大小小的洞窟,但不少都被细密的铁丝网隔开,外面挂着一把铜锁,想要看清楚必须把眼睛贴在丝网上,拾级而上顺着栈道一层层仔细端详。这些雕像最大的高16米,最小的只有10多厘米,由于年代久远,有的佛像有所损毁,但依然让你为它展现出的古代雕塑家和绘画家的精湛水平和聪明才智而震撼。
走廊多凌空,凿于高20--70米、宽200米垂直的崖面上。它依托惊险与陡峭的山势形成了一个宏伟壮观的立体建筑群,仰望1600多年前开凿壁雕的奇迹,觉得不可思议。据史料记载,麦积山建于后秦,那么在当时的条件下,人们如何在这万仞绝壁上架起栈桥凿出洞窟、塑进佛像的呢?
据说当年开凿时,是从南山砍下树木运到麦积山下,从下往上堆积到高处,然后施工,凿好一处拆一层,故当地流传有“砍尽南山柴,修起麦积崖”、“先有万丈柴,后有麦积崖”的民谣。难以想象那么多的树木是怎么固定的,当年修建栈道的工程该有多么的巨大和艰苦。
在32米长的千佛廊,上下两排佛像前面都被加上了纱格护网,不过观赏还是很清晰的。麦积山规模最大、位置最高、也最为辉煌部分,是东崖三大佛的上方,离地面约70米高的七佛阁又名散花楼。旁边有一个可容一人弯腰通过的长约10多米的隧道,上书“小有洞天”。原来东崖和西崖就这样在麦积山的最高处连接,从这里过去,就到了西崖,怪不得在下边看不到人是怎么从东崖过来的,原来如此。
这里说个小插曲,在我们前面有两个男女,大概是夫妻吧。男的很胖,攀爬的过程中一边喘着粗气气,一边大声说“栈道全挂在山的一面,每天这么多的人上下,说不定那天栈道承受不住就整个掉下去,所有的人全玩完。”听得大家都胆战心惊,到最高处时,他后背靠在栏杆头向后仰了一下说:“这里可是个自杀的好地方,向后一倒就融化在蓝天白云里交代了。”女的说:“你神经病啊,快离开这里。”到了只有半人高的“小有洞天”,这哥们被难住了,别人都很快通过,他却因身体肥胖弯腰困难刚走了两步进退不得,后面的人大声喊:“不要耽误时间,爬过去!”因为没有退路,只得跪下爬过去。过去后,男的坐在地上揉着膝盖,用黄梅戏的腔调说到:“哎呀呀,没想到还要受这般的皮肉之苦哇。”走过的人忍不住善意地笑了,女的说:“一天光知道吃、吃、吃,嘴还贫,这回丢人了吧,赶紧回去减肥。”
从“小有洞天”过来就是西崖的“牛儿堂”。只见天王双脚踩踏在卧牛背上,据说这种造型在国内别的石窟中闻所未闻。记得,那里有隋朝开凿宋代修建的013窟,主佛面如满月法相庄严,为麦积山最大的造像;有西魏造像的044窟,主尊神情典雅圣洁被称为“东方蒙娜丽莎”;当然,还有127窟里北魏原作恢宏精美的壁画。
顺西崖栈道下行的路上,我们凭栏而立,顺便眺望一下周围的景色。上来的时候,因为紧张都没敢向外侧看。只见蓝天白云下的群山,连绵起伏、云雾阵阵、层峦叠嶂,远物近景交织在一起蔚为壮观,给人一种世外桃园感觉。侧看悬空飞架的栈道上人潮涌动,依然心跳不已,害怕担心兼而有之。
这时耳边听到“通”的一声响,所有人都吓了一跳,感觉栈道在晃动,原来一个10来岁的男孩从离地还有几级的台阶上跳了下来,让人恐慌不已。几个女孩喊道“赶快下去吧,太不保险了。”
安保人员说:“大家不要慌乱,我们的栈道绝对安全,家长请带好自家的小朋友,万万不敢人为制造混乱。”
当我们终于脚踏实地的站在地上时,不禁用手按着胸口 长长地出了一口气。让我们穿越历史的背景站在这里,探寻这绿色与褐色交融的千年文化,回首麦积山,好似一幅神圣的画卷,不得不由衷赞叹这悬壁雕像的奇迹,不得不说,麦积山石窟——不朽的经典!
本文图片来自于网络
精彩回顾
首届三秦文学“七夕·爱”原创文学大赛
征文启事
平台月排行榜:
1月 《心痛的记忆》 作者:李 卫 阅读量:534
2月 《 相逢是首歌》 作者:柯云轩 阅读量:1212
3月 《最美的遇见》 作者:杜水霞 阅读量:762
4月 《桃溪堡 》 作者:姚 平 阅读量:1583
5月 《关中厚土》 作者:李木子 阅读量:1643
6月 《金子般的心》 作者:孙德科 阅读量:1145
7月 《为你写诗》 作者:付志勇 阅读量:1391
1-7月阅读量冠军:
《边城蒙自》 作者:守 望 阅读量:4054
1-7月打赏冠军:
《相见不如怀念》 作者:彭书国 打赏:243笔
※以上阅读量排名不含七夕参赛文章※
三秦文学投稿须知
1、投稿必须原创且首发,题材不限。要求500字以上,以WORD附件形式发至投稿邮箱,并附上作者简介及照片,文责自负。
2、投稿邮箱:sanqinwenxue@163.com。投稿后请关注《三秦文学》公众号,并加主编微信(15705450195),以便稿酬发放。
3、本平台读者赞赏功能中,赞赏金额的一半作为作者的稿费归作者所有,一半作为平台运营费用,赞赏低于五元者不予发放,稿费于微信平台发放后三日内发放。
4、您的投稿一周内没有采用,请另投它处。
三秦宗旨:
营造一片文学爱好者的乐土,共创文学梦想的家园。
总顾问:边士刚
顾 问:白忠德 罗旭初 孙德科
朿宝荣 李爱霞
策 划:李书忠
主 编:鱼儿姐姐
副主编: 王 慧 徐萱波 杨洪民
编 委:守 望 马兰兰 康开瑜
郑海鹏 吴亚妮 刘庆勇
任武德 王发茂 李华磊
谷 雷 高秀军 徐晗凌
余 晨
本期责任编辑:马兰兰
请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