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家具鉴别真假判断品质
骨嵌用在器皿虽然很早,但是骨嵌用于家具上还是清代的创举。骨嵌的鼎盛时期是乾隆中叶,其艺术特点有骨嵌工艺精良拼雕工巧工艺制作上保持多孔,多枝多节,块小而带棱角,既宜于胶合又防止脱落虽天长地久,仍保持完整形象。骨嵌表现形式分为高嵌平嵌高平混合嵌三种早期和盛期是高嵌和高平混合嵌,后期都是平嵌。骨嵌用材多为红木花梨等贵重木材,因其木质坚硬细密,镶以骨嵌更显出古拙,纯朴。骨嵌题材大致可分为人物故事,山水风景,花鸟静物和纹样四类。
目前家具作伪常见的方式有几种,例如对木材人为做旧,用旧家具散件东拼西凑冒充真品,采取以次充好的方法将低端木材的家具冒充名贵木材出售等等。拿最常见的对家具的材质进行做旧处理来说,做旧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将家具做好之后沉入污水坑浸泡,然后再拉出来暴晒,这样反复进行加速木头表面的老化。按照这个方式去做,还有用淘米水或茶叶水泼洒的;也有在家具表面涂抹生石灰膏,利用碱性对木材进行腐蚀的;还有使用鞋油反复打磨做出人为包浆的;或者用高锰酸钾来调制溶剂反复涂抹,然后用喷灯烧烤木材表面做旧的;甚至还有些在家具表面使用钢丝球打磨损毁,用刀砍斧劈,火焰烫印等方式来模仿使用痕迹的,等等这些,可以说手法是层出不穷,最终的目地就是模仿岁月的痕迹。对这种做旧方式的鉴别,有经验的人看一眼就知道,因为这种人为做旧的陈旧感总是显得生硬、不自然,灰头灰脑的,缺少那种神韵。鉴别这种作伪手法的最 好方式就是多看真正的精品老家具,在脑子里留下一个感觉,就像我前面提到的,心里面要知道明清家具的"味道"。有了这个感觉了,你拿眼睛一扫就知道得八九不离十了。这好比我们看熟人,背影一晃就知道是哪位朋友,但是让你详细说他的背影有什么特点和细节之类的,你不见得能够说出来,凭的就是这种感觉。另外,要留意包浆,真正的老家具表面陈旧的痕迹是不均匀的,使用较多接触较多的位置往往就磨损较多,也光滑很多,也就出现了包浆。这种包浆是有层次的,例如椅类的坐垫、搭脑、扶手,这些与身体接触较多的地方往往比较光滑,包浆很明显,与其它部分的包浆会有所不同,看多几次就会有体会了。
一件明清家具不仅是一件精美的实用器物,更重要的是它身上负载着历史、文化、艺术、科技等文物信息,人们研究它,可以从侧面了解古人当时的社会习俗、人文情况等。
明代中期,随着中国社会商品经济逐渐繁荣,海外货物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以黄花梨、紫檀为代表的硬木开始广泛用于高 档家具制作。当时的工匠利用硬木木性致密、稳定的特性,加工制作出精密、复杂的榫卯结构;吸取大木作和壸门台座的样式和手法,确定了硬木家具平面或立面多为四方形的设计形式;采用“攒边装板”、枨子、牙条、牙头、角牙、短柱及托泥等构件,提高硬木家具结点的强度,消除了四方形家具整体的不稳定感。
明式家具注重实用舒适,造型简洁,线形优美;而清式家具则更注重陈设功能,造型结构厚重,用料宽绰,体态丰硕,富有变化,并常采用各种精湛的工艺,加强对形体的装饰,多种美材的镶嵌,精细繁华的雕刻,有着高度的工艺美。清代太师椅的造型,最能体现清式风格的特点。它座面加大,后背饱满,腿子粗壮。整体造型象宝座一样雄伟、庄重。清式家具,常见通体装饰,没有空白,达到空 前的富丽和辉煌,但不免有时给人以争奇斗富之感。明代视黄花梨为首 选用材,至清代,则推紫檀为第 一。清代宫廷的紫檀木家具,用料宽绰巨大,雕刻华丽,表现出雄伟、稳重、强悍的气势。然而无论是当时的黄花梨还是紫檀,已近乎绝种,现今再难找到能和当时媲美的材质了。据说八国联军进京后,为清宫廷的紫檀木家具的气魄之大深深震惊,因为在西方,紫檀木因其稀有和名贵是被作为小型的装饰品而珍藏。他们把掳掠来的紫檀木家具拆散分割,运回国镶上镜框挂在墙上来欣赏。
作为生活方式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家具,也化身为这一时代潮流中的重要参照物,因为汉唐时期,高型家具品类太少,于是,宋代家具,就成为还原与再创造的第 一原型。可以说,文人家具的基调,是在宋代就已经确立了的,明式家具在此基础上,对造型和工艺进行了进一步完善。
家具的选用是经济水平,欣赏品味、社会地位的综合体现。对于购买家具,年轻人通常喜欢购买一些价格经济实惠,造型时尚另类风格的产品,而对于大部分的中年人,则讲究的是除了结实耐用,大方美观之外,同时在家具中的细节追求展现一种优雅与稳重。在同一时期不同年龄群体对于家具的喜好有很大差别,不难得知,在不同朝代,文化在家具中的体现更是各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