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笔记:正在渐渐失去的老城和依然挺立的烟台山
梁东方
烟台早晨的空气是远远超过人的预期的,那种清凉和舒爽,那种纯净和通透都是在内陆生活惯了的人无论如何都想象不到的。
昼夜气温在26度-22度之间,空气污染细颗粒物指数是26,这就是烟台在这盛夏酷暑里的气温和环境状态!
这样好空气好气温的好景象实际上早已经离开内陆几十年了,如今情景重现,重新回到地球适宜人类生存的现场,在畅快呼吸喜不自胜地欢呼之余,竟也还会悲凉地沉默,对于自己以前以及以后的生命无疑还将继续沉落到那样的无边无际的污染与焦灼中去的无奈,在一瞬间里就淹没了这种求之不得的好时候的愉快。不过享受当下的念头还是立即就赶走了这样无用的思量,先迎接在烟台的全新的日子吧。
出发去烟台老城,没有走最靠近海滨的临海大道,而是走高处的山麓山坡上与海滨平行的与新城区相适应的新建公路。新建的公路在山坡上将一处处滨海的小区和单位连接了起来,不断起伏,上坡下坡是这条主干公路的常项。因此很少有人骑车,电动车还有,自行车则极少。这样的土地开发和利用,是过去漫长的人类栖息历史中所绝对没有过的,只有依靠强力的机械设备和建筑工艺才能拥有现在这样用钢筋水泥重塑世界的能力。更何况,对于道路建成以后行驶其上的汽车来说,上坡下坡完全不是问题。这样多方面的条件相加,才在这个时代里形成了这样的道路。
这也是一种时代使然的所谓进步吧。尽管住在高楼大厦里的观感总是让人生疑,不及传统的平房院落更给人以安定感和美感。但是随着人口密集程度的增加,又有多少人能一直住在那样更理想的居所中呢!
上坡下坡终于到了最后一个坡顶上以后,再开始下大坡,就直接到了烟台老城了。原来小小的烟台城如今也已经长高,高高的大楼成为城中心的新标志,而那些原来海滨的二层小楼和平房胡同都已经或者正在被拆除。这是在全国几乎所有城市都已经或者正在上演的一幕,不过发生在烟台这样的地方,总是让人觉着有些更为可惜。那些没有名号,没有住过什么名人,建筑样式也没有什么特殊之处的普通的平房,却有着与烟台的开埠历史几乎一样长的时间的浸染。拆除了,就失去了,就再怎么也恢复不出来了。更让人觉着遗憾的是,附着在这些建筑之间的老烟台人的生活场景和生活方式也势必会随着这些建筑格局的消失而荡然无存,那些临街的错落的街角上的买卖商铺推车擓篮子卖水果的人,都将不复存在。
好消息是,烟台山从去年已经免票游览了。很多年前经过这里的时候,觉着这就是简单的一个小山,一目了然,就只是山上有个灯塔,没有什么必要进去看。现在从容地走进去,一点点地细看,竟然有那么多的细节。这座被仔细地经营了一百多年的山,不仅植被茂盛,树木蓊郁,而且周围湛蓝的海水送来的阵阵清凉,总是能适时地将热气吹散。
烟台上的植被超乎想象。不论树木还是花草,植被叶子都新鲜水嫩,营养充分,水分充足,在蓝色的大海背景下,格外绿。有海的水汽滋养,树木高大,连凌霄花都成了树。槐树上可以寄生出很大很大的冬青。不论多么黏热,登高见海,立刻就有了凉爽的蓝水白云映入眼帘,让人心旷神怡。
最壮观的是,由百年冬青组成的冬青长廊,环山临海,成为绿色封顶的胡同。行进其间,浓荫下的阴凉,惬意无比。这样的冬青长廊,国内应该是没有第二处了。其独一无二之处在于时间、地点与历史的三重巧合,缺一都难以成立至今。炮台山上的一草一木都见证过,中国百年历史在烟台这个海口码头上的沧桑。
赫然在目的冰心故居,是她随父母到烟台,在烟台长大的地方。她终生对烟台、对金沟寨都怀有一份永难割舍的故乡之情。留学美国在国内成名之后,似乎更有助于其这种烟台情结的生成。至少是有助于其传播。
故居里展示了很多照片,其中既有她小时候和父母的合影,也有上世纪90年代初烟台的地方领导和电视台人员去北京探望她的时候的合影,颇为可观。因为此时此刻就是在彼时的历史现场,这样的游览给人留下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
当然,和任何旅游点一样,主宰景点气氛的其实还是游客的状态。尽管惹浪亭附近的喇叭始终在播放《神秘园》,但是游客们除了大呼小叫之外,却是没有任何神秘优美可言的。他们普遍只有旅游心态,而无度假心态,人云亦云地到此一游便是全部旅行的所有目的。缺少属于自己的精神脉络,在这样异地的游览过程中,势必就只能表现出茫然和盲目。更多的只是是一种眼前的、表面的趣味,甚至乏味的趣味。大多数游人距离那种没有旅游目的的度假,距离那种始终以自己的精神脉络为主线的有深度的状态,尚远。
烟台山上,阳光下的灼热似乎也不逊于内陆;阳光甚至更烈。但只要有树荫,就一切都顿时清凉起来。如果树荫临海,则秋凉一般的宜人立刻就会来拯救你。最奇特的是,你总会有这样一种感觉:它似乎就是专门来拯救你的,你是唯一的幸运之人。
这是我们的异地行旅中,最微妙的时刻;找到了这个时刻,便就臻于这旅程的最高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