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险!平时无症状,一旦发病即大量便血
5 岁小男孩连续两天解暗红色大便,量较大,不伴腹痛,无前驱症状。遇到这种情况考虑病因是什么?需要进一步安排什么辅助检查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具体病例吧!
病例回顾
病史:
患儿,男,5 岁,主因 「 便血 2 天 」 住院治疗。2 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便血,约 1 次/日,暗红色,量较大。病程中,一般状态欠佳,无发热、腹痛、腹泻,无恶心、呕吐,未进食,睡眠可,尿量正常。
查体:
呼吸 23 次/分,心率 112 次/分,血压:95/56 mmHg。腹软,未触及包块,无压痛、反跳痛。余查体均未见异常。
初步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 14.48 × 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0.82,淋巴细胞百分比 0.13,红细胞 2.65 × 1012/L,血红蛋白 83 g/L,血小板 152 × 109/L;
便常规:暗红色便,红细胞满视野;
血气分析、凝血常规、肝、肾功、心肌酶等均正常。
病情分析
学龄前期男孩,突然出现暗红色血便,量较大,无前驱症状,无腹痛、呕吐等伴随症状。
血常规示血小板不低,凝血功能正常,考虑梅克尔憩室可能性大,同时不除外炎症性肠病、消化道溃疡等疾病。
在禁食水、止血、补液等支持治疗的同时,完善腹部超声,必要时行全腹 CT、异位胃粘膜显像,拟病情稳定后,完善无痛胃肠镜检查。
确诊
腹部彩超:右下腹可见一大小 25 mm × 11.6 mm 的异常管腔样结构,形态固定,与回肠关系密切,考虑梅克尔憩室。
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行无痛肠镜及经肛小肠镜检查。
结肠镜下所见肠粘膜大致正常。经肛小肠镜:进镜约距回盲瓣 100 cm 回肠,可见一处憩室,憩室脊部可见线状溃疡,质脆有接触出血,憩室腔内未见活动性出血,经内镜下放置 1 枚止血夹于憩室脊部。
梅克尔憩室诊断明确,转入儿外科行手术治疗。
梅克尔憩室是什么?
梅克尔憩室(MD)是最常见的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其形成是由卵黄管的退化不全所致,常发生于回肠末端的对系膜缘,属于真性憩室,其内常含有异位组织,最常见的是胃黏膜,其次为胰腺组织。
正常人群发病率约为 2%~4%,5 岁以下儿童约占 56.4%。男孩多于女孩,男女比例从 2:1 到 4:1 不等。只有在发生合并症时才出现症状,有症状者仅占 4%~6%,其中消化道出血是最常见的症状,约占有症状患者的 40%。
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缺乏特异性症状和体征。
无症状者多于手术中偶然发现或出现便血、肠梗阻、憩室炎或憩室穿孔等合并症时才出现症状,消化道出血严重者可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而危及生命。
便血呈果酱样或暗红色血便,发作无规律性,无前驱症状,突发突止,易复发,无年龄、性别差异,每次持续数小时至数天不等,多不伴明显腹痛。
如何诊断梅克尔憩室
诊断梅克尔憩室的金标准为外科手术,但梅克尔憩室本身及其并发症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因此在术前常需借助检查协助诊断,最常用的辅助检查如下:
腹部超声:可表现为脐周或右下腹的异常管状或囊袋状肠管团,位置较固定,动态连续扫查可发现异常肠管一端与邻近肠管壁相延续、肠腔相通,一端为盲端。
核素扫描(异位胃粘膜显像):表现为腹部(大多数位于右腹股沟区)出现随时间增强,持续观察位置、大小无明显变化的异常放射性浓聚灶。
该法简单、易行且无创,对憩室内存在异位胃黏膜病例诊断的敏感性(85%)及特异性高(95%),但有部分患者憩室内无异位胃黏膜,可出现假阴性结果。
所以对阴性病例也不能掉以轻心。
内镜检查:内镜检查可清楚的观察到肠道内的情况,主要为小肠镜和胶囊内镜。小肠镜检查准确率可达 84.6%,可以清楚的看到病灶,进行镜下止血,用止血夹作为标记,以便手术快速找到病变肠段。
胶囊内镜具有安全、无痛苦、顺应性好等优点而易被接受,是小肠疾病的重要检查方法。但胶囊内镜的运动受消化道蠕动的影响,处于回盲瓣时运动速度往往较快,常可造成假性结果,其准确性不及小肠镜。
小肠 CT:常表现为起源于回肠远端的圆状或者尾端为盲端的管状结构,多位于右腹股沟区,小肠增强 CT 可提高检出率。
钡剂造影:主要表现为起源于回肠末端对系膜缘的盲管或囊状结构,而当憩室倒置时可表现为充盈缺损。
治疗:外科手术切除病变肠段。
总结
1. 早期诊断较困难且极为重要:由于梅克尔憩室合并消化道出血缺乏特异性症状和体征,早期诊断困难,临床上容易导致忽视、漏诊或误诊,在术前可通过上述检查进行评估,有助于早期诊断。
2. 避免失血性休克:若以消化道出血为主要表现,入院后应紧急处理,给予补液、输血、止血、抗休克等治疗。
3. 尽早手术: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切除病变肠段,不能存在侥幸心理,认为本次出血或腹痛已纠正,可不行手术治疗,但该病具有突发突止的特点,一旦出血、梗阻,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