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告诉你:政治生存之道是在斗争处斗争,在服软处服软
【原文】夏,四月,壬辰,有青蛇见于御坐上。癸巳,大风,雨雹,霹雳,拔大木百余。诏公卿以下各上封事。大司农张奂上疏曰:“昔周公葬不如礼,天乃动威。今窦武、陈蕃忠贞,未被明宥,妖眚之来,皆为此也,宜急为收葬,徙还家属,其从坐禁锢,一切蠲除。又,皇太后虽居南宫,而恩礼不接,朝臣莫言,远近失望。宜思大义顾复之报。”上深嘉奂言,以问诸常侍,左右皆恶之,帝不得自从。奂又与尚书刘猛等共荐王畅、李膺可参三公之选,曹节等弥疾其言,遂下诏切责之。奂等皆自囚廷尉,数日,乃得出,并以三月俸赎罪。
上述事情发生于公元169年。在它的前一年(公元168年)发生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宫廷政变:
及桓帝崩,灵帝即位,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共相辅佐。时有宦官曹节等弄权,窦武、陈蕃谋诛之,机事不密,反为所害。
当时的情况是,汉灵帝继位之初,由窦太后窦妙(汉桓帝皇后)临朝掌权。窦太后的父亲大将军窦武与太傅陈蕃商议诛杀宦官。
没想到消息泄露,宦官起先动手,曹操的曾祖父曹节联合长乐五官史朱瑀等十七人,诈称汉灵帝的诏令以长乐食监王甫为黄门令,带兵诛杀陈蕃和窦武以及尚书令尹勋、侍中刘瑜、屯骑校尉冯述,并将他们全部灭族。此后曹节等宦官权倾朝野,“中涓自此愈横。”
《资治通鉴》这一段关于“青蛇盘踞皇帝御座”的记载,在《三国演义》中也有描述,很多读者应该是印象深刻。
至于事情的真伪,这里不做辨别。但紧接着配合第二天出现的“大风,雨雹,霹雳,拔大木百余”情况,实在是天生异象,大大的不祥之兆。
刚刚上位的汉灵帝坐不住了,,命三公、九卿以下官员,每人各呈密封奏章,要么来解读天意,要么来寻找化解之法。于是,大司农张奂第一个上书汉灵帝。
关于张奂,这里简单介绍下他的特殊性。
张奂是东汉时期的名将,在对匈奴、鲜卑、羌人的征讨战争中,功勋卓著。
在曹节发动政变、诛杀陈蕃窦武的时候,窦武曾组织北军军士进行抵抗。当时张奂刚到京师,不明情况,曹节便矫诏令张奂率五营士围窦武,迫使窦武自杀,陈蕃被诛,窦太后也被幽禁南宫。
政变结束后,曹节等人念在其在政变中的关键作用,于是请汉灵帝下诏:
张奂迁大司农,以功封侯。奂深病为曹节等所卖,固辞不受。《资治通鉴·汉纪四十八》
张奂懊悔中了曹节等人的奸计,坚决推辞,不肯接受封侯。
所以,当汉灵帝下诏征求公卿奏章时,正义感十足、愧疚感满满的张奂立马站出来为陈蕃、窦武拨乱反正,为窦太后鸣不平:
窦武、陈蕃对国家是忠贞的,朝廷应该公开宽恕。
窦武、陈蕃应该尽早安葬,因他们受到牵连的人应该平反。
因为政变导致皇太后的恩遇礼敬不及时周到,应当马上纠正。
灵帝深以为有理,询问中常侍们的意见,宦官们都大为反感:
张奂的“出格”言行,摆明是不和宦官们走一条道嘛!
张奂一看汉灵帝没有什么动作嘛,于是一招不成又来一招:
联合尚书刘猛等人,共同提议王畅、李膺作为三公人选。
王畅、李膺是当时朝廷内外享有很高声望的名士、斗士。当时京都还广为流传一句两人的评语:
天下模楷李元礼(李膺),不畏强御陈仲举(陈蕃),天下俊秀王叔茂(王畅)《资治通鉴·汉纪四十七》
现在张奂提议两人担任三公,就是希望以两人为领袖,带领百官与宦官们分庭抗争,进而扭转时局、重振朝纲。
当张奂彻底把手伸到宦官集团的碗里时,曹节等人明显就坐不住了,他们让灵帝下诏书严厉责备。
张奂看到汉灵帝居然下诏书进行切责时,开始意识到了他摸到了宦官集团的底线。
当时的汉灵帝不过十四岁,他的诏书更多的是曹节等人的意思,说明曹节对他提议三公人选的事情非常敏感、生气和痛恨。
这次诏书只是严厉责备,如果再出格的话,那就是入狱、受罚、甚至抄家、杀头了……
张奂是“识时务”的,于是他自发廷尉监狱报到,主动请求囚禁。
这既是向汉灵帝背后的宦官集团低头认错之举,也是暂时地避风头、求安全、得保全。
数日之后,这个事情的风头过去了,张奂释放出狱。
他再次要求罚俸三月以赎罪,这种低姿态、委屈状、求和解的行为,实在不是一般政治人物所能做得出来的。
政治不是简单的是非,而是妥协和平衡。
所以在政治生活中,斗争是重要内容,妥协也是重要内容。
毛主席说:
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
对于每一个参与其中的政治人物来说,在这场战争中,首要的不是胜利,而是活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