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免疫疾病影响间充质干细胞质量

作者:Dr.石

干细胞是一类特殊的细胞,可以通过自我更新大量扩增,同时又可以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起到修复机体损伤的作用。研究表明,干细胞在多种疾病的治疗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1]。

根据来源不同,干细胞治疗可以分为自体和异体应用两大类。

其中,自体应用没有免疫排斥、病毒感染等风险,安全性高,是现阶段细胞治疗发展的重点方向,也是各国政府优先审批的对象。

由于需要细胞治疗的通常是病人,其身体状况及病理特征对干细胞特性的影响在细胞治疗临床方案制定中是一个必须考虑的因素。

最近,一项来自意大利的研究表明,自体免疫疾病患者的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节能力下降,提示对于这类病人利用自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免疫干预并不适宜,相关结果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1]。

在这项研究中,来自意大利圣婴儿童医院的Bernardo教授团队对33位儿童初发免疫缺陷患者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包括7例慢性肉芽肿病(Chronic Granulomatous Disease,CGD)、15例奥尔德里奇综合征(Wiskott-Aldrich Syndrome,WAS)和11例联合免疫缺陷(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SCID)。他们还选取15位健康儿童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为对照。

研究表明,免疫缺陷患者来源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克隆形成能力、增殖速度、形态、分子标志物表达等方面和正常的细胞并无二致。

然而,尽管患者来源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同样具有抑制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这种抑制作用明显减弱,特别是SCID患者来源的细胞。

在另一项免疫调节能力检测中,SCID和WAS患者来源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单核细胞分化成未成熟树突状细胞的抑制作用降低。另外,免疫缺陷患者细胞的基因表达谱也发生改变,PPAR γ的表达量降低,而成骨标志物的表达量上调,特别是SCID和WAS患者来源的细胞。

无独有偶,曾与博雅控股集团合作利用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过系统性红斑狼疮,并获得了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的鼓楼医院孙凌云教授团队也发现类似现象[2]。他们注意到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来源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B细胞的抑制作用降低,并发现这种变化和CCL2表达水平减少有关。另外,近期一项以色列的研究表明左心室功能紊乱会导致心脏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具有促进炎症反应特性,进而影响其心肌修复能力[3]。

自体细胞治疗具有安全性高、来源不受限制、监管宽松等优势,是目前细胞治疗的主要方向。另外,对于某些疾病,例如自体免疫疾病,患者体内的病理环境会改变干细胞的特性,进而影响其治疗效果。对于这类疾病,异体来源的细胞治疗效果更佳。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最佳的细胞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 Starc et al. Biological and functional characterization of 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 from patients affected by primary immunodeficiency. Sci Rep. 2017 Aug 15;7(1):8153.

2. Che et al. Impaired B cell inhibition by lupus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s caused by reduced CCL2 expression. J Immunol. 2014 Nov 15;193(10):5306-14.

3. Naftali-Shani et al. Lef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 Switches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 Toward an Inflammatory Phenotype and Impairs Their Reparative Properties via Toll-like Receptor-4. Circulation. 2017 Jun 6;135(23):2271-2287.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