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文学】田耘:【家乡的“腊八节”】(散文)

 家乡的“腊八节”

文/  田耘

今天是我国传统的“腊八节”。每年的这一天,全国大部分地区都要喝“腊八粥”来庆贺。粥的内容很丰富,配料很讲究,但大都以米和豆为主,做法因地而异。
打开网络,关于“腊八粥”的版本有好多,解释也很详细,我无需多言。
这里要说的是我们家乡的腊八节怎么过。
这一天,我们不喝“腊八粥”,而吃“腊八面”。面的做法和平日相同,和面、擀面、最后切成旗花面片,面不能太薄,要筋道,耐煮。但面臊子,也叫“腊八菜”配料有讲究,比较正式。一般要有肉、豆腐、海带、木耳、莲菜、红萝卜、白菜心、煮黄豆、葱等。食材备齐后切成半公分大小的豆丁,然后给锅里倒适量的植物油。油烧热后先将肉丁倒入锅里翻炒,基本熟了再将其余菜丁倒入一起翻炒即成,其间要加各种佐料,依各家口味而定。不吃肉的可做成素臊子。我少时家乡穷,乡亲们大部分做素臊子,其中的莲菜也经常用洋姜或白萝卜代替。一切准备停当后烧水下面,也可以同时下点儿菠菜提色。面条煮到八成熟时将面臊子倒入一起煮一会儿,还可以打个鸡蛋花儿倒进去,同时放入调料即可出锅享用了。这样做出的“腊八面”色、香、味俱佳,吃一口回味悠长,一碗吃完还想再吃一碗。
要补充的是,“腊八面”一定要多做一碗,和次日的面倒在一起吃,以后每天都这样重复,直到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小时候我曾问过大人,为什么要天天留一碗吃剩饭呢?他们回答是“年年有余粮”。其实,就是图个吉利。
还要补充一点,就是“腊八”这一天,家家都要做一道特殊的菜——“酱辣子”。其食材配料及其做法基本上同于“腊八菜”,其中的海带、木耳和豆腐可以去掉,但有一样重要的佐料——辣子酱(或豆瓣酱、或甜面酱均可)不可少。做成的“酱辣子”可以夹馍,可以做面臊子,也可以当小菜就稀饭吃。吃完了再做,一直吃到正月十五。冬天里气温低,把“酱辣子”装到一个带盖儿的盆里或罐里,可以保存好长时间不坏。我离开家乡到城里后,每年春节回家都要带一大瓶母亲做的“酱辣子”回来。自己也会做。吃着这道菜长大,留存心中的不仅仅是它那余香绕梁和醇厚缠口的味道,还有那与日俱增的浓浓的乡情。
至于我们家乡人为什么不喝“腊八粥”而吃“腊八面”,不得而知,我也没有专门去研究。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一个地方的饮食习俗,必定与这一方水土的历史渊源及其文化蕴含密不可分。因此,“腊八面”、“酱辣子”都是我们家乡的文化符号,借此机会我把它呈献给广大读者,也是对家乡文化的一种宣扬和热爱。

(注: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田耘(本名:晁海燕),长安居客,退休教师。一个文学路上的起步者,喜欢闲读,爱好写作,有作品散见于地方报纸(副刊)和网络杂志。有获奖。

三 秦 文 学 投 稿 须 知

原创作品授权发布

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本公众号联系

1、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投稿即默认授权发表,题材不限。要求300字以上,以WORD附件形式发至投稿邮箱,并附上作者简介及照片,文责自负。

2、《三秦文学》已开通微信公众号、百家号、头条功能,敬请关注。投稿邮箱:sanqinwenxue@163.com。稿件由《三秦文学》编委统一安排。

3、赞赏金额的一半作为作者的稿费归作者所有,一半作为平台运营费用,稿费低于二十元者不予发放。赞赏到账后三日内,作者不主动与平台联系、不领取稿费者视为自动放弃。

4、由平台主播诵读的作品,赞赏发放比例为:作者30%,主播20%,余50%为平台运营费用。

5、您的投稿一周内没有采用,请另投它处。

6、主编微信:15705450195,qq:406073222

诗词群群主:珊瑚在网,微信:baojishanhu

诗歌群群主:杨洪民,微信:YANGHONGMIN

综合群群主:鱼儿姐姐。微信:sanqinwenxuezhubian

三秦宗旨:营造一片文学爱好者的乐土,共创文学梦想的家园!

文学总顾问:鹏   鸣

平台总顾问:边士刚

平台法律顾问:李木子

顾  问:段恭让 白忠德   邓汉章 

     罗旭初 孙德科 朿宝荣 

     李爱霞 胡遵远 顾盛杉

     崔启昌 昆 仑 史  波

李静

策  划:李书忠 

平台讲师:方 天

平台主播:梦锁清秋 英子 王迎旭

     观云听涛   王如萍

主  编:鱼儿姐姐

副  主 编:徐萱波   杨洪民

编  委:吴亚妮 唐桂英 谢 雷

水云天 余 晨 米兰花

     心 语 毕廷娟 刘马陵

     张巧莉 凤尾竹 吴远红

     张小鱼   刘旭平   冯   彪

     秋日私语 谭文群  高录祥

长青山人   刘军英

本期责任编辑:高录祥

超过160万人正在关注

赶快来关注吧,这里有散文、小说、诗歌、诗词、随笔等精选作品,还在等什么?快来关注我们吧。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我们
把时间交给阅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