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症一方

黄连温胆汤加味方剂组成: 
黄连9g,半夏9g,陈皮9g,云苓15g,甘草6g,竹茹12g,枳实6g,黄芪30g,玄参12g,葛根30g,花粉15g,丹参30g,枸杞子15g,生地30g。
主治疾病: 
痰湿
出现症状: 
头晕视物模糊,腰酸,耳鸣,五心烦热,夜寐多梦,肩关节痛,肢体麻木,如针刺蚁行,形体稍胖,舌体胖,质暗红,苔薄黄,脉沉弦细。
具体体征: 
痰热内扰,津不上承。
方剂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
方剂功效: 
清热化痰,兼益气养阴活血。
典型病例: 
庄某,女,53岁,人因头晕5年年,伴腰酸,视物模糊一月入院。头晕视物模糊,腰酸,耳鸣,五心烦热,夜寐多梦,肩关节痛,肢体麻木,如针刺蚁行,形体稍胖,舌体胖,质暗红,苔薄黄,脉沉弦细。痰热内扰,津不上承,水煎服,日1剂,服药5剂,肢麻蚁行消失,夜寐多梦,头晕耳鸣、视物昏花、腰酸、肩关节痛等明显好转。继用上方治疗,又用药二十余剂,诸证消失,临床治愈出院。

视网膜静脉周围炎
22.1 宁血复明汤
【来源】李纪源,《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白芍、连翘、白茅根各20克,丹皮、茜草、旱莲草各12克,生地、藕节各15克,当归、女贞子各10克,川芎4克,甘草、三七粉(冲)各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平肝宁血,和营养阴。
【主治】视网膜静脉周围炎。
【加减】如大量出血,不能窥见眼底,加仙鹤草、陈棕炭、白芨等;若积血不散,须减少清热凉血药,酌加活血理气之品,如赤芍,郁金、香附等;头目胀痛,加生石决、夏枯草、白蒺藜;阴虚火旺,加知母、黄柏;口苦咽干,加玄参、花粉;梦多失眠,加枣仁,柏子仁;眼内呈增殖性视网膜炎,加昆布、海藻、海浮石、鹿角粉等。
【疗效】治疗27例34眼,结果显效(眼内出血全部吸收,视力增进5行)20眼,进步(眼内出血显著吸收,视力增进3~4行)9眼,无效5眼。总有效率为85.29%。

湿饮内停

苓桂术甘汤
方剂组成: 
茯苓45g,白术30g,桂枝、炙甘草、人参先煎各15g。
主治疾病: 
湿饮内停
出现症状: 
面色[白光]白,精神萎靡,眼倦无神,语音低沉,舌苔白滑,脉象沉紧。
具体体征: 
中土阳衰,湿饮内停。
方剂用法: 
每日一剂,水煎服。
方剂功效: 
益气温阳化饮。
典型病例: 
张某,女,68岁,1973年8月诊。初起咳嗽痰喘,继则眩晕,心悸,善惊,持续4年多,近来不饥,不寝,厌恶见人,屡医无效。面色[白光]白,精神萎靡,眼倦无神,语音低沉,舌苔白滑,脉象沉紧。证属中土阳衰,湿饮内停。药后,惊悸、气短、眩晕减,稍思进食,咳喘缓解。连服20天,诸症消失,以六君子汤善后。

桂枝汤加味
方剂组成: 
桂枝10g,白芍10g,炙甘草5g,生姜3片,大枣3枚,生龙牡各15g。
主治疾病: 
自汗
方剂用法: 
水煎服。
方剂疗效: 
1例,治愈。
典型病例: 
郑某某,男,49岁,每夜汗出后,继之白天动则亦汗出,且易感冒,感冒则鼻塞,流清涕,诸身酸楚,渐渐恶风,但不发热,脉浮缓而虚,舌苔白润,二诊治疗后,一切如常。
加减条件: 
汗出略减,自觉四肢清冷,鼻塞流涕,舌苔白薄,脉浮缓而虚去生龙牡,加制附片10g;身暖,汗出止,四肢内温,脉缓软而力,舌苔白润加生黄芪15g,防风10g,白术10g(玉屏风散)。

四逆汤
方剂组成: 
附子(先煎1小时)50g,黄芪30g,白术15g,防风15g,独活15g,海风藤15g,龟板(先煎)10g,干姜10g。
主治疾病: 
夜汗
出现症状: 
四肢关节痛,阴囊汗出。
方剂用法: 
每日1剂,水煎,分三次服。
方剂疗效: 
1例,诸证消失。
典型病例: 
张某,男,52岁,2年前因雨淋后,当晚四肢痉痛,乏力,入睡后背部阴囊汗出,现:药背怕冷,四肢关节痉痛,活动后尤甚,腰膝酸软,口干不欲饮。3剂后,汗减少,继之,诸证消失。

黎明盗汗

桂枝加附子汤
方剂组成: 
桂枝15g,白芍15g,炙甘草15g,炮附子10g,五味子20g,煅龙骨、煅牡蛎各25g,生姜、大枣。
主治疾病: 
黎明盗汗
出现症状: 
每于黎明欲醒之时,上半身凉汗出而畏寒。
方剂用法: 
1日1剂,水煎服。
方剂疗效: 
1例,痊愈。
典型病例: 
温某,女,40岁。患盗汗年余,每于黎明欲醒之时,上半身凉汗而畏寒,平素易感冒,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脉浮缓而弱,服上方2剂而愈。

阳虚汗漏

桂枝加附子汤
方剂组成: 
桂枝、白芍、熟附子各10g,炙甘草5g,生姜3片,大枣4枚。
主治疾病: 
阳虚汗漏
出现症状: 
发热恶寒,寒则裹衣厚絮而不暖,热则大汗淋漓而难止,口大渴喜热饮。
具体体征: 
舌质淡,脉浮缓。
方剂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
典型病例: 
陈某,女,42岁,1982年10月6日初诊。患者发热恶寒,守时而作。寒则裹衣厚絮而不暖,热则大汗淋漓而难止,口大渴喜热饮。前医以伤暑治疗未效,舌质淡,脉浮缓。治以调和营卫,温阳止汗。服上方2剂后,恶寒汗出大减,再剂而诸症消失,惟小便时有紧迫之感,再处以张仲景五苓散2剂而愈。

归脾汤加味
方剂组成: 
炙黄芪15g,党参15g,白术10g,当归10g,茯神10g,远志5g,枣仁10g,龙眼肉10g,木香3g,大枣10枚,生龙骨15g,生牡蛎15g,烂草席烧灰1小撮。
主治疾病: 
脱影
出现症状: 
每夜入睡后汗出脱影,健忘体倦,多梦,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具体体征: 
脾虚血少,心失所养。
方剂用法: 
每日一剂,水煎服。
方剂功效: 
补气健脾,益气养血。
典型病例: 
刘某某,男,30岁。每夜入睡后汗出脱影,健忘体倦,多梦,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证属脾虚血少,心失所养。治宜补气健脾,益气养血。方用归脾汤加味。服上方5剂后,夜汗减少,床板脱影仅隐约可见。续服前方7剂,夜汗已止,脱影消失。

半身汗出症

桂枝汤
方剂组成: 
桂枝、白芍各9g,煅龙骨、煅牡蛎、浮小麦各30g,大枣3枚,炙甘草6g,生姜3g。
主治疾病: 
半身汗出症
出现症状: 
汗出不减,1年来,汗出愈来愈重,反复发作,以左半身明显,夜间睡觉醒后左半身汗湿淋漓,身困乏力,动辄汗出,肢体发凉,面色灰白,舌质淡、苔薄白,脉虚浮无力。
具体体征: 
营卫不和。
方剂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
典型病例: 
冀某,男,38岁,工人。1988年3月2日诊,3 年前,酒后当风淋雨,服感冒药后发热等症消失,汗出不减,1年来,汗出愈来愈重,反复发作,以左半身明显,夜间睡觉醒后左半身汗湿淋漓,中西药治疗无效。身困乏力,动辄汗出,肢体发凉,面色灰白,舌质淡、苔薄白,脉虚浮无力。证属营卫不和。投桂枝汤化裁。5剂药后,半身汗出明显减轻,发作次数减少,效不更方,守进10剂,再进10剂。以巩固疗效。随访半年,汗证从未发作。

盗汗汤

方剂组成: 
制附子10g,生黄芪20g,淮山药15g,牡蛎15g。
主治疾病: 
盗汗
方剂用法: 
口服。
方剂疗效: 
1例,基本治愈。
典型病例: 
张某某,男46岁,每当入睡后,便全身汗出,周身湿透,醒来则止,且夜寐较差,已持续近1年,舌质淡红,脉软偏沉,诊为:盗汗(阴气不足),经多方治疗无效,服1剂后盗汗量方大为减少,续服11例,便告完全治愈。

汗闭方
方剂组成: 
桂枝18g,赤芍9g,鸡血藤9g,穿山甲6g,益母草12g,泽兰叶12g,虎杖12g,琥珀6g。
主治疾病: 
汗闭
方剂用法: 
每日1剂,水煎2-3次温服。
方剂疗效: 
1例,治愈。
典型病例: 
钟某某,男,38岁,1984年因病经用大剂白虎、三黄之类方药后,即出现全身无汗,诊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诊明:身热灼手,心中烦躁,舌淡紫,舌干脉络暗粗表,脉沉弦细湿辩症:瘀血内阻,兼气滞,气滞水不行,瘀水互患不能化生汗液,经中西医治疗无效,服药5剂,即周身涔涔汗出,体温下降,再服5剂,病告痊愈。

汗出重症方

方剂组成: 
生泡参30g,火麻仁、郁李仁各15g,黄芪皮、香莲须、干芦根、地骨皮、浮小麦各10g,杭白芍18g,炙甘草6g。
主治疾病: 
汗出重症
出现症状: 
汗出,量时多时少,逐渐加重。汗出如雨,卧床不起,衰竭病容。昏睡,谵语,体温一般午后开始上升,常波动再37-38℃只见。汗出特多,特别是夜晚,动则气短头昏,口渴喜热饮,大便4-5天1次,舌略淡,苔中白,根部厚,脉洪大。
具体体征: 
真阴枯竭,阳亢无根。
方剂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
方剂功效: 
滋阴补气,润肠敛汗。
典型病例: 
王某某,男,75岁。患者于1983年一直有汗出,量时多时少,逐渐加重。近日来汗出如雨,卧床不起,衰竭病容。昏睡,谵语,体温一般午后开始上升,常波动在37-38℃之间。汗出特多,特别是夜晚,动则气短头昏,口渴喜热饮,大便4-5天1次,舌略淡,苔中白,根部厚,脉洪大。辨证为真阴枯竭,阳亢无根。治以滋阴补气,润肠敛汗。服4剂后,汗出减少,体温基本正常,大便一日一次,上方加太子参、生龙牡各10g。又3剂后,汗出明显减少,大便体温正常。继服3剂,巩固疗效。

汗水如流

八正散加味
方剂组成: 
瞿麦15g,车前子15g,萹蓄12g,木通15g,大黄12g,滑石30g,栀子10g,灯蕊6g,银花20g,金钱草20g,甘草3g。
主治疾病: 
右下肢汗水如流
出现症状: 
右下肢大量出水,(据其儿子诉说,在家不能穿长下装,晚上,水顺着席子往下流)。在诊断室候诊约15min,右脚裤子已全部被水浸透,并且地上已流了一滩水,估计约200ml,颜色清,无臭味。右下肢皮肤完好无溃烂,微肿。小便短小,点滴而下,有时全无。不思饮食,不能下床活动。咽干口燥,脉沉实而数,苔黄。
方剂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
典型病例: 
郑某某,男,76岁。于1994年5月因发热恶寒,头身疼痛,继则下半身水肿而发病四处求医,水肿基本消失后,突然右下肢大量出水,前来我院求治。症状:右下肢大量出水,(据其儿子诉说,在家不能穿长下装,晚上,水顺着席子往下流)。在诊断室候诊约15min,右脚裤子已全部被水浸秀,并且地上已流了一滩水,估计约200ml,颜色清,无臭味。右下肢皮肤完好无溃烂,微肿。小便短小,点滴而下,有时全无。不思饮食,不能下床活动。咽干口燥,脉沉实而数,苔黄。方用八正散加味。二诊:服上方2剂,右下肢汗水量大减,诸症缓解,小便量增多,饮食增加,能下床活动。再按原方加龙胆草、生地,服药3剂后,诸症消除,病情痊愈。追访至今未见复发。

局部性多汗

桂枝汤加味
方剂组成: 
桂枝10g,白芍10g,炙甘草5g,大枣30g,生姜10g,黄芪15g,条参12g。
主治疾病: 
局限性多汗
出现症状: 
两膝及膝以下至脚经常汗出。
方剂用法: 
日1次,2次日。
方剂疗效: 
治验1例。
典型病例: 
王某,男,42岁,两腿膝部以下至脚部经常汗出10余年,甚则大汗如珠,曾治无效,服用上方六剂痊愈,随访1年未复发。

桂枝加葛根汤方
方剂组成: 
桂枝、芍药各10g,炙甘草6g,大枣15g,防风3g,葛根18g,龙骨、牡蛎各30g,生姜3片。
主治疾病: 
漏汗
出现症状: 
额汗如珠,汗冷不热,怕风,目眩。舌淡苔薄白而滑,脉缓。
方剂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
典型病例: 
叶某某,男,30岁。1980年5月30日诊,患者于3日前不慎 受凉,自觉发热,微恶风寒,头痛。次日头痛加剧,项强不能仰侧,全身汗出较多,头额尤甚,伴恶风,目眩,肌肉酸梵,口淡不渴。诊见额汗如珠,汗冷不热,怕风,目眩。舌淡苔薄白而滑,脉缓。此证乃伤寒中风桂枝加葛根汤证。服用上方2剂后,诸症大减。仍感头昏,口干不思饮,乏力神疲,小便短少,大便二日未行,苔薄白,少津,脉沉缓无力。此乃汗出津伤,损及气阴,余邪未去之故。遂拟益气固表,养阴生津,方用六君子汤、玉屏风散、增液汤合方加减以善其后。

无汗烦躁证

大青龙汤
方剂组成: 
麻黄15g,桂枝10g,杏仁6g,甘草6g,大枣5枚,生姜9g,生石膏60g先下。
主治疾病: 
无汗烦躁证
出现症状: 
体温38.2℃,面赤,烦躁不安,口渴喜冷饮,身灼热,扪之无汗,溲赤,苔黄,脉滑。
具体体征: 
寒客腠理,毛窍闭塞,汗不得出而热不得泄。
方剂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
方剂功效: 
辛温发汗,开泄腠理,清透郁热。
典型病例: 
刘某,女,29岁。1989年8月23日初诊。自述15年来每至夏季即身热、无汗、烦躁不安,不能从事室外劳动,多次服用清热解暑及养阴凉血方药无寸效,天气转凉则自安。体温38.2℃,面赤,烦躁不安,口渴喜冷饮,身灼热,扪之无汗,溲赤,苔黄,脉滑。此乃寒客腠理,毛窍闭塞,汗不得出而热不得泄。治当辛温发汗,开泄腠理,清透郁热。服本方2剂后周身汗出,头无汗,面部如虫行皮中。减麻黄用量至10g,继服2剂,汗出如常,烦躁止,体温降至正常。随访至今未复发。

无汗证

麻桂各半汤加味方
方剂组成: 
麻黄、杏仁各10g,桂枝、白芍各12g,葛根15g,甘草6g,生姜3片,大枣4枚。
主治疾病: 
无汗症
出现症状: 
感恶寒发热、鼻塞、头痛、无汗。胸闷烦热、口渴、遍身肌肤灼热,呼吸气粗,无汗,苔白腻,脉濡数。
具体体征: 
寒凉阻遏、肌表闭塞,营卫失调。
方剂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
方剂功效: 
调和营卫,开发腠理。
典型病例: 
彭某,男,32岁,1989年7月25日初诊。全身无汗近两月。患者6月初乘火车出差,上车后因贪凉而裸露上身于车内窗口旁,次日感恶寒发热、鼻塞、头痛、无汗。胸闷烦热、口渴、遍身肌肤灼热,呼吸气粗,无汗,苔白腻,脉濡数。出差返回即在当地医院诊治,先用西药,后用中药治疗,均未见效。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拟诊为寒凉阻遏、肌表闭塞,营卫失调。治拟调和营卫,开发腠理。方取麻桂各半汤加味3剂后,除手心汗液略渗,出现胸闷烦热,若烈日之下或午后更甚。面色红赤,肌肤灼热发焚,头痛如劈,尤感痛苦不堪,恨不得钻进冷水之中。虑其为暑热挟湿。故改投麻黄杏仁甘草合羌活胜湿汤3剂。服药后初见前额鼻头汗出,烦闷及肌肤灼热、头痛等症均减轻。服之有效,效不更方,继服3剂,全身均汗出,触之肤润,诸恙尽除,脉已平和。停药观察,随访两周无任何不适。

下肢多汗症

桂枝汤
方剂组成: 
桂枝10g,白芍12g,炙甘草6g,大枣6枚,生姜10g,黄芪15g,党参12g。
主治疾病: 
下肢多汗症
出现症状: 
腰酸痛,体倦乏力,睡眠尚欠佳,饮食一般,舌质苔如常,脉缓弱。
具体体征: 
卫阳虚弱,腠理开疏。
方剂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
方剂功效: 
治宜调和营卫。
典型病例: 
郭某,男,36岁,1976年9月14日初诊。患者自诉:两腿膝部以下至脚经常汗出,已6年余。每逢夏季更为明显,膝部以下出汗特别多,甚至如珠如滴。曾服阿托品、谷维素等药,以固涩止汗类中药,效果不明显。刻诊腰酸痛,体倦乏力,睡眠尚欠佳,饮食一般,舌质苔如常,脉缓弱。治宜调和营卫。投桂枝汤加味。复诊:服药3剂后,两膝至脚出汗大减,睡眠尚可。药既中病效不更方,上方继服3剂。服此6剂药后,两膝部至脚出汗已止。

小儿漏汗

桂枝汤加味
方剂组成: 
桂枝、白芍4g,枣仁、生龙骨、牡蛎各5g,甘草2g,生姜1片,大枣2枚。
主治疾病: 
小儿漏汗
出现症状: 
大汗淋沥,体温降至35℃,面色苍白,精神萎靡不振,呼吸音低微平稳,观其指纹清单不沉。
方剂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
典型病例: 
李某,男,1岁半。3日前因发热,经他医诊为感冒,注射复方氨基比林、口服安乃近后,则大汗淋沥,体温降至35℃,面色苍白,精神萎靡不振,呼吸音低微平稳,观其指纹清单不沉。予桂枝汤加味,水煎频服。2剂竟愈。

阳虚自汗

加味四逆汤
方剂组成:   制附片5g先煎,干姜2g,炙甘草10g,潞党参20g。
主治疾病:   阳虚自汗
出现症状:   非睡眠安静状态下,全身或局部出汗过多,甚则大汗淋漓,面色[白光]白,畏寒喜暧,四肢酸冷。
具体体征:   舌淡白边有齿痕,脉沉细。
方剂用法:   制附子先煎10分钟,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用。
方剂疗效:   50例。治愈2例,占44%,好转28例,占66%,总有效率100%。
典型病例:   沈某,女,32岁。出冷汗,自汗如珠,头晕、疲乏欲睡,面色[白光]白而浮,舌淡边有齿痕,四肢厥冷,脉细微而沉,为阳虚欲脱之象,宜回阳救逆,因表止汗。服中药7剂而愈。
加减条件:   汗泄如淋加必桃干、浮小麦、炙黄芪;便溏加肉果、五味子;肢体疼痛加生白芍、宣木瓜、威灵仙。

无汗症

大青龙汤
方剂组成: 
麻黄12-15g,生石膏30g,葛根30g,桂枝9g,杏仁10g,合欢皮15g,甘草6g,生姜5片,大枣5枚。
主治疾病: 
无汗症
出现症状: 
无汗,伴闷热,烦躁,全身酸痛。
方剂用法: 
每日1剂,水煎300ml顿服。
方剂疗效: 
12例,全部治愈。
典型病例: 
男,24岁,患者因天热冷浴后开空调而睡,晨起后出现感冒症状,不久热闷而昏倒,抬至阴凉处后苏醒。服用解热止痛片无效。后用红糖生姜汤发汗亦不汗出,辨证为寒邪束表,阳气郁闭,治宜解表发汗,宣散郁阳5剂后症状全部消失。2年后随访未复发。
加减条件:  上半身无汗甚加羌活9g,桔梗6g;下半身无汗甚加川牛膝12g;烦躁重加知母12g;右侧无汗重加川楝子12g。

汗出偏沮

葛根煎
方剂组成: 
葛根30-60g。
主治疾病: 
汗出偏沮
出现症状: 
身体一侧汗出,用其他方药效微。
具体体征: 
半身出汗。
方剂用法: 
水煎服,1日1剂,5日为1疗程,用1-3疗程。
方剂疗效: 
11例,重用葛根煎,伍以相应方剂,5日1疗程,1-3疗程后汗止痊愈。
典型病例: 
许某,女,35岁。左半身汗出半年,恶风,手足屈伸无力,辩证给予桂枝汤效微,使用葛根煎,先后5剂,告愈。
加减条件: 
汗出、恶风、脉缓加桂枝汤。

汗出不快

桂枝汤
方剂组成: 
桂枝12g,白芍15g,生姜10g,大枣8g,甘草4g。
主治疾病: 
汗出不快
出现症状: 
形体壮实,自汗以下午、晚间明显,发烧37.8℃,汗后热不退,恶风,口不渴,小便量少,舌苔薄白,脉缓无力。
方剂用法: 
每日一剂,水煎服。
方剂功效: 
发汗解肌,调营卫。
典型病例: 
王某某,男,22岁,1987年9月6日诊。患者二个月,因劳动后汗出,即下河游泳,回家后汗出甚多。自此经常汗自出,曾先后就诊数次,均以卫阳不固论治。方用玉屏风攻加龙、牡等治疗,罔效。诊见形体壮实,自汗以下午、晚间明显,发烧37.8℃,汗后热不退,恶风,口不渴,小便量少,舌苔薄白,脉缓无力。治宜发汗解肌,调营卫。上方水煎晨起服下,并吃热粥一碗,以助药力,嘱其避风,连进5剂后,病竟痊愈。随访半年未发。

席汗病

脱影
归脾汤加味
方剂组成: 
炙黄芪15g,党参15g,白术10g,当归10g,茯神10g,远志5g,枣仁10g,龙眼肉10g,木香3g,大枣10枚,生龙骨15g,生牡蛎15g,烂草席烧灰1小撮。
主治疾病: 
脱影
出现症状: 
每夜入睡后汗出脱影,健忘体倦,多梦,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具体体征: 
脾虚血少,心失所养。
方剂用法: 
每日一剂,水煎服。
方剂功效: 
补气健脾,益气养血。
典型病例: 
刘某某,男,30岁。每夜入睡后汗出脱影,健忘体倦,多梦,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证属脾虚血少,心失所养。治宜补气健脾,益气养血。方用归脾汤加味。服上方5剂后,夜汗减少,床板脱影仅隐约可见。续服前方7剂,夜汗已止,脱影消失。

腋汗症

治腋汗症方
方剂组成: 
党参18g,炒白术12g,苡仁15g,砂仁9g,茯苓12g,白扁豆9g,山药15g,陈皮9g,补骨脂12g,吴茱萸3g,五味子12g,肉豆蔻9g。
主治疾病: 
腋汗症
出现症状: 
面色[白光]白,两腋汗出湿衣,汗凉身寒,伴腰痛、小腹隐痛、双下肢酸痛,时有五更肠鸣,舌淡胖,苔薄腻,脉沉细无力。
具体体征: 
脾肾阳虚,不能敛汗,汗液妄泄。
方剂用法: 
水煎早晚2次分服,每日1剂。
方剂功效: 
健脾温肾敛汗。
典型病例: 
杨某,女,36岁。1986年11月12日初诊。患者于1979年5月份行女扎术,术后刀口轻度感染,经治疗半月后刀口愈合良好。此后,其对结扎一事忧虑重重,曾在当地医院及某省级医院诊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服西药谷维素、多虑平之类及中药龙胆泻肝汤多剂,腋汗未减。面色[白光]白,两腋汗出湿衣,汗凉身寒,伴腰痛、小腹隐痛、双下肢酸痛,时有五更肠鸣,舌淡胖,苔薄腻,脉沉细无力。证属脾肾阳虚,不能敛汗,汗液妄泄。治当:健脾温肾敛汗。服本方6剂复诊,自诉药后两腋汗出减少,身冷、五更肠鸣等症状均减,原方加炒谷芽、炒麦芽各12g。继服6剂后,腋汗止,诸症退。守方再进6剂以巩固疗效。随访两年未见复发。

五更汗

四神丸加味
方剂组成: 
补骨脂15g,五味子、白扁豆、山药各10g,煨肉蔻、淡吴萸、麻黄根各5g,生姜3片,大枣5枚。
主治疾病: 
五更汗
出现症状: 
每日黎明之时汗出,以头面为甚,晨起即止。神疲乏力,心悸气短,头晕失眠,面色无华,食少纳呆,口淡无味,四肢不温,大便溏薄,夹杂不消化物,小便清长,舌淡红、苔薄白,脉沉迟。
具体体征: 
脾肾阳虚,腠理失密,阴阳不调。
方剂用法: 
每日一剂,水煎服。
方剂功效: 
温肾暧脾,调和阴阳,收敛止汗。
典型病例: 
王某某,女,47岁。1986年4月3日初诊。患者三年前曾患急性病毒性肝炎,病愈后遗五更汗,每日黎明之时汗出,以头面为甚,晨起即止。迭经西药阿托品及中药玉屏风散治疗,病情时有反复。近半月来,汗出加剧。神疲乏力,心悸气短,头晕失眠,面色无华,食少纳呆,口淡无味,四肢不温,大便溏薄,夹杂不消化物,小便清长,舌淡红、苔薄白,脉沉迟。证属脾肾阳虚,腠理失密,阴阳不调。治于温肾暧脾,调和阴阳,收敛止汗。方用四神丸加味。患者服上药三剂后,汗出减少,夜卧安寐,食纳渐进,续进五剂,诸证消失,随访一年,未见复发。

血府逐瘀汤加减
方剂组成: 
柴胡12g,赤芍12g,生地黄15g,桔梗6g,牛膝12g,桃仁8g,川芎15g,红花3g,当归6g,枳壳6g,炙甘草10g。
主治疾病: 
头汗
出现症状: 
头汗出,夜寐尤甚,伴头昏痛。
方剂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
典型病例: 
郭某,女,48岁。头汗痼疾2年余,夜寐尤甚,伴头昏痛,性情烦躁,曾诊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西药治疗无效。苔脉无异常人,予以上方,4剂,痼疾已除。

血府逐瘀汤加减
方剂组成: 
柴胡12g,赤芍12g,生地黄15g,桔梗6g,牛膝12g,桃仁8g,川芎15g,红花3g,当归6g,枳壳6g,炙甘草10g。
主治疾病: 
头汗
出现症状: 
头汗出,夜寐尤甚,伴头昏痛。
方剂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
典型病例: 
郭某,女,48岁。头汗痼疾2年余,夜寐尤甚,伴头昏痛,性情烦躁,曾诊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西药治疗无效。苔脉无异常人,予以上方,4剂,痼疾已除。

双掌汗出如洗

大承气汤
方剂组成: 
芒硝研细冲服8g,枳实6g,厚朴、大黄各9g。
主治疾病: 
双掌汗出如洗
出现症状: 
双掌汗出如洗已达半年,两天排硬变1次,尿黄浊,胃脘有痞塞不适之感。二脉洪数有力,舌苔黄腻。
具体体征: 
阳明胃腑中焦热盛,热灼阴亏,阴不内守。
方剂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
方剂功效: 
峻下热结,急下存阴。
典型病例: 
任某,女,29岁。1973年9月10日诊。双掌汗出如洗已达半年,经市某医院诊断,曾按”内分泌失调“治疗,服用中西药3个多月,但无效。曾服玉屏风散加牡蛎、麻黄根、山萸肉、鹿茸和西药谷维素。两天排硬变1次,尿黄浊,胃脘有痞塞不适之感。二脉洪数有力,舌苔黄腻。阳明胃腑中焦热盛,热灼阴亏,阴不内守。治法:峻下热结,急下存阴。两剂后,便排秽浊物3次,双掌汗除明显减少。复诊,原方加减续服4剂,双掌汗出已止。1年后随访,疗效巩固。

手足多汗症

调胃气汤加味
方剂组成: 
大黄酒洗12g,炙甘草6g,生石膏30g,陈皮15g,芒硝另包3g。
主治疾病: 
手足多汗症
出现症状: 
两手汗出津津,光亮如油,足部、袜、鞋垫俱潮湿,有秽臭味,腹微胀,舌质稍红,苔黄而乏津。
具体体征: 
阳明实热。
方剂用法: 
前四味入砂锅,加水三杯,浸泡透,武火煎至三分之一,去渣留汁,加入芒硝溶化后再煮至沸,温顿服。
方剂功效: 
泻热和胃。
典型病例: 
徐某某,女,27岁。1979年4月8日初诊。患者手足汗出如油3年有余。两手汗出津津,光亮如油,足部、袜、鞋垫俱潮湿,有秽臭味,腹微胀,舌质稍红,苔黄而乏津。辩证属阳明实热,治当泻热和胃。服本方,嘱其连服4剂再诊。4月12日复诊:服药4剂,手汗立除,足汗减大半,大便稀软,每日1-2次,腹满,口干消失,脉微沉,苔薄稍黄,阳明实热大减,故上方去石膏、易大黄7g,再如上法进3剂后,足汗悉除,追访半年,未见复作。

(0)

相关推荐

  • 治胁下疼痛不可忍

    不同制法及功用 折叠版本一 [来源]<医学心悟>卷二. [组成]葛根6克 升麻秦艽荆芥赤芍各3克苏叶白芷各2.4克 甘草1.5克 生姜2片 [用法]水煎服. [功用]发汗解肌. [主治]阳 ...

  • 263.中医一症一方汇编

    263.中医一症一方汇编 1心脑心管病/ --病窦综合症的治疗----病毒性脑炎----病毒性脑炎的中医临床病例首----病毒性心肌炎----病态窦房结综合症----充血性心力衰竭----低血压病-- ...

  • 一症一方,治好一个算一个

    救人无数的治愈方三代祖传-秘方公开祖传治癌秘方,有效率100% 高血压的发生多因阴阳失调所致,肾阴虚是高血压发生的根本因素,而肝阳上亢.心火炽盛等是发生高血压的重要因素. 症状不同,用方也不同,并不是 ...

  • 中医临床一症一方(3)

    夜间潮热症 桂枝汤 方剂组成:   桂枝.白芍各9g,生姜.甘草各6g,生龙骨.生牡蛎各20g,苍术10g,大枣3枚. 主治疾病:   夜间潮热症 出现症状:   10余年来,每至夜间10时开始感周身 ...

  • 中医辨证论治,一症一方,内调加外用,消除...

    消除1.7厘米甲状腺结节,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这位杨女士,于2020年3月6日来我门诊初诊.自述半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颈部不适,异物感,吞咽无碍,触摸颈部有结节,遂至某三甲医院进行B超检查. 超声示: ...

  • 中医临床一症一方(2)

    背部寒冷方 方剂组成:   黄芪15g,党参.白术.葛根各10g,陈皮.柴胡.干姜各6g,升麻.炙甘草各3g. 主治疾病:   背部寒冷 出现症状:   胃脘部不适,纳呆便溏,四肢欠温,背部寒冷伴拘紧 ...

  • 中医临床一症一方

    黄连温胆汤加味方剂组成:  黄连9g,半夏9g,陈皮9g,云苓15g,甘草6g,竹茹12g,枳实6g,黄芪30g,玄参12g,葛根30g,花粉15g,丹参30g,枸杞子15g,生地30g. 主治疾病: ...

  • 高血压辩证用药,一症一方,治一个好一个

    高血压的发生多因阴阳失调所致,肾阴虚是高血压发生的根本因素,而肝阳上亢.心火炽盛等是发生高血压的重要因素. 症状不同,用方也不同,并不是一个方治所有高血压,下面分享几个常见高血压病症的辩证用药. 1 ...

  • 中医临床一症一方(1)

    阴黄 人参四逆加味方剂组成:  茵陈18g,党参10g,附片10g,干姜10g,甘草10g,赤芍10g,柴胡10g,白术10g,蒲公英25g,茯苓20g,大黄5g. 主治疾病:   阴黄 出现症状:  ...

  • 一症一方,10种常见病的对症药方,被业内...

    一症一方,10种常见病的对症药方,被业内人称为"性价比之王". 1.消化不良--"性价比之王"-- 四 神丸[药理]:温肾散寒,涩肠止泻,用于肾阳不足所致的泄泻 ...

  • 高血压辩证用药,一症一方

    弘扬国学,传承命脉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岐黄国医在国学中具有举足轻重.至关重要的地位,乃国学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在悠悠历史长河中凝聚了华夏儿女的智慧,在上下五千年的进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为各个时 ...

  • 【高血压:辩证四型,一症一方】

    肝阳上亢 头晕目眩,胸部憨闷,少寐多梦,口苦纳呆,大便稍干,小便偏黄,舌质红,薄黄,脉弦数.或高血压患者多年有头痛呈胀痛或跳痛感,常伴耳鸣,颜面潮红,心烦易怒,失眠多梦,头晕眼花,舌质红或淡红,苔薄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