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入芙蓉浦,蔡泓杰铁笔银钩,刻出凌波仙子之清涟!
夏日,午后的阳光火辣辣的,白亮亮的晃眼睛。荷塘寂静无人,空气也特别沉闷。
一池青碧,满池莲花,莲与叶,不为恶境所动,依然是满满的清香。水,浅浅的,清亮如镜。红色、金色的鲤鱼停在水中,乘凉一般,一动不动。
夏日除了待在家里吹空调、吃西瓜,不妨也出门去看看塘中傲然挺立的荷花。
蔡老师这次给我们带来了“别样”的荷花,一朵朵在印石里展现生命力的荷花,不禁在这个俗称“秋老虎”的闷热躁动的夏日的尾巴里,让我们重新回味一下荷池中阵阵清凉。
所谓“初学治印,以汉人为宗,心摹手追,必求神似,才能使印章成为上品”。这一方《映日荷花别样红》便是蔡老师对“印宗秦汉”的最好诠释,整方印章,苍劲古朴,笔画自然得天趣,字形端正大方,布局丰满,有庄严素雅的气韵,通过压缩“映日”二字来为“花”留下空间,从而与“红”形成呼应,线条丰富且具有笔意,边款的篆文用刀生猛老辣,任由石花自然崩残,颇具刀感,金石味十足!
小程序,
微拍堂 , 交易担保 , 蔡泓杰老师专场 小程序
喜欢就点击小程序进入金石微拍堂
这方《梦入芙蓉浦》也是蔡老师荷花主题的近作之一,此印具有明显的流派风格,可以说是蔡老师拿手的风格之一,整方印用刀巧妙,构思极精,疏中有密,有春风拂柳的淡雅之美,笔画遒劲有力,笔势婉转流动,方中带圆,长线处偶有断笔,使得变化丰富而不单调,此印乃自然妙逸,不可多得的收藏极品。
而蔡泓杰老师将此情寄于这芙蓉石、封门青、田黄与菜花黄之中,又何不是对莲的一种喜爱之情。世人皆爱“梅兰竹菊”四君子,谁又还想起这“亭亭净植,不蔓不枝”的莲花呢。
这方朱文爱此红蕖鲜,虽是五字,但经蔡老师将“此红”二字融为一体,浑然天成,自然大方。整方印空间和谐,线条虚实结合,特别是“爱”字,夺人眼球,凸显出蔡老师对明清流派印独道的见解和对刀法的娴熟,得流派印精髓。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是荷花的真实写照。
然而,这么美好的花,本该娇贵,却独自生长在这池塘里,不需要人们专门施肥、浇灌,没有一个花房或花坛更适合它生长。
它的头上只有广阔的天空和淡淡的白云,它只是宁静而顽强地生长着。它并不想取悦人类,但却给人们带来愉悦、欢欣和享受。
正所谓,春之兰花,夏之荷花,历代文人墨客都不缺乏对荷花的赞美,屈原希望与荷花为邻,李太白笔下的莲荷有清雅幽绝。我不敢说蔡老师精神境界已经到达古人这般境界,但在这尘世浮华的世界,蔡老师仍然遵循自己本心,守护心中的君子,寄情于方寸之中,正如黄山谷所言:“人品甚高,胸怀洒脱,如光风霁月。”亦如雨后明月,似人间清流。
蔡老师此方篆刻作品别有一番趣味,选用温润,凝腻的寿山黄芙蓉,特别具有亲和力,印石上方貔貅憨态可掬,栩栩如生。印面释文“中通外直”,这是一种精神境界,唐释道世《三宝敬佛》云:“故十方诸佛,同出于淤泥之浊;三身正觉,俱坐于莲台之上。”芸芸众生,不从众而只求纯净的心态,在碌碌尘世中是难能可贵的。
两面楷书款细朱文篆刻“凌波仙子静中芳”
”凌波仙子静中芳,也带酣红学醉妆”。堂前的小池之中,一丛丛荷莲如凌波而行的女神,在静静地散发它们的芳香。在阵阵的微风中,它们翩翩起舞,蔡老师此件作品十分亮眼,在前人吴熙载的基础上加工创新,这方印既有长驱直入的冲刀,也有浑厚苍劲的切刀,冲切互补,蔡老师真乃驱刀如笔,正是笔情、墨意、刀趣、石味的结合,蔡老师才创作出一批批篆刻佳作!
第一眼便被“莲”字吸引,左半部分压缩“叶荷田”,三字,形成一疏一密的对比,“田”选用两点其中一点与边融为一体,自然古朴,整方印曲直并用,方中寓圆,红白呼应,留边残破也给人一种空间上的舒适感,小空间中富有变化,便使全印通活,呈现自然严谨浑厚流畅之风貌。
蔡老师对各个时期印章风格的理解和把握是毋庸置疑的,这是一方典型的汉代朱文印,风格静雅秀逸,线条流畅古朴,在整方印空间协调的一基础上,选择在线条上做变化,特别是在最后二字的长笔画中制造残破,呈现出“笔断意连”之态,使内部更见丰富与旷达,在笔画上实现虚实结合,气象开张,天人合一,真乃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