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敬业与乐业》教案
学 科 |
语 文 |
授 课 时 间 |
|
设计者 |
||||||||||
授 课 班 级 |
九年级 |
教授者 |
||||||||||||
课 题 |
《敬业与乐业》(第一课时) |
课时安排 |
两课时 |
课型 |
综合性 学习 |
|||||||||
三 维 目 标 |
知识目标 |
1.学习这篇讲演词论证条理清晰,论据生动有力。2.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 3、摘录并积累大量经典语句、格言。 |
||||||||||||
能力目标 |
1、引导学生品味与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2、初步学习“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2、仔细体会演讲和口语特色的巧妙结合。 |
|||||||||||||
情感目标 |
指导学生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并联系自己的实际,用敬业与乐业的态度对待生活。 |
|||||||||||||
教学重点 |
1、理解这篇讲演词的结构安排,体会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特点。2、理解这篇演讲词的结构安排。2、体会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特点。 |
|||||||||||||
教学难点 |
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真切领悟与质疑问难。 |
|||||||||||||
教学方法 |
诵读法 讲解法 合作探究法 |
|||||||||||||
教学资源 |
查找有关“雨”的诗歌、音乐、图画等,比较各种艺术形式下“雨”的不同展现。 |
|||||||||||||
教学步骤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调整与思考 |
|||||||||||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
导入
检查预习
整体感知 |
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 1.精心导入:同学们,请反思一下自己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在你的学习过程中,是否能做到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呢?你怎样才能把学习当一件乐事呢?为此,梁启超先生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生活原则。《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文章《敬业与乐业》。 2.简介作者 先由学生交流各自准备的有关梁启超的资料,然后教师做适当补充。 梁启超(1873-1929),近代思想家,著名学者。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与其师康有为一起领导了“戊戌变法”。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他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 二、检查预习 给加点的字注音: 旁骛 亵渎 强聒不舍 佝偻 承蜩 三、整体感知 [过渡]《敬业与乐业》是一篇说理深刻结构层次清晰的文章,听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和结构, 明确结构: 课文共九段,总体结构是"总一分一总"式:开头总起全篇;然后分别论述敬业和乐业,两个分论点平行并列;最后总结全篇。条理清晰,纲举目张。全文 |
学生联想思考 先由学生交流各自准备的有关梁启超的资料 学生批注积累 学生带着问题听朗读,然后讨论,全班交流,学生互相评论补充, |
|||||||||||
教学步骤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调整与思考 |
|||||||||||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
学习课文 研读揣摩
|
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5段):揭示全篇论述中心。有业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第6~8段):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 第三部分(第9段):总结全篇,勉励人敬业乐业。 四、学习课文内容 (一)学习第一部分。 思考1:讲演词开头交代题目的来源其用意是什么?哪句话揭示了全篇论述的中心? 明确:文章开头先交代题目的来源,用意在于说明题目虽然来源于古籍《礼记》和《老子》里的两句话,但跟原文语句的本意不同,是"断章取义"造出来的。这样交代既可避免听者把题目和《礼记》、《老子》里面语句的原意混同了,又可显示出论述的科学性,讲演的趣味性;同时,提出题目来由,也便于揭示全篇的论述要点,使听者对讲演的纲目有一个大致的认识。 思考2.作者在论证“有业之必要”时,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找出来,试做具体的分析说明。 一是举例论证。举了孔子和百丈禅师的例子,说明有业的必要性。一是道理论证。引用儒门和佛门的话,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 (二)学习第二部分。 1.朗读第6、7段。课文第6、7段是论述"敬业"的重要,可作为第二部分的第一层。 思考:作者是如何层层深入的论证“敬业的重要性”的?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先解释什么是敬。引用朱熹的“主一无适便是敬”,解释“敬业”的含义就是专心至志、心无旁骛;接着,用设问句提出“业有什么可敬的,为什么要敬业”;最后用设问句“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过渡并引导,再次回到“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是敬”。 在这部分中,作者主要运用了道理论证和事例论证的方法。引用朱子的话解释什么是敬,是道理论证;举拉黄包车和当大总统的例子;举佝偻丈人承蜩的例子,论证忠实才能做到敬业:引用曾文正的话,孔子的话和庄子的话,都是为了强调一个道理:“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2.朗读第8段。这两段论述"乐业"的重要,作为第二部分的第二层。 思考:作者举了怎样的例子来论述"乐业"的重要,又是如何论述"乐业"的道理的? 明确:作者在第8段中剖析了生活中常会遇到的感叹"做工苦"这个实例,说明要"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很自然地点到了"乐业"的"乐"。更深入一步,论述"乐业"的道理,分四点说明"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这是作者的经验之谈,令人信服。紧接着又引用孔子的两句名言进一步证明"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即乐业),"生活才有价值","这种生活"才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 (三)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学生朗读第9段 教师讲解:作者根据自己的亲身经验,指出"责任心"和"趣味"跟"敬业"与"乐业"的关系最为密切:"责任心"就是"敬业"广趣味"就是"乐业"。他认为做事必须具备责任心和善于"从职业中领略出趣味。"一个人对待自己的职业,能够有责任心、有趣味发扬敬业与乐业的精神,专心致志做圆满,就是"人类合理的生活"。结束句"我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用短句,用感叹的语气,充满了对听讲的青年学生的殷切期望,感情强烈而真挚。 五、小结 这篇讲演针对听讲者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论题,深入地论述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殷切地希望大家发扬敬业、乐业的精神,去过人类合理的生活。
|
学生批注 学生自读课文1-5段,思考左边问题前后桌四人小组讨论研讨。然后全班交流,学生相互补充 学生朗读课文6、7段,思考左边问题前后桌四人小组讨论研讨。然后全班交流,学生相互补充 学生批注内化理解 学生朗读第8段 学生讨论、交流。 学生批注内化理解 学生朗读第9段 学生批注内化理解 |
|||||||||||
作 业 |
1. 摘录并积累文中的经典语句、格言。2. 完成课后练习。 |
|||||||||||||
板 书 设 计 |
敬业与乐业 梁启超 提出论点 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有业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什么是敬业 为什么要敬业 如何做到敬业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乐业 列举反面现象,进行批驳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为什么要乐业 总结全文 敬业和乐业也就是责任心和乐趣。 |
|||||||||||||
教 学 感 悟 |
组长查阅 |
|||||||||||||
学 科 |
语 文 |
授 课 时 间 |
|
设计者 |
周红 |
|||||||||
授 课 班 级 |
九年级 |
教授者 |
周红 |
|||||||||||
课 题 |
《敬业与乐业》(第二课时) |
课时安排 |
两课时 |
课型 |
综合性 学习 |
|||||||||
三 维 目 标 |
知识目标 |
1.学习这篇讲演词论证条理清晰,论据生动有力。2.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 3、摘录并积累大量经典语句、格言。 |
||||||||||||
能力目标 |
1、引导学生品味与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2、初步学习“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2、仔细体会演讲和口语特色的巧妙结合。 |
|||||||||||||
情感目标 |
指导学生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并联系自己的实际,用敬业与乐业的态度对待生活。 |
|||||||||||||
教学重点 |
1、理解这篇讲演词的结构安排,体会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特点。2、理解这篇演讲词的结构安排。2、体会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特点。 |
|||||||||||||
教学难点 |
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真切领悟与质疑问难。 |
|||||||||||||
教学方法 |
诵读法 讲解法 合作探究法 |
|||||||||||||
教学资源 |
查找有关“雨”的诗歌、音乐、图画等,比较各种艺术形式下“雨”的不同展现。 |
|||||||||||||
教学步骤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调整与思考 |
|||||||||||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
复习
质疑问难
拓展体验
课文总结 |
一、复习巩固 1.听写词语,进一步巩固掌握基础知识。读积累的经典语句、格言。 2.回顾本文论点及文章结构 二、质疑问难 1.学生发问。学生自由提出问题,鼓励其他同学按自己的理解解答,教师可做适当引导。 2.教师发问。在论证乐业的重要性时,作者为什么从反面的现象谈起,可不可去掉? 鼓励学生讨论,踊跃做答,教师做适当点拨。 三、拓展体验(结合课后练习) 课文中说:“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又说:“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然而,有人却引用拿破仑的话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讨论一下,对这个问题究竟应该怎么看。 教师作适当发问、引导、点评。 四、课文总结 (一)写作特点。 1、论证条理清晰,论据生动有力。这篇讲演词开头提出了论题,中间主体部分分两层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末尾总结全篇。条理很清晰。证明论点的过程,举了多种论据:有生活中的实例,有古代、外国著作中的事例,有作者亲身经历中卓有成效的经验,还有古人的流传至今的名言警句等。这些论据的精选运用,使讲演词具体、生动,富有说服力。 2、语言特点 (1)语言准确周密,概括有力。全篇讲演用简明的短句,很少用长句; 同时文中多次用了设问句和 |
学生发问 学生思考讨论,踊跃做答 采用学生辩论的形式进行 学生即席发言交流,其他学生做适当的评析。 可以先让学生各抒己见,并举出文中相应的例子。教师做适当补充 |
|||||||||||
教学步骤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调整与思考 |
|||||||||||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
课文总结
|
反问句,引用不少古代名言警句,又自己提炼了许多精辟的警句,都使语言显得概括有力。本文是一篇演讲词,语言通俗,充分体现了口语和演讲的特色。试从文中举出例子,并做说明。 (2)引用古籍名言时,用通俗的口语进行解释。例如对孔子的两句话:“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做了生动而饶有趣味的讲解:“孔子……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难!难!’” (3)语言通俗,如话家常。例如提到百丈禅师的故事时,说“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的不肯吃饭”。 (4)结合演讲时的情境,注意和听众现场交流。例如,“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演讲最后,“盼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更是对听众直接的心灵诉求。
|
可以先让学生各抒己见,并举出文中相应的例子。教师做适当补充 学生批注内化理解 |
|||||||||||
作 业 |
领悟作者的精神旨意,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体验,谈谈自己在学习中感受到的乐趣。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作文。 |
|||||||||||||
板 书 设 计 |
写作特点: 1、论证条理清晰,论据生动有力。 2、语言特点 (1)语言准确周密,概括有力。 (2)引用古籍名言时,用通俗的口语进行解释。 (3)语言通俗,如话家常。 (4)结合演讲时的情境,注意和听众现场交流。 |
|||||||||||||
教 学 感 悟 |
组长查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