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林说瓷︱真正的古瓷不旧反新、不脏反净 不知道这一点,不算真玩家

常听一些人说,“这件藏品怎么这么新呀?是老的吗?”还有人说:“这件古瓷怎么一点包浆都没有呢?怎么可能呀?”

没错,老的东西,正常人都会认为比较旧,甚至认为是脏脏破破的样子。但对古瓷,如果开口就问这话,基本都是没有入门、不知古瓷道道的人!

“包浆”是什么?包浆是指古物表面由于长时间氧化形成的氧化层以及在悠悠岁月中因为灰尘、汗水,把玩者的手渍,经久的摩挲,甚至空气中射线的穿越,层层积淀,逐渐形成的表面皮壳。熟悉它的人,一眼就能识别出它的旧气和年代。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新买来的竹席,不论打磨得多少光滑,都不算有包浆,但老祖母睡了五十年的竹席,包浆红亮不待言说。新锄头的把柄没有包浆,老农民的锄头柄,无不包浆厚实。

所以,有包浆的,通常指常年暴露在空气中、经常被人把玩抚摸的古物,老家具居多。

没错,很多古瓷也会有明显的包浆,这些有明显包浆的古瓷,都是未入过土的传世古瓷,以及出土后暴露在空气中30年以上的古瓷。这些古瓷,因为常年受空气氧化、被人擦拭抚摸,釉面会形成一层胶状一般的皮壳,有的还会有很多不规划的网状划痕,胎也显得比较润湿。

但有包浆的古瓷,虽然其中也不乏精珍之器,但大多品相不好,有的还有程度不同的磕碰。

而真正上等级的古瓷,往往是没有明显包浆,而是干干净净亮铮铮的,原因有三:

一是明以前的古瓷,现在民间见到的,基本都是出土古瓷,传世的极少极少。

出土古瓷大多有两个特征,一是级别高,明以前的精品古瓷,包括清宫旧藏的宋元明古瓷,基本都是地下出土的,只是出土的时间早晚而已。二是出土时间不长或出土后没有充分暴露在空气中的古瓷,如很多古瓷出土后锦盒或装箱保存,这类古瓷,因为没有空气的长期氧化作用,更没有人为的抚摸擦拭,表面都不会有传世古瓷那种特有的包浆。

二是很多珍品级别的古瓷,都是被藏家收而藏之的,只是偶尔拿出来赏玩,还有大量的古瓷,特别是清三代的,都是上百年地下窖藏,后因旧房改造等多种原因发现,这些古瓷,虽然没有入土,但都是盒装箱装,层层包裹,与空气没有充分接触,更没有人常去抚摸擦拭。

第三,基本所有的收藏家,收藏了很多古瓷,但真正能拿出来陈设的非常少,比如故宫,故宫共有瓷器36万件,而陈列出来的少之又少,99%的都只能年复一年地躺在地下库房里。故宫尚且如此,一般的藏家只有一两百平米的家居,能陈列的古瓷,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大量的古瓷,都是类似于库藏着。

那么,有明显包浆的古瓷,是不是就很旧很脏呢?

其实,有明显包浆的古瓷,看起来也是干干净净、新崭崭的,并不象木器如家具、笔筒那样显得特别旧。

古瓷为什么都很干净?

先说传世古瓷,传世古瓷在其暴露空气中的过程中,虽然会有空气中的灰尘落积,虽然会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被擦拭,但这些都不会对古瓷有致污作用,任何时候,拿出来一经擦拭清洗,都是干干净净、亮铮铮的,只有底部胎与桌面接触的地方,有一些积垢,清洗相对难一些,即使清洗干净了,也会有一些垢痕。再有就是老的擦痕也会有一些积垢,但这些积垢,用现在的纳米海绵,都能被清洗掉。

所以,传世古瓷其实并不脏!

再说出土古瓷,出土古瓷的情况相对复杂一些,由于古瓷入土环境不同以及入土时间有长有短,加之有的古瓷易受沁,如汝瓷、官窑、哥窑、钧窑,而有的古瓷不易受沁,如定窑、元明清古瓷,这样一来,出土古瓷,就会出现有的受沁重、有的受沁轻,有的甚至根本找不到受沁的痕迹。但不管是哪种情况,出土古瓷一经清洗后,都会显得特别干净,原因在哪里?

原因在土壤,因为土壤对物体本身就有清污作用。比如一只满是油污的碗,如果不用洗涤剂是很难洗干净的,而如果你抓把土抹一抹,就很容易洗干净了。所以,土壤对古瓷器,不是起致污作用,反而起清洁作用。

那么什么样的古瓷才会显得很脏呢?

回答是:什么样的古瓷,简单清洗后都不会显得很脏!而真正脏的,基本都不是古瓷,而是仿品!

因为仿品古瓷,都要经过两个环节,一是人为去光,也就是去新瓷所特有的火气,二是人为致污。

记住,以上两个环节,都有人为二字!

古瓷虽然看起来新崭崭、亮铮铮的,但其光泽是宝光而非贼光,虽然古瓷看起来都很新,但如果真的放一件新烧出来的瓷器,一对比,就会发现两种新完全不是同一概念,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而人为去光和人为致污的三寨古瓷,釉面呈失光或亚光状态(出水古瓷大多也是亚光),手抚釉面,有明显的阻手感(出水古瓷大多也如此),而出土古瓷和传世古瓷,釉面有向内聚的光泽,手抚非常润泽,没有明显的阻手感!

为什么玩古瓷的新手常常会打眼吃药?原因就是,新手常常会认为老瓷都是脏脏旧旧的,殊不知,脏脏旧旧的,基本都是赝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