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下梅古镇
游武夷山下梅古镇
武夷山是我们这次浙闽游的最后一站,也是这次游览的景点中我唯一重游的景点。记得上一次游武夷山在2001年5月份,是从南京乘火车过去的。武夷山的丹山碧水和深厚的人文历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次同行的朱兄未到过武夷山,于是决定重游武夷山,再访东南第一名山之尊容。
从冠豸山到武夷山有390多公里。我们在冠豸山吃过中饭,在宾馆稍作休息,就上路向武夷山前进。到武夷山已是下午5点,就近在大王峰下的“如家”快捷酒店登记了住宿。
小楼一夜听秋雨。第二天天刚亮,掀开窗帘一看,雨停地湿,大王峰上云雾缭绕,心想今天武夷山是游不成了。用过早餐走出宾馆,只见当地的“野鸡导游”已在门口转悠。看到我们犹豫不决,就主动前来搭讪。说山上游不成,可以带我们到武夷山附近的古民居看看。一想这倒也有道理。于是,让她上了我们的车,跟着她到“下梅古村”参观。
下梅村离武夷山度假区8公里。明末清初,下梅村是武夷岩茶的集散地。据《崇安县志》记载,武夷岩茶集崇安下梅,每日行筏300余艘,转运不绝。清雍正年间,晋商至闽经营武夷岩茶,与其交易者多为下梅邹氏。据说,电视剧《大宅门》中晋
商乔致庸向俄罗斯出口的茶叶,大都来自福建下梅一带。
进了下梅村,只见一条清澈的小溪贯穿村中。两边是临水而建的带有廊道的民居,很有一点江南周庄的韵味。这条小溪就是当年竹筏装运茶叶的主要通道。现在看来这条小溪宽不过五、六米,深不过一米左右,大船是绝对进不了的。据说,当
年茶叶运出去,一是水路,二是陆路。水路是从下梅村的小溪用竹筏起运,经过崇阳溪,到达建瓯城换成大船进入水面较宽的建溪,然后经建溪、闽江到达福州出口。陆路是用骡马向北驮到江西的信阳(现上饶市)装船,经过信江、赣江进入长江,再从湖北丹江口北上经过河南到达山西,然后向北经蒙古到达俄罗斯。这就是当年中国著名的茶叶之路。据导游介绍,现在,下梅村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有30多幢。最有代表性的是邹氏大夫第、邹氏宗祠、程氏隐士居、西水别业、邹氏花
楼、方氏参军第、达理巷、陈氏儒学正堂等建筑群。这些建筑布局考究,东阁西厢,楼台亭榭,雕梁画栋,非常气派。这些大宅院,外部以高大的风火墙护宅;门
楼上都有精美的砖雕、石雕装饰;门窗、梁柱上都有精美的木雕。图案多以风雅、吉祥的动植物和民间人物故事为主题。如“五福临门”、“一鹭连科”、“喜上眉
梢”、“鲤鱼跳龙门”、“八仙过海”、“二十四孝”等,雕刻工艺高超,内容感化教人。充分体现了古居的主人忠孝处世,耕读传家,邻里和睦,家庭兴旺的儒家思想。看了使人浮想联翩,赞叹不已。
参观了一幢又一幢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惊叹之余,更让我们切身感受到了当年地处深山中的下梅古村在康乾盛世时的繁荣和昌盛,并以此推演出中国古代茶叶贸易的地位和影响。可见,大凡能成为大宗的出口商品,就一定能形成一个产业,振兴一方经济。浙江湖州的蚕丝,不也是孕育了一个富可敌国的南浔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