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两枚古钱背后,隐藏着一支铁血孤军的大唐传奇
如果懒得看文字可以听语音版哟~↓↓
(在 [喜马拉雅FM] APP 中搜索“大锤说史”关注收听过往节目)
咱们一起畅聊古今历史八卦,分享有趣的故事,大锤在这里等着您~
最近,一个广告片,是的,16分钟的银联产品广告片《大唐漠北的最后一次转账》,在网络爆红,作为广告片在豆瓣评分高达8.3。这部广告片讲述了一个传说中的故事,这就是在唐朝安史之乱之后,一支驻守唐朝西域地区的孤军,与中原联系断绝,绝境之下,坚守数十年,满城尽是白发兵仍在坚持的悲怆[chuàng]传奇。
大锤注意到,本片中反复出现了一种非常罕见的铜钱——唐朝建中钱,上面刻有“大唐建中”字样。在本片中,此钱堪称文眼,具体故事情节,涉及剧透,也不是我们大锤说史这个讲史栏目关注的重点。本期大锤要说的,实际是关于这枚铜钱引发的持续千年的历史悬案。
这里大锤得先说一下,影片中出现的“大唐建中”字样的铜钱,这个是错误的,算得上是本片的一个小瑕疵。真正的大唐建中钱,上面刻的是“建中通宝”四个字。
这个铜钱,从大约北宋时代开始,就成为钱币爱好者竞相收集的藏品。原因非常简单,这种铜钱特别稀少。而且它往往跟另外一种也非常稀少的唐代铜钱“大历元宝”往往是一起出现。在一千多年前的北宋年间,钱币收藏爱好者们就通过这两种稀有的钱币“大历元宝”和“建中通宝”,发现了一个让他们百思不得其解的悬案:这两种钱是怎么来的?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疑问,就是因为,在正史资料中,唐王朝大规模铸造的铜钱货币只有两种,一种是唐高祖开端的“开元通宝”,另一种是唐肃宗开启的“乾元重[zhòng]宝”。另外唐高宗统治时期曾经发行过一种铜钱叫做“乾封泉宝“,在很短时间内就停止了。
以上就是大唐时期通行的几种货币。而文献资料中从来就没有提到过“大历元宝”和“建中通宝”这两种铜钱。这两种钱到底谁铸造的?由于没有文献资料,宋朝人也只是笼统根据这两种铜钱上面刻着的“大历“年号,判断这是唐代宗统治时期,另外那个”建中“则是唐德宗统治时期,因此就笼统说这两种铜钱分别是唐代宗和唐德宗时期下令铸造的。具体为什么,没有人知道。
这个悬案从此,一传就是一千年。历代收藏者只是知道,在唐朝留存的货币中,”大历元宝“非常稀少,而”建中通宝“比它还要稀少,十枚”大历元宝“也未必对应得上一枚”建中通宝“。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20世纪9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新疆地区突然发现了一批数量多达数千枚的”大历元宝“和”建中通宝“,这是这两种稀有古钱的最大一次发现。考古人员注意到,发现这批古钱的地方,在唐代归属于龟兹[qiū‘cí]镇管辖,而龟兹跟另外三镇统称为安西四镇,他们上面的管辖单位,就是赫赫有名的唐朝安西都护府。
在唐朝爆发安史之乱之后,盛极一时的开元盛世终结,由于叛军来势汹汹,当时唐朝被迫将驻防西域的精锐军队——安西军、北庭军紧急调回内陆平乱。前后调走了大约一半以上的精锐,结果造成了西域防御空虚。而长期与大唐争夺西域的吐蕃军趁机对大唐的西域一线展开了全面攻击。
到了公元760年左右,连接大唐中原地区与西域的重要节点——陇右和河西诸军镇纷纷被吐蕃攻占。西域唐军仍旧坚守安西、北庭等地,但是他们已经与中原腹地彻底隔绝了。
在漫长的孤军坚守岁月中,这支唐军与中原的联系有大约四五次。其中有两次被历史详细记录了下来。
第一次,就是在唐代宗大历年间,唐朝中枢曾经派遣使节,历尽波折抵达已经陷入吐蕃重围的安西、北庭。这时,这支孤军已经在内外断绝的情况下坚守了十年。不过这批使者除了能够给当地驻军将领传递消息、宣布唐朝已经改年号为“大历“之外,并没有什么实际援助。
第二次,就是在唐德宗建中年间,来自北庭、安西的使者从回鹘绕道,历时八个月才从西域赶回唐朝首都长安城。当时唐朝中枢已经与西域隔绝消息十一年,所有人包括皇帝在内都以为,坚守西域的北庭、安西唐军早就在十一年前全军覆灭了。而如今,这支铁血孤军竟然派出使者,排除万难,赶来长安,报告唐朝:“我们还没死,我们还在坚守!”
到这时候,这支孤军已经坚守了21年。唐德宗非常高兴,立即通报把这支孤军的北庭守将李元忠、安西守将郭昕以及下属将士全部升官表彰。但是,援军是不可能派出的。因此自安史之乱之后,唐朝陷于藩镇内忧以及回鹘、吐蕃外患之中,一直到灭亡为止,唐军再难将实力突入西域,也就是说,虽然此时的西域唐军虽然坚守孤城,屡次击破吐蕃军进攻,但是他们注定永远也不会等来援军了。
后世的学者注意到了,安西、北庭的唐军与中原唐王朝的这两次联络的时间点,正是“大历元宝“”建中通宝“的出现时间。而且这两种稀有钱币的集中出现地区,正是这支西域孤军的驻军地区。
通过考古发现已经证明,在西域唐军坚守孤城的这数十年里,由于双方消息断绝,因此经常出现唐朝这边已经改换新年号,而西域孤军仍旧沿用旧年号数年之久的情况。
而这两种古钱恰恰出现在西域孤军与唐朝中枢建立联络的关键时刻,因此很可能,这两种产量稀少的钱币,是当时这支西域唐军在得知唐朝新年号“大历”“建中”之后,为了维持驻地的经济和军事需要,而在西域当地铸造的。
如果推论成立,那么“大历元宝”比“建中通宝”数量要多,重量要大的情况,也就能够获得一个符合逻辑的解释,那就是在大历年间,西域唐军坚守的第一个十年,当地局势还比较稳定,而到了建中年间,西域唐军已经坚守了二十年,吐蕃军的攻势更加猛烈,北庭很快就失守了,只剩下安西四镇继续奋战,在危机局势之下,当地铸钱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必然缩水了。
当然,这些都还只是推论,还缺乏确凿的证据证明。关于大历钱和建中钱的来历,还有多种其他推测。
根据后世学者结合我国新疆考古以及古代文献的推测,这一支坚守西域的大唐孤军,在几乎没有任何中原救援的情况下,面对吐蕃大军,从公元760年左右,一直坚持到公元808年安西四镇的最后一个据点龟兹镇被吐蕃攻破,也就是坚守了将近半个世纪之久。
在接近半个世纪的以寡敌众、身陷重围中,戍边的这一支大唐边军的将士,他们到底经历了什么?他们又做了什么?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是无法知道。
但是,我们知道他们一直坚持,直到全军覆灭,这是我们历史的一部分。即便在他们全军覆灭1200年之后,当我们看到一部讲述他们故事的广告片的时候,仍旧会血脉贲[bēn]张。这,就是大唐赋予我们的记忆。
非正常历史研究人员,专注历史销售几千年~
我们以史为镜,可以照亮你的美
大锤说史
想看有趣的历史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