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细节解密》之 施耐庵不懂“水浒之毒”
音频正在赶来的路上,请各位客官随后在【喜马拉雅FM】和【微信读书】APP中搜索 “大锤说史” 关注收听本期音频节目。
友情提示
我们 “BT历史零售” 公众号正式更名 “大锤说史”
《水浒细节解密》系列正在继续,感谢各位读者老爷的支持!本期第十八回!
今天,大锤跟各位读者老爷们聊聊,《水浒传》里出现次数不多,但颇具关键性的存在——毒药。
毒药,神秘,诡异,令人畏惧,使人胆寒。
在中国,无论是古籍正史,还是野记杂闻,行文到处,“毒”字一出,下面往往跟着的就是血雨腥风。而在小说特别是武侠小说中,“毒”更是成为推动故事的圣药利器,设计桥段的优选工具,比如金庸《神雕侠侣》里的情花毒,古龙《名剑风流》中的牵机药,等等。
杨过身中"情花毒"
较之后世的武侠小说,《水浒传》里出现的毒的种类不多,却个个经典,包括砒霜、水银、鸩酒几种知名的毒药。
提及古代毒药的知名度,砒霜若称第二,估计无毒敢称第一。砒霜主要成分为三氧化二砷,白色无味,人口服0.005克—0.05克的纯净砒霜就会引发中毒,口服0.07克—0.18克就能致死。除了毒性剧烈,砒霜之所以稳坐毒药首把交椅,还因其价廉易得、使用广泛。在《水浒传》中,潘金莲便选择了用砒霜毒杀亲夫。
然而,囿于时代局限,或者可能是没有下过毒,也没什么下毒界或者医疗界的朋友,从《水浒传》的下毒情节来看,施耐庵的毒物知识是贫乏的,尤其是在描写武大郎之死上,施耐庵犯了一系列错误。
第一,砒霜进入人体后,除非是一次性大量摄入,一般毒性发作需要几个小时,而《水浒传》中,潘金莲只是把“白汤冲在盏内”,武大郎服了这样的量,立刻就有中毒反应,“肚里倒疼起来”,这个毒性发作速度比现实要快了不少;
第二,砒霜中毒的症状一般表现为呕吐、腹泻等,而《水浒传》中武大郎砒霜中毒之后的症状却是“胃肠崩断”“七窍流血”,这并不符合临床中毒的临床表现。
三者,武大郎死后,仵作何九叔论述说“骨殖酥黑,系是毒药身死的证见”,这种说法也没有医学上的依据。
说到《水浒传》中提到的武大郎中毒死后“骨殖酥黑”,我们需要为施耐庵解释一下。从情节描述来看,他在写《水浒传》期间,肯定是努力查过下毒领域专业书籍的,但是很不幸,很可能就是因为他查询了这些书,施耐庵才会受到这方面古人判断错误的影响。——在古代,仵作判定死因时,往往会以“尸骨发黑”作为中毒身亡的断定标准。
在宋代,宋慈撰写了目前存世的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专著《洗冤集录》,这部堪称古代最实用、最有效的探案指南,为后世查案提供了依据。
在《洗冤集录》中,宋慈对砒霜中毒症状的介绍是比较准确的,但在中毒的尸体状况和验尸方法领域,就难言科学了。按照《洗冤集录》记载:“如服毒药骨黑,须子细详定。生前中毒,而遍身作青黑,多日皮肉尚有,亦作黑色,若经久,皮肉腐烂见骨,其骨黪[cǎn] 黑色。”事实上,中毒死亡的人,尸骨不一定就是黑色的,而骨头变黑,也可能是因为被氧化和被有机物降解。
顺便说一下,砒霜的检出在古代纯属巧合,“银针探毒”这个“经典”方法也不可靠。在古代,由于工艺粗糙,制得的砒霜不纯,含有大量硫化物。银针检验砒霜时之所以会变黑,不是因为砒霜本身而是因为含有的硫化物与银针反应,生成黑色的硫化银,附着在银针表面,导致银针遇到砒霜之后变黑。
《水浒传》描写的水银中毒,发生在卢俊义吃了下有水银的饭菜之后。《水浒传》写道:“再说卢俊义是夜便回庐州来,觉道腰肾疼痛,动举不得……其夜因醉,要立在船头上消遣,不想水银坠下腰胯并骨髓里去,册立不牢,亦且酒后失脚,落于淮河深处而死。”
卢俊义之命运,令人唏嘘不已。但此处水银中毒症状的描写,虽然令人读后后背发凉,但细节描述却是错误的。
一般来说,人误食水银几分钟到几十分钟后,会出现口腔和咽喉灼痛,并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常常伴有胃肠道穿孔。而且水银不溶于水,没有下进酒水的可能性,下入饭菜中倒是有一定理论上的可能性,不过这个水银的量不能太大,否则人吃进嘴里时会有非常明显的沙子感觉。
宋江和李逵则死于“鸩酒”。这引出了另一个经典之毒——鸩。
鸩是传说中的一种毒鸟,《说文解字》称:“鸩,毒鸟也。”《山海经》载:“鸩大如雕,紫绿色,长颈赤喙,食蝮蛇之头,雄名运日,雌名阴谐也。”古人认为,鸩的毒性极为猛烈。《朝野佥载》中就说:“鸩鸟饮水处……百虫服之立死。”其毒性可见一斑。据说古人因此就用鸩的羽毛泡酒,制成了鸩酒。
可是,古籍方志中言之凿凿的剧毒鸩鸟,在正史等记载中却从没有被抓到过实例,在如今的鸟类学专著中也未见记载。
尽管如此,由于古籍奉其为毒界之翘楚,“鸩”走入了越来越多的词汇和记载,比如“饮鸩止渴”。鸩酒也成为毒酒的代称,已经不专用指代鸩毒本身,而是所有用毒酒置人于死地的皆可称为“鸩杀”。
《汉书·王莽传》里面说:“又闻汉兵言,莽鸩杀孝平帝。”在清代康熙朝九子夺嫡时,康熙指责太子胤礽“令朕未卜今日被鸩,明日遇害,昼夜戒慎不宁”。在《水浒传》里,尽管武大郎死于砒霜之毒,第二十五回的回目名字却是叫“王婆计啜西门庆淫妇药鸩武大郎”,可见鸩毒在历朝历代的影响力之大。
鸩毒虽然猛烈,但是在下毒这个行当里并不是王者。北宋权臣蔡京的儿子蔡绦曾经写过一本书名字叫做《铁围山丛谈》,记录了当时各种靠谱和不靠谱的传说。其中就提到,说北宋皇帝宋徽宗刚登基那一阵子,曾经在皇宫里遛弯,发现一间屋子,里面装满了各种毒药。那种毒物满堂的感觉,就好像老赵他们家的皇帝都同时世袭兼职毒手药王一样。而在这间皇家存毒仓库里,毒物被分成七等,鸩毒不过名列第三等而已。
传说中的北宋皇家所用的毒药,就有一种比鸩毒要厉害的,这就是牵机药。
所谓牵机,意思就是中毒者死时非常痛苦,头脚极度弯曲触碰在一起,而且过程会持续触碰数十次之多,看起来就像有人牵拉织布机一般。从古代典籍对这个症状的描述来看,牵机药的成分很可能就是马钱子。
马钱子
这种药物能够使人出现脊椎极度兴奋,于是出现“角弓反张”的症状,导致头后仰、与脚相接。我国民间传说中就有宋太宗用牵机药毒死后主李煜的说法。当然这种说法从未见诸于正史,属于货真价实的故事,无法得到任何证实。
热门推荐
非正常历史研究人员,专注历史销售几千年~
我们以史为镜,可以照亮你的美
大锤说史
想看有趣的历史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