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词中的那些感伤,“七夕”真的是一个欢乐的情人节吗?
不知从何时起,七夕(农历七月七日)成了炙手可热的传统节日,甚至打出了“中国情人节”的标签。
不过,这一天,并不是一个非常喜庆的日子。
生日为七月七在古代民间看来是不吉利的。
我们该记得,《红楼梦》里王熙凤得了一个女儿,但是这个孩子体弱多病,凤姐就推测根源在于生日是七月七的问题。凤姐就找到刘姥姥帮忙取个接地气的名字压下孩子生日带来的不幸,于是刘姥姥这位具有民间智慧的老太太偏以“巧”为名,并且说这叫“以毒攻毒”。
生日是七月七,为什么被看作不吉利呢?
首先,农历七月在中国古代迷信观念中就不是一个好的月份。七月十五中元节,而七月七日与此相距不远,因此有可能沾染上邪祟之气。
其次,按照数字的阴阳性质,奇数为阳,阳至极为刚,至刚则易折。比如“九月九”双九就是阳气过盛,要遍插茱萸辟邪。“七月七”双七同理,更何况作为女孩本该属阴。
再者,七月七日喜鹊都飞到天上为牛郎织女搭桥去了,那么,人间的喜气就非常少了。
实际上,牛郎织女一年一会,本就不是完满的爱情状态。
七月七日这天因牛郎织女相会,不仅喜鹊都忙去搭桥,而且近期也经常多阴雨天。这就更容易引起敏感的人伤感。
像李清照、朱淑真这两位女词人写的七夕词就没有那么欢乐。
李清照有《行香子·七夕》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而风。
在这首词里,首先展现的是一副让人感觉很不舒服的景象:初秋时分,蟋蟀在草间哀鸣,似乎在唱着生命最后的哀歌,因而惊吓到附近的梧桐树,导致叶子坠落。其实,受惊的不是梧桐,而是李清照自己。
陈祖美先生考证此词当作于“崇宁中期”,那时李清照与赵明诚婚后不久,新旧党争异常激烈,而李、赵二人的父亲分属不同的党派,在敏感时期,新婚夫妻只能分开。
七夕之夜,喜鹊来了,相会的桥亦已架好,牛郎织女开始相聚,而李清照却不能见到夫君,因而将牛郎织女故事类比自身处境,天上“关锁千重”,人间亦是。
“牵牛织女,莫是离中”想要表达的是——快乐的时光总过得太快,短暂的相聚之后,面对的将是更大的痛苦。
最后词人以景语作结,“霎儿晴,霎儿雨,霎而风”既写“七夕”之夜的天气,又为牛郎织女短暂的相逢而又要离别感到愁苦万分。
南宋女词人朱淑真有《鹊桥仙·七夕》一词:
巧云妆晚,西风罢暑,小雨翻空月坠。牵牛织女几经秋,尚多少、离肠恨泪?
微凉入袂,幽欢生座,天上人间满意。何如暮暮与朝朝,更改却、年年岁岁?
这首词的上片写的是牛郎织女的离恨愁苦,这与一般的七夕词而言并没有特别出彩之处,真正的“高光”,在下片。
朱淑真指出:牛郎织女的鹊桥相会虽然每年只有一次,却要忍受一年的分离之苦。然而在朱淑真眼中,却是“满意”的。
我们知道,朱淑真命运多舛,颇具文才的她嫁给一位志趣不合的丈夫,感情生活一直是非常压抑的。加上朱淑真后来又被丈夫诬陷行为不端,最终她在各种煎熬中郁郁而终。
能和有情人一年一度相会一天,在朱淑真看来也是“满意”的。
朱淑真在篇末发出诘问:“何如暮暮与朝朝,更改却、年年岁岁?”既然牛郎织女的爱情如此坚贞,那么为何不能成全他们的朝夕相处呢?
像这样“天问”,是得不到什么答案的。
朱淑真的困惑也许任谁也无法给出一点答案,但是我们能见到朱淑真的体悟:爱情之于女子莫过于陪伴。
这一点,和李清照在《行香子》中表达的期盼有类似之处。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真的是温馨浪漫的吗?
也许你要说,像李清照、朱淑真毕竟是女子,她们的主要活动空间就在于狭小的闺房之中。那么对于女子来说,感情与家庭已然就是人生的全部,就决定她们认为有情人的长相厮守、朝夕相伴是非常重要的。
其实,正如秦观那首经典七夕词《鹊桥仙》也并非是纯粹地积极热情的。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一个“岂”字何尝不是一种无奈的自我宽慰?
这首词开头两句“纤云弄巧,飞星传恨”,一个“恨”字,充满无奈与感伤。
更不用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之类的表达。
实际上,牛郎织女虽然一年只能相聚一次,但是这种“苦恋”却从某种层面上具有非常强的确定性。而人间无数痴男怨女,哪怕曾经缠绵悱恻,也终难免被迫分离,且无法预测、无法控制。
相比之下,牛郎织女一期一会却是亘古不变的。“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此言不虚。
因此,“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当然可以理解为是秦观对于与心爱的女子不得不分离的现状所作的宽慰之语。但是又何尝不是对牛郎织女那种具有确定性的感情的一种艳羡呢?
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温馨浪漫的底色,却是悲凉。
据墨酱观察,“七夕情人节”概念比较火热的地方,往往是购物之所在,线上线下都争先恐后地打出了“七夕”的招牌引导人们为“爱情”买单。
弘扬传统节日本来是件好事,但是把七夕当作一个热闹的情人节恐怕偏离了这个日子原来的调性。不理性的消费主义,更是与牛郎织女没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