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四篇  新石器时代的崇拜、祭祀和宗教萌芽1

X
原始先民虽然荜路褴褛,艰苦奋斗,发明了农具,开辟了耕地,驯化了谷物和禽畜,创造了原始农耕文化,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斗争中取得了划时代的伟大成就,被欧美的考古学家称之为“新石器革命”或“农业革命”。但是,由于当时的生产力还是低下,人们的思维能力和认识水平有限,对客观世界还不可能有科学的认识,对制约农业生产的一些自然因素和灾害现象无法作出正确的解释,往往把它们看作是自然的恩赐和惩罚,以为自然界有一种神奇的力量,是有灵性的东西,因此加以崇拜,进行祭祀,祈求其保佑和恩赐,以求得精神上的安慰,增强自信心,从而导致原始宗教的萌芽。原始宗教的范围和内涵非常广泛,由于农业生产是当时最重要的经济部门,是社会生存的基础,所以有关农事的崇拜和祭祀也就成为其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原始先民的农事崇拜大体可分为自然崇拜和农神崇拜两大类。自然崇拜主要是对影响农业收成的自然现象的崇拜,如天、地、山、日、月、风、雨、雷、电、火和动植物等。农神崇拜是祈求各位先祖神灵对农业生产的总体和各个阶段(如动土、播种、青苗、尝新、收获、入仓等)给以保佑,以达到丰收的目的。
一、自然崇拜
天崇拜。茫茫大地被笼罩在浩瀚无垠的苍天之下,日月星辰在天上运行,风霜雨雪自天而降,气候冷暖,季节变换,水旱灾害等等,都与天体的变化有关。在原始先民看来,天是具有至高无上的威力,有一个伟大的天神在主宰着上天,也主宰着世界。人们在他的面前无能为力,只能顶礼膜拜。
如四川岷江上游的羌族,祭天是最隆重的活动,一般在农历三月或五月举行。天旱时举行祈雨仪式,祈祷前,禁止任何人上山砍柴、挖药或狩猎,称为禁山,如有违禁者,巡逻人员将予以痛殴,直到流血,以取悦天神。云南、四川的纳西族,祭天仪式多在农历正月初四五或初七八举行,以村或氏族为单位。祭祀时,杀猪后取猪心、肝、腰各数片分别挂在代表天地人的树杈和代表阴阳神的尖石上,猪肉挂于祭天场地周围的树上、石头上。生祭后再举行熟祭,感谢天神带来粮食和牲畜。熟祭后,各家分食猪肉一块,以表示一切均由天赐。
福建闽南地区民间也以正月初九为“天公”生日,必须以猪头等食物祭祀的习俗。各地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陶器上经常有光芒四射的太阳纹和日月星辰的图案,这种器物可能与祭天活动有关。特别是江苏省连云港市将军崖发现的三组岩画中,有两组是天文图像,刻有日月星辰连成的星云带和人面夹杂星象等图案,该处应该就是原始先民祭祀天神的场所。
又如辽宁喀左县东南一道呈环拱状的黄土山梁上发掘出来的东山嘴祭坛,座北朝南,南北长60米,东西宽40米,南端为空旷的场坪,中央为卵石铺砌的圆台,北侧为一方形的祭坛,分内外两重,内置许多密排立置的长条列石,相聚成组。遗址内出土有残破陶祭器、女性裸体陶塑像、石器、玉器等,并发现大片红烧土面。这是一处由祭场、祭台、祭坛组成的大型露天式宗教礼仪活动场所。将祭坛建在高处,是为了接近天神。《礼记·礼器》说:“先王之制礼……为高必因丘陵(注:谓冬至祭天于囿丘之上)。”就是指在山丘设坛祭天。祭天的方式一般是采取燎祭,即燔柴,借助升腾的烟气将焚烧的牺牲、玉器等祭品献给天上神灵。《礼记·祭法》:“燔柴于泰坛,祭天也。”疏云:“谓积薪于坛上,而取玉及牲置柴上燔之,使气达于天也。”“以天之高,故燔柴于坛。”东山嘴祭坛发现大片红烧土和厚达50厘米的灰土堆积以及动物烧骨等,表明曾多次举行过燔燎祭天仪式。在辽宁省建平县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中也发现一组宗教礼仪性建筑。祭天场所位于丘顶高处,为一平台状祭场,边缘砌土石垣。祭场上分布一处东西长13米、南北宽5米的红烧土块痕迹,显然是燔燎柴祭天遗迹,正是古籍上所说的“积土为坛,平地为场”的情形。
类似的祭天遗迹在南方江浙地区也有发现,如浙江的赵陵山遗址,高8米多,面积1万余平方米,周

(0)

相关推荐

  • 红山文化的发现,让赤峰市成为“中华玉龙之乡”

    中国是龙的国度,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龙,是中国古代人们心目中的神. 截至目前,东北地区发现了很多红山文化玉龙,尤其是赤峰市翁牛特旗三星他拉出土的玉龙,是红山文化的象征,被考古界誉为"中华第一 ...

  • 【杨世光】东巴经祭天歌解义

    [摘引]祭天,纳西语称"美补",是纳西族最隆重.历史最为久远的传统习俗.有"纳西祭天大","纳西祭天族"之说,乃至用祭天作为是否为纳西人的标 ...

  • 畤祭与祭天

     我国古代社会中,祭祀被认为是与军事并列的国家大事,所谓"国之大事唯祀与戎".而在祭祀中,祭天是国家的头等大事,祭祀中最隆重的就是祭天大礼.历代帝王都不敢懈怠祭祀上天,每年都要在特 ...

  • 又现“天坛”,揭秘北魏皇家祭天遗址

    现今位于呼和浩特市的武川县,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北魏政权六镇中的"武川"镇,而北魏六镇是北魏定都平城(今大同)平城时期设立的军镇,是北魏国防的生命线. 北魏六镇·武川镇 而在上世 ...

  • 【讲述永州故事】不知为何时何物何用途的千古之谜:黄田铺石棚

    [讲述永州故事]不知为何时何物何用途的千古之谜:黄田铺石棚 图/文   陈瑜 神奇的永州,无法去推断几万年前是什么样,那就是一块远离文明的荒蛮之地,却奇迹般的生活着远古的人类,利用着洞穴作为栖身之所, ...

  • 古人如何看天,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天坛,从建造伊始,就被自然而然地赋予了某种神秘的哲学内涵,也成为皇权至上和神权至尊的体现.即使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皇帝,至此也要走下玉辇,脱去龙袍,换上祭服,虔诚跪拜,敬畏上 ...

  • 第六百五十五篇  新石器时代的崇拜、祭祀和宗教萌芽2

    X (续) 地崇拜.广袤的大地抚育万物,提供了人类生存所需要的一切.江河溪水在大地上奔流,万草万木在大地上生长.采集狩猎和渔捞都得依赖大地.农业耕作和家畜家禽的牧养以及日常生活也离不开土地.大地就像母 ...

  • 认知世事(六百五十四)

    人生的烦恼就12个字:放不下.想不开.看不透.忘不了. 人生只是单行线,每个人的一生,都是这样不能走回头路. 人生路上要看远.看远是寻找目标,渴望飞翔,寻思境界. 人生在眼泪中微笑,才多姿:生命在坚强 ...

  • 《诗经》第五十四篇  淇奥

    ​<诗经>第五十四篇  淇奥 这是一首赞美卫国的一位有才华的君子的诗.古说是赞美卫武公为周平王卿相,年过九十,深自儆惕,有文章,能纳人规谏.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 ...

  • 第四百五十四篇  翁牛特旗发现325处文物遗存

    X 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近日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发现了各类各时期文物遗存325处,其中古遗址249处,古墓葬57处,古石刻12处,古建筑1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6处. 据翁牛特旗文体局普查 ...

  • 程子君:锦衣卫(长篇武侠小说连载之六百五十四)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们.欢迎指导,期待赐稿,体裁不限.诉说灵魂情感,传播社会万象,品论人生得失,关注百姓喜乐,倡导原创,感谢 ...

  • 第五百五十四篇  熊图腾进入了华夏文明?

    X 根据叶舒宪的观点,熊图腾崇拜在内蒙古赤峰地区形成了数千年的深厚传统,而内蒙古南部地区又与河北.陕西.山西北部地区相互联系着,"距离内蒙古东南部不远的河北北部有涿鹿县,那正是传说中中华始祖 ...

  • 第六百一十四篇  走进5000年前的神秘王国

    走进5000年前的神秘王国--新华社记者辽河行 黄帝生在辽河边? 对于中华民族来说,只要提起始祖"黄帝",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可说到"黄帝的祖籍"在哪儿,恐 ...

  • 第六百三十四篇  首届中国民间藏玉精品展开展

    首届中国民间藏玉精品展开展,史前玉猪龙亮相,每件价值超过200万元. 2006年9月2上午9时,展出有8000年前至清代各时期玉器的"首届中国民间藏玉精品展"在潘家园旧货市场二层展 ...

  • 第六百五十二篇  古代玉龙纹饰造型的演变(一)

    X 龙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极其深远.许慎<说文解字·鱼部>曰:"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最初,古人把龙想像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