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化客家围
从大围村出来,开始在周边寻访传说中的“灵溪十四围”。也就是说,除了大围村黄姓大围“翰亨围”之外,灵溪村周边的其他自然村还众星拱月般散落着其余十三座客家围屋,分别是:黄屋围、何屋围、李姓围,瑶溪高姓小围、排巷李姓小围、秀才引邝姓围,下洞村李姓围、黄姓围,石头背吴姓围、石江坝幸姓围,枧头背许姓围,高家坝仔围、溪背村高姓双孖围。
回到现实中,保存状况才是最大的疑问--本来老牛十分想当然地以为:只要在周边逛荡几圈,就可以十分容易地将其拿下。结果,很多村子并没看到想象中围屋高耸的镜头。现在回想起来,一是很多围屋保存状况不甚理想,甚至可能已经被彻底拆掉;二是许多围屋的残墙已经杂木丛生,变得十分隐蔽,难以发现;最后一个原因,因时间因素,老牛并没有每个村都深入调查。所以,一切随缘了。
灵溪盆地山灵毓秀,风景优美。广东也是一个山区大省啊...
该围座西北朝东南,东南面开有唯一的大门。
大门同样以巨大花岗岩石条砌筑,外拱内方;大门厚度约为1.5米,十分坚固。
里面建筑荡然无存,只剩下临时搭建的鸡窝或者是猪窝...
上一张卫星地图,排巷围就是图中红圈“1”所标注位置。继续往北,就到达下洞村枧头背自然村,这里有一个许姓围,如图中红圈“2”所示位置。
东边坭养村风光秀丽。
这就是下洞枧头背村远景了--群山依依,炊烟袅袅,仿佛一个不受尘世打扰的世外桃源。
枧头背村坐西朝东,东边有一口客家民居里典型的半月风水塘,塘边还有状若巨伞的古榕树。从主村道望过去,本次寻访的主题已经一目了然。
可惜枧头背的古民居保存甚差,前排房屋只剩下镬耳山墙;从新修村门所挂牌子可以看到,此地名为“许屋”。
村道边居然还有六对旗夹石存在,再次印证了客家人对于读书的重视。
榕树的西边,就是传说中的许姓围。从外观看,同样以卵石灰土混砌,转角处做圆角处理。
走到围屋东侧,可以清楚看到残墙高四层。由卫星地图看出许姓围坐北朝南,平面呈长方形,尺寸约为22*38米。
南侧以巨大花岗岩石条砌出大门,地面抬高,前有五级石台阶;大门形式与大围村相仿,是一个三楼牌坊式门楼,外拱内方,上开方形观察窗。
围楼西面。
重回正门。大门中间石匾刻双钩“安居乐业”四字,两侧饰以蝙蝠花卉图案。
大门内层层叠叠,总厚度达3米。
里面的建筑感觉并非原样,令人惋惜。
就在老牛略感失望之际,回程的路上居然又有了新发现。其实这里在排巷南边也就200米之遥,按地图所示,此地应该为石江坝村,按资料有一个幸姓围。
之前为什么没看见?你瞧瞧这伪装...
卫星地图更能说明问题。按图,石江坝围座西北朝东南,呈平面正方形,边长约30米。
这从残墙判断高为3层,总高度约10米。
周边竹木茂盛,形成天然的伪装。
转了一圈来到正面,高耸的墙体保留了古围楼最后的尊严。
阿黄警觉地打量着我这不速之客...
大门的型制就有点意思了。下面是大石块砌筑的拱券门,上面是整石雕刻的单檐歇山顶,脊角刻有鳌鱼,中间雕刻镂空砖形状;字匾雕刻“永享敉宁”四字,书法水平只能说一言难尽了。敉,音mi,安定的意思。
没错,就是这座外观黄色的小碉楼。
及至走近一看,原来这里是瑶溪村,小碉楼应为高姓小围。
村子座落于山间的一个小山谷里,十分清幽。
碉楼藏在村子最里面处,也就是西边山脚。
高姓小围为四层,座西南朝东北,高约11米,平面呈正方形,边长约5米。围楼下面三层为卵石灰土砌筑,上面一层采用土坯砖,上覆木瓦悬山屋顶。感觉还是财力所限。围楼仅北角设一个凸出的角楼,采用粗大木质悬挑梁覆木板,上部为砖砌,两侧各开一个十字形窗孔。角楼采用简单的与主体墙面平行,而不是常见的扇形,反而显得有点异类了。
底层仅在东北面开有一个小门,为简陋的花岗岩粗石条砌筑的平梁门。对于一个旧时代的小村子而言,能盖起一座这样的碉楼可能已经是倾其所有了...
大门厚约80公分。
里面基本废弃,只剩下部分木梁;底层则被用来养鸡。这好像也是现代人认为的能给予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的最佳归宿了,悲哀。
另外一座就是在枧头背许姓围稍北的下洞村李屋村围楼,如图示。
按资料,周田镇平甫村也有一座小炮楼。但由于行程关系,略过。驱车前往黄坑镇方向。黄坑镇东北的苦竹村也有一座建于清代的二层围楼“永安阁”,再次路过...
在黄坑镇曰庄村停了下来,路边已经清楚见到一座爬满青藤的残围--其藏阁。
其藏围坐南朝北,五层,原高约15米;平面呈方形,边长约20米。整围除了四角有巨大花岗岩石条加固外,其余部分几乎全部由卵石砂浆砌筑。保存状况大家也看到了,并不理想,屋顶早已坍塌,围墙也基本剩下三至四层;仅仅是四角带有碉楼的部分残存较多,还是得益于碉楼部分的加固吧。
西面围墙,是现存最好的一幅,残高四层;两边植被茂盛,正是角楼凸出部分。
由下而上,窗孔的变化十分有趣:一字型、条形、长方形一直到第四层的券窗,也是每一层楼对于防御要求不同需要的真实写照。而且从这边还看到了,四层以上外墙改为砖砌。
从这个角度,可以清楚看到角楼的残留,还在四层券窗之上,所以老牛推断此围原高五层。角楼呈扇形,下以巨大花岗岩石条出挑,上为砖砌。
大门开在围楼北侧,以巨大花岗石条砌筑,高2.5米,宽1米;上面字匾刻围名“其藏阁”三字,可惜字迹已经模糊不清。
继续上路。行至闻韶镇华塘村,又找到一座围楼。这个华塘村,地图上是找不到的。经过老牛仔细辨认,这里应该就是地图上的塘坑村,位于闻韶镇南,估计现在与华坑村合并才产生了这么一个新名字。
按资料,闻韶镇塘坑村围楼名为韶安围,座西南朝东北,高五层约13米;平面略呈长方形,尺寸为11*10米。
该围的外观立刻引起我的注意--几乎什么都有!首先,一层基底、一至三层转角皆以巨大规则花岗岩石条砌筑;二层其他部分墙体以不规则石块砂浆砌筑,三层则采用砖砌;四五层采用土砖建造,中间间以木板加固(这也是一种客家地区常见的做法);上面覆以木瓦屋顶。围楼在东北上角各开有一个角楼,以石条悬挑,上部砖砌。这么复杂的建材组合,与其说是奇特,按我想,其实不过就是钱不允许罢了...
墙身开有排列整齐的斗形窗和方窗。
角楼呈扇形,上面以砖叠涩出挑。
正面更显高大雄伟。
大门为花岗岩砌拱券门,上面字匾阳刻“韶安围”三字;落款有“咸丰十一年”字样,说明此围成于清1861年。据说是当地李、黄、何、林四姓为防匪盗合建而成。
里面分为三开间,中间设简易木梯可上,结构与始兴围楼类似。可惜老牛没带水鞋啊...
出来围楼侧后方再次欣赏。
重回省道342,很快在闻韶镇区南端的房屋中,又隐隐闪现围楼的影子。之所以能够发现,其实很大程度上还是得益于其全花岗石的外形,在一片土砖房之中显得十分另类。
往外侧田间行进。
从外围的玉米地里,可以清楚看到该围高三层,约9米;平面呈正方形,边长约10米。如此坚实的外墙,怎么连个屋顶都没了?
沿着围墙转了一圈,终于找到了正门所在,按推测,应该是东北边。也就是说。该围坐西南朝东北。
大门为拱券门,门匾阴刻围名“保合太和”四字,落款隐约可见“民国”二字。看来老牛之前的猜测还蒙对了。
最后介绍一下曾屋楼。曾屋楼,位于石塘镇曾屋村东侧,据称为基督教产物。该楼为砖木结构,硬山顶,平面呈长方形,高3层约8米,面阔14米,进深10米,占地面积约140平米。楼前有一口大风水塘,也算是中西结合吧。
曾屋楼外观面阔五间,中间三间有内凹的廊道,外部做成两重拱券门形状,立罗马柱,加上侧面所开的券窗,很有些西洋的味道。
这个正立面边上的窗户,浓浓的中国风。
内侧所开券窗,外表却是西洋的,然而窗户上沿的水墨字画又暴露了中国心。
大楼正面开有三个门,两侧各一小门,中间正门,留有广府典型趟栊门的痕迹。
入内。中厅屏风是一个西洋风格的牌坊式,中间书“明远堂”;两侧饰有花鸟壁画。这就是中国人的特点,对于西洋玩意,始终还是留着一手,无法完全认同。按资料,这里应该是供奉曾氏先祖的场所。如此,只能说该楼风格受西洋影响而已了。
“明远堂”上面彩绘蝙蝠衔日,寓意“福星高照”;左侧绘梅松石狮图,落款为“山阴蒙养写于中江旅社 高娟臣作 民国参拾陆年”;右侧绘“喜上梅梢图”,落款题“丁亥年 老梅盛开 曾炳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