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26-(2)萨拉丁围城
第二节 萨拉丁围城:屠杀还是投降
上节说到萨拉丁的弟弟萨法丁劝说萨拉丁尽快攻取耶路撒冷。1187年9月20日,萨拉丁包围了耶路撒冷。由于军队都在哈丁战役中全军覆没,城内只有两名骑士和两个王后率众抵抗了。两个王后是指鲍德温四世的妹妹西比拉和阿莫利的遗孀玛利亚(拜占庭公主),玛利亚后来嫁给了伊贝林的贝里昂(电影《天国王朝》的男主)。
贝里昂可能与萨拉丁有些交情(电影中他曾饶过萨拉丁手下大臣一命),萨拉丁还将城内贝里昂的妻子(玛利亚)和孩子们转移了出来,并护送他们离开耶路撒冷。书中说到萨拉丁抱着贝里昂的孩子时还掉下了眼泪,因为他们再也见不到耶路撒冷了。之前贝里昂曾向萨拉丁保证放弃抵抗,但耶路撒冷城内的军民恳求他率领他们守城,贝里昂也无法拒绝,所以贝里昂“像骑士一样”写信给萨拉丁解释,萨拉丁表示了理解。
于是耶路撒冷城内的老弱残军在贝里昂的带领下准备抵抗萨拉丁的大军,贝里昂给城内年满16岁的贵族子弟和三十名市民都封为爵士,电影中贝里昂给所有能出力的人都封为骑士。但明显的实力对比,破城只是时间的问题,法拉克人都准备一死殉道,这时大主教(阿格尼丝的情人)赫拉克利乌斯有些害怕了,城内叙利亚的东正教基督徒也因为与拉丁基督徒的矛盾,主张投降萨拉丁。
30日,穆斯林军对耶路撒冷城发动进攻,有些城墙被攻破,贝里昂与萨拉丁谈判,萨拉丁提起1099年十字军对城内穆斯林的大屠杀,要以牙还牙地复仇,贝里昂则说,那我们就杀死自己的妻儿,然后将圆顶清真寺和阿克萨清真寺夷为平地。
萨拉丁考虑耶路撒冷也是伊斯兰教的圣地,并且也不希望再有双方更大的伤亡,就同意了和解。王后西比拉以及雷纳德的遗孀都被释放,但其他人如果不能赎身的话,就变为奴隶。
后面的事情本书直接跳到了第五节,所以为了连续性,我把第五节的前半部分内容提前到这里。
第五节 萨拉丁的城市(前半部分)
耶路撒冷人必须用钱赎人,男人十个第纳尔(货币单位,现在一些国家还这么叫),女人五个,儿童一个。萨拉丁手下有些还受贿,将基督徒用吊篮偷偷从城墙上放下去。萨拉丁一共收了22万第纳尔,估计能赎身的人约有两三万,还有数千人因为无钱赎买而沦为奴隶。贝里昂出资三万赎了七千个穷人,苏丹的弟弟萨法丁主动释放了1000人,这里解释一下,伊斯兰教自古就有释放奴隶可以积德赎罪的说法,穆罕默德就曾多次给奴隶自由。萨拉丁将这1000人平分给了贝里昂和大主教赫拉克利乌斯,而大主教在付了自己的十个第纳尔后,就带着几车金银和地毯迅速离去,把穆斯林都看呆了。
萨拉丁目送着列队离开的基督徒,心里也是感慨万千。想想过去的犹太人也是这样无助地离开的耶路撒冷。
10月2日,萨拉丁进入耶路撒冷,下令清除基督教痕迹。岩石圆顶清真寺上的十字架被扯了下来,在城内拖着走。耶稣的画像被撕碎,虽然伊斯兰教承认耶稣是先知,但他们不崇拜偶像,一些修道院被拆除,阿克萨清真寺内圣殿骑士团的住所被清除恢复。萨拉丁用从大马士革运来的玫瑰花水亲自清洗圣地的地面,电影中也有这个镜头。
萨拉丁对十字军留下的建筑并没有过多拆毁,只是按照伊斯兰风格重新装饰了一下。所以书上说耶路撒冷的建筑很难分清哪些是十字军建的,哪些是萨拉丁建的。
耶路撒冷城内穆斯林的宣礼声取代了基督教堂的钟声(直到19世纪),萨拉丁要求在每周五的祷告上要提到巴格达阿拔斯哈里发的名字,什叶派法蒂玛朝先被他取缔,圣城也回归穆斯林手中,萨拉丁成了伊斯兰世界的英雄,“驱散黑暗照亮每个黎明的阳光”。
萨拉丁考虑是否要拆除穆斯林眼中的“粪堆”,基督徒的圣地-圣墓大教堂。他想到当年欧麦尔(第二位哈里发)进入耶路撒冷时,也对圣墓教堂表示了尊重,就没有下令拆除圣墓教堂,只是关闭了三天后,交给了希腊东正教会。
这是萨拉丁(也许是他的儿子)为了纪念636年欧麦尔徒步进入耶路撒冷而修建的欧麦尔清真寺,就位于圣墓教堂的对面(1193年)。
萨拉丁还请回了许多亚美尼亚人,成为一个特殊群体,直到今天,耶路撒冷老城内四个区中还有一个是“亚美尼亚区”,其他三个分别是犹太区、穆斯林区和基督区。
此外许多犹太人也回到了耶路撒冷定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