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取就高原则!北京调整死亡赔偿金、残疾赔偿金等计算标准

法庭科学标准研究

更多司法鉴定/法庭科学资讯


9月10日,北京高院召开“我为群众办实事”新闻通报会。为进一步强化社会监督、提升群众体验,北京高院面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建议,立足法院职能特点,认真研究制定了新一批的“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项目清单。据悉,清单罗列了9项工作,涉及畅通12368联系法官热线、推进全域人身损害赔偿“同城同价”、“一号响应”诉源治理等内容,切切实实为群众排忧解难。
市高院政治部主任孙玲玲介绍,畅通12368联系法官热线,即要以12368诉讼服务热线为主抓手,建立12368热线回拨机制,对在人工接听时段因线路繁忙未能即时接通的来电,由话务员在人工接听时段外主动进行回拨;对群众联系法官的诉求,平台以工单形式派发到每一位法官,确保联系法官到位率100%;深化工单回访工作机制,每月对联系法官工单随机抽取一定比例进行回访、督查,促进群众诉求得到实质性解决,力争反映事项办结率100%。
推进全域人身损害赔偿“同城同价”,即要在前期人身损害赔偿标准城乡统一试点工作基础上,进一步统一人身损害赔偿全市标准。将试点民事案件类型范围由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交通肇事刑事案件附带民事诉讼案件扩大至全市法院受理的所有人身损害赔偿案件。将死亡赔偿金、残疾赔偿金和被扶养人生活费的计算标准,采取“就高原则”,由过去的“按照北京市上一年度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标准分别计算”,调整为“按照北京市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标准计算”,不区分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真正实现“同案同命”“同城同价”。
“一号响应”诉源治理,即持续优化北京法院诉源治理“一号响应”专线服务功能,精准对接北京市党建引领“吹哨报道”“接诉即办”基层治理改革,快速响应全市各级党委政府、有关部门、基层自治组织、调解组织等各类诉源治理主体在预防调处化解矛盾纠纷过程中提出的司法需求,通过法律咨询、指导调解、司法确认、普法宣传等方式实现良性互动,促进矛盾纠纷及时、高效、源头化解。
此外,项目清单还包括推进民商事网上诉讼无纸化、出台委托司法鉴定指引“工具书”、在超大型社区深化“夜间法庭”试点、实现执行案款线上发还、上好开学法治第一课、开展“百姓身边的民法典”百场巡回普法活动等。
孙玲玲表示,为民办实事实践活动是一项常态化、长效性工作,北京高院将对标对表实事清单,创新完善推进措施,确保各项任务可视化、可督促、可检查,确保实事工作不虚化、不走秀、不跑偏。“我们将密切关注群众反馈,强化条线指导,督促全市三级法院每月动态反映重点项目完成进度和亮点做法,推动全市法院上下结合、内外联动,把实事办到人民群众心坎上。”孙玲玲说。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