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山刻石》附峄山刻石全文译文
峄山刻石
古代文论中,孟子有提到一个经典文学理论叫做“知人论世”,意思是说了解一个人的作品,应该要了解和研究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下边我们就先来了解一下李斯这个人,以及李斯小篆在书法史上有如此高地位的原因。
李斯(?—前208年),楚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秦代 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
李斯年轻时,起初在乡村做管理文书的小官,后来随荀卿学习,当任廷尉。在秦始皇统治期间,李斯以杰出的政治远见和卓越才能,被任命为丞相。
秦统一前,因各诸侯国长期割据分裂,形成了语言异声,文字异形的局面。秦始皇一直期望着有标准的字体来取代以前流行的异体字,于是便打听到李斯擅长书法,就把这任务交给他。
李斯将大篆字体删繁就简,整理出一套笔划简单,形体整齐的文字,叫做秦篆。
秦始皇看了这些新书体后,很满意,于是就把它定为标准字体,通令全国使用。当时人们对小篆的结构不太熟悉,很难写得称心如意。李斯就和赵高、胡毋等人写了《仓颉篇》,《爰历篇》和《博学篇》等范本,供大家临摹。主张以小篆为标准书体。
小篆又称秦篆,是大篆的对称,它给人以刚柔并济,圆浑挺健的感觉,对汉字的规范化起了很大的作用。小篆的出现,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根据《太平广记》引《蒙恬笔经》记载,是楚国上蔡人李斯所整理。
秦始皇逝世的前一年,他不畏钱江险涛,东下会稽(今绍兴),祭过大禹陵,登上天柱峰(后来教叫做秦望山),俯瞰东海涌潮后,命丞相李斯手书《会稽铭文》。李斯奉命连夜写毕后的隔日,他又采岭石鑴刻,然后立于会稽鹅鼻山山顶(后叫刻石山),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会稽刻石》。相传为由李斯书写的刻石有 《泰山封山刻石》、《琅琊刻石》和《峄山刻石》、《会稽刻石》等。
峄山刻石全文译文
皇帝立国,维初在昔,嗣世称王。
讨伐乱逆,威动四极,武义直方。
戎臣奉诏,经时不久,灭六暴强。
廿有六年,上荐高号,孝道显明。
既献泰成,乃降专惠,亲巡远方。
登于绎山,群臣从者,咸思攸长。
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
功战日作,流血于野,自泰古始。
世无万数,陀及五帝,莫能禁止。
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
灾害灭除,黔首康定,利泽长久。
群臣诵略,刻此乐石,以著经纪。
皇帝曰:金石刻尽,始皇帝所为也,今袭号而金石刻辞不称始皇帝。
其于久远也,如后嗣为之者,不称成功盛德。
丞相臣斯、臣去疾、御史大夫臣德昧死言:臣请具刻诏书,金石刻因明白矣。
臣昧死请。制曰: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