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起源探秘:周篆源自夏篆,甲骨文相对于夏篆是一种落后的文字
人的智力发展是个漫长的过程,古人类发现火种开始食肉,随着营养的增加智力越来越发达,学会发明制作工具获取食物,生活逐渐变得稳定之后,这个时候群居的原始人才有能力发展精神生活。语言是原始人为了适应逐渐复杂的生产生活而发展起来的,是为了个体间群体间的交流而产生的,语言的发展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的漫长的过程。刻画是文字和绘画的起点,是原始人在发明工具之后产生的,刻画是原始人对世界的描述同时也是对事物的记录。
在全球许多地方都能发现远古石刻,我们现代的人拿着现代的工具在岩石上刻画都是不容易的,原始人使用简单的石器在岩石上刻画更是不容易,在生活极其艰难的原始社会,原始人耗费很大精力在石头上刻画出很多的符号,是消遣、是原始艺术吗?我们现在做事情会有很大的随意性,那是因为现在的物质极大的丰富,支撑了精神世界的发展发挥,可在远古时期物质是很匮乏的。我们观察那些野外生存的动物,他们的行为紧密地围绕在谋生这个范围之内,随意性极小,狮子吃饱了就会睡懒觉,很少有狮子吃饱后会去四处游荡欣赏自然风光的,那样白白消耗体能会严重影响下次捕猎。耗费很大的精力在岩石上刻画,对于原始人来说必然会有很大的意义,也就是说这些刻画符号或图画,是记录了一些事情或者想表达一些事情的,这些刻画图案和符号从产生之初就具备了某些文字的特征。
远古的刻画符号和图案是随着原始人的进化而逐渐发展的。在母系氏族社会,人们以血缘关系聚居,一个大的氏族也不过几百人,这样的群体结构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是很有限的,不能为原始人提供稳定的物质生活,人们的剩余劳动产品很有限,所以原始人群的生活内容很简单,氏族间的交易交流不但少同时也很简单,一些简单的刻画符号足以记录原始人的日常生活和交流。在新时期晚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由母系社会进入到父系社会,原始社会民众由若干血缘相近的宗族、氏族结合而成部落,大的部落甚至有几千人,抵御自然灾难的能力大大增强,剩余劳动产品越来越多了,部落内部、部落之间的贸易也越来越频繁,简单的刻画符号记事已经跟不上生产力的发展,于是结绳记事应运而生。我国古代文献对此有所记载。《周易·系辞》云:“上古结绳而治”。《春秋左传集解》云:“古者无文字,其有约誓之事,事大大其绳,事小小其绳,结之多少,随扬众寡,各执以相考,亦足以相治也。结绳记事是一种相对于那个时代非常先进的记录方式,配合语言使用,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结绳记事实际上非常复杂。从颜色上,人类至少可以用七种色彩以及黑白两色,共九种颜色赋予其涵义。从材质上,绳子可以用动物毛线绳,树皮绳,草绳,麻绳等等,各种材质的绳子,有几十种类别。从粗细上,最少能够分成粗,中,细,三种不同规格的绳子。从经纬上,有横向绳子,也有纵向绳子,有主绳,也有支绳。每个绳结都是一种表述,不同的颜色、材质、粗细、经纬的绳结组合起来能够进行完整有效的记载。我们如果把以上各种元素用数字取代,那么结绳记事就是一种密码结构,以现代人的智力要掌握如此复杂的密码结构也很不容易,所以在上古时期能够掌握好结绳记事的人很少,多是巫师贵族。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越来越多,贸易行为越来越频繁,为了掠夺资源,部落之间的战争也越来越频繁,于是就形成了部落联盟。部落联盟由多个部落组成,人口成千上万人,这个时候人类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大增强,剩余劳动产品更加丰富,人们的生活内容也极大的丰富起来,结绳记事由于太复杂,不适合常人的使用,刻画符号适时地发展了起来。由于有了物质财富的基础,部落和部落联盟已经能够供养起专门从事精神领域研究的群体——巫师和部落领导人,过去的刻画符号随意性极大而且象形而刻,符号不规则而且复杂不易读懂,在巫师和部落领导人的长期努力下,逐渐规范了各种刻画符号,至少在部落联盟内,代表日常生活元素的刻画符号大体是一致的,这时的刻画符号已经拥有了文字的雏形,结绳记事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内容越来越复杂,刻画符号越来越规范,表达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古文字逐渐形成。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部落文明越来越发达,大型部落联盟相继涌现,贫富分化越来越大,社会等级越来越鲜明,逐渐形成了阶级,原始的人类社会已经构成。这时在中华大地上出现了几个超级部落联盟:炎帝部落联盟、黄帝部落联盟、东夷部落联盟、九黎部落联盟等,这些部落联盟都由几十上百个大型部落组成,人口达到了几十万众,为了争夺资源这些大型部落联盟不停地征战。在中华大地上黄帝部落联盟在打败了炎帝部族联盟后与其合并组成了更大的炎黄部族联盟,炎黄部族联盟征服了东夷部族联盟打败了九黎部族联盟,在中华大地上一个统御百万人口的超级部族联盟诞生,这也标志着人类踏入了阶级社会。这个超级部落联盟统御的地域广大人口众多,联盟内的部落之间可以和平相处互相帮助,民众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大提高,物质财富得到极大的增加,商品贸易也随之繁荣起来,为了适应人类的生产、生活以及物资交流精神交流的需要,文字应时诞生,于是便有了仓颉造字的传说。
传说仓颉是轩辕黄帝史官,曾把流传于先民中的文字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汉字创造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他根据野兽的脚印研究出了汉字,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昌盛做出了不朽的功绩。在炎黄时代各个部族都有自己的古文字,黄帝作为这个庞大的部落联盟统治者,推行统一的文字是传达政令维护统治的一项重要手段,仓颉是秉承黄帝的旨意来做这项工作的。一种文字的诞生首先要有一定的人口基数,其次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基础,当此之时黄帝统御地域万里人口百万,物质财富相比过去极大的丰富,而在此之前各个部落联盟都已经形成了简单的古文字,万事俱备,仓颉造字不是从头开始,而是取各大部落联盟的古文字的精华,进行规范简化,从而形成一个能被各大部族容易接受的文字系统。黄帝是超级部族联盟的首领,并不是秦始皇这样的帝国皇帝,他对文化的认识和权力是有很大局限性的,并没有想法和能力立刻废除其他部族的文字,仓颉造字只能先向自己的部族推广。这个文字系统最先接受的是炎黄部族,炎黄部族号称百姓,是超过一百个大型部落或部落联盟,新规范的文字在百姓部落中推广发展,并以此为核心向其他落后部族进行文化扩散。
文字的形成发展不但要有一定的文化基础还必须有一定的人口基数及物质基础,一个几千人的小部落,物质条件再丰富也不可能形成完善的文字体系,而且几十上百年也不可能形成稳定的文字传承。根据史书记载,黄帝在位300年,颛顼在位78年,帝喾在位70年,帝尧在位98年,帝舜在位42年,五帝在位总计588年。在上古时期人们的平均寿命三十岁左右,五帝如此长寿似乎违背了自然规律,其实五帝只是名号,并不单指一人。就比如黄帝,应该是当时对部落联盟的大盟主的称号,就如同后世的可汗一样,第一代黄帝自然是人文始祖公孙轩辕,之后继任者都是公孙轩辕部族的首领,他们继任之后都称为黄帝——大概是刚刚步入阶级社会,还没进化到各自取年号的程度。公孙轩辕部族大概执政三百年,被其他部族取代,当然这个部族也是百姓之内的,取代方式也不是武力,这个继任的部族首领由于不是公孙部族的就要改换称号,于是就叫颛顼,第一代颛顼姬姓,号高阳氏,也是皇帝的子孙……《五帝本纪》说:“虞舜者,名曰重华。重华父曰瞽叟,瞽叟父曰桥牛,桥牛父曰句望,句望父曰敬康,敬康父曰穷蝉,穷蝉父曰帝颛顼。颛顼父曰昌意:以至舜七世矣。”古时所说的“七世”不可作落实看,每一代帝号实际都有可能是几代甚至十几代部落首领共同使用的名号,考虑到当时人们生活和医疗条件较差,寿命普遍偏短,或许一世二十年比较符合当时的情况。夏朝共传十四代,十七后(夏朝统治者在位时称“后“,去世后称“帝” ),延续约471年,后人常以“华夏”自称,使之成为中国的代名词。中华文字从黄帝命仓颉造字后,到夏朝末期经过千年传承已经发展到了很高的水准。夏朝的文字夏篆是仓颉文字发展千年的成果,夏篆字体非常的成熟规范,笔道圆润,讲究对称,是一种很进步的文字。
很多国内外学者都认为殷商甲骨文演变成了周字,但我却并不认同。甲骨文字体并不规范,充溢着刻画文字的风格,显得很原始、很落后,异体字很多,而周字确已经是较为规范的汉字了。文字的发展是需要漫长时间去进行历史和文化积淀的,很难想象周朝接了商朝的盘后,用了短短的一二百年就能在甲骨文这么低的基础上发展起如此规范的汉字,进步的幅度太大,甚至可以说是文化跳跃了。
从五帝到夏朝,仓颉创造的官方文字有了长足的发展,炎黄百姓部族成为主要使用者和传播者,但是由于古代传播途径落后,部落联盟又没有过大的权限和现代的文化传播意识,很多部族的文字虽然受到仓颉文字的影响但却依然保留着,这些文字就是当时的民间字,也就是甲骨文上的不规范的带有很多刻画文字特点的俗体字,各大部族的俗体字都受到了仓颉字的很大影响,所以有许多通用相似之处。
史载黄帝共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十四人被分封得姓。在上古时期分封姓氏就是成为部落首领甚至方国的概念,这十四人共得到十二个姓,依次为: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儇、衣。这些后裔在黄帝到尧、舜、禹时期大都已经脱离黄帝母族,建立了大批的氏族方国或部落,有了独立的姓和氏。
商人的始祖契据说的是帝喾的子孙,帮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封于商邑。商先民原是黄河下游的一个比较落后的游牧民族,有说法认为商原先并无文字或和其他部族一样使用民间俗体字,当商王成汤赶走夏桀之后,并没有继承和使用夏朝的官方文字,因为他们对文字与文化并不重视,到了盘庚时期,将都城迁至殷以后,才大范围的使用夏朝遗传下来的民间俗体文字,这也正是造成夏朝的官方文字与商朝的民间俗体字之间相差悬殊的真正原因。
商朝不重视文字文化,当时的奴隶王朝管辖能力是有限的,也没有书同文的想法,所以很难想象使用了夏篆千年的百姓部族会放弃夏篆去学被他们一向瞧不起的蛮人使用的俗体字。据史料记载,商汤王因帝宁之故都,封夏室的一支姒姓贵族于杞国,以奉祀宗庙祖先,后来商朝亡国,伐纣的周武王为王,封大禹的后裔东楼公于杞地,延续杞国国祚。既然汤封夏的子孙奉祀宗庙祖先,夏的子孙守国更没必要放弃祖宗的文字,用俗体字去祭奠大禹了,所以终商一朝,夏篆和商朝使用的俗体字是同时存在的,只是地位改变了而已。
周人原是生活在岐水一代的姬姓民族,农耕发达,与姒姓同根同源,是百姓部族,夏时使用夏文字,商时应该是甲骨文和夏篆并行的,周武王讨纣伐商时,是打着“奉帝命复有夏”的旗号,当把商纣赶走建立周朝的时候,周天子又恢复并且使用了夏朝的官方文字--夏篆,这就是周篆为什么与夏篆如此接近和相似的真正原因。
文字是文化的精髓,不进则退,很难想象如果夏朝灭亡后夏朝的文字就被禁止,五百年后周朝又如何能够恢复夏篆,发展出周字来。在那个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行政管辖能力薄弱的奴隶社会,事实上各部族愿意使用什么字是没人管的,只要你给商朝的公文写商字就行了,至于在自己的方国内写什么字,商朝的天子是不会多管闲事的。
这里再说一下上古三朝——夏商周改朝换代之事。五帝是炎黄部落联盟的大首领,实行的是上古延续下来的禅让制度,也就是基于部落联盟的选举制度,炎黄联盟的各大部族公推的首领就是部落联盟的大首领,所以五帝更迭是比较平和的,这五百年多年的时间让炎黄诸部得以强盛发展。夏朝废弃了部落联盟的传统搞起了家天下,但其势力范围仍然在炎黄部落联盟之内,当初黄帝之时的百姓诸部此时已经发展到上千的部落方国,但这些部落传承十分明晰,在那个时代敌友贵贱是要看传承的,百姓的子孙是炎黄部落联盟的基石,他们是夏朝的基石是夏朝的贵族。商、周都是黄帝的族裔,他们的造反只是炎黄部族内部权力的更迭,是兄弟之斗,夏朝失去民心,百姓则拥戴商汤,汤伐夏桀,百姓诸部多不奉夏天子的诏令勤王,甚至出兵帮助汤伐夏,夏朝的灭亡只是禹、启所属的部族的失败,百姓诸部依然是商朝的贵族、商朝的基石,夏商之斗只是炎黄系的部族内部之争,战斗并不会扩大化也不会太残酷,战后为了安抚炎黄诸族,汤还要给夏的子孙封国,保留对大禹的祭祀,因为这是兄弟之斗不能绝其祀。周灭商同样也给商的子孙封国,保留汤的祭祀,而百姓诸国依然是周国的贵族,受周天子倚重。这就是我们在史书中能够看到那么多世系清晰的王朝的原因。夏商周三代时间长达近两千年,怎么这么长的时间里蛮族都没有推翻朝廷入主中原?谱系分明的炎黄诸部在内斗时可能袖手旁观,一旦外族入侵,炎黄诸部必然同心御敌,所以在近两千年的时间里,四周数不尽的彪悍蛮人根本不敢问鼎中原,因为炎黄诸部一旦团结起来实在太庞大了,可以轻松碾压一切入侵者,这也为后来的大一统打下了基础。
不管夏商周如何斗,百姓诸部都是王朝的贵族,百姓诸部受到的冲击也是很小的,所以文化传承文字传承并不受影响,即便商朝废夏篆使用俗体字,但依然不影响百姓诸族使用夏篆,所以到了周武王恢复夏篆的时候,夏篆依然在百姓诸部之中有着广大的文化基础,这才能顺利地演变成周篆,如果是在甲骨文基础上创造出周篆,那一来难度很大,二来在没有学校缺乏传播渠道的时代,这种过度拔尖出来的文字也很难被诸多部落方国接受。
那么既然夏篆没有断绝传承为什么考古没有发现呢?第一,夏篆是比较正规的文字,多书写在竹简上,保存不易。第二,巫师祭祀时使用俗体字可能是一种延续千年的习惯,就如道家的符箓一般,而且俗体字更容易刻画。第三,商汤带领野蛮部族联盟——商人攻入夏都后进行了大毁灭,夏朝保存几百年的简书都被烧毁,而且商人为了确立商的正统性禁止一切关于前朝的记载,这就使得夏朝的文献资料断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