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老农收留日本伤兵47年,日本兵回国后,如何对待他?

众所周知,中国人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很深。在儒家的教导下,中国人养成了谦虚、诚信、爱好和平等品质。除此之外,“以德报怨”也是儒家倡导的行为之一。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事。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件发生在河南老农身上以德报怨的事。

  石田东四郎流落河南村庄

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在我国国土上烧伤抢掠,不仅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而且还让我国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很多人因为日本人的侵华战争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因此对日本人恨之入骨。如果用岳飞《满江红》中的话来说就是:“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日本人给中国人民带来的伤害,永远无法抚平。

日本战俘

日本战败投降后,很多日军都如丧家之犬,争先恐后地回国。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罪孽深重,在这片土地上,他们难以生存。但回国的名额有限,一些日本伤员都被无情抛弃,而石田东四郎便是其中一员。被部队抛弃后,一身重病的石田东四郎便开始四处流浪,最后流落到了河南一个村庄。

流落街头的日本兵

  老孙收留石田东四郎

为了活命,石田东四郎装起了哑巴,向村里人乞讨。但他可能是饿糊涂了,虽然他没有开口说话,但身上的日本军装已经出卖了他。村民们将他团团围住,眼中喷射出愤怒的火焰。尽管如此,却没有人上前打他。因为落井下石,一向为国人所不齿。但不教训他,不代表就能原谅日军犯下的罪行,所以没有人肯施舍给他吃的。

孙邦俊

就在这时候,人群中的老汉孙邦俊动了恻隐之心,拿出半个窝头,递给了石田东四郎。村民们见状提醒道:“他是日本人,不能给。”孙邦俊说:“看他怪可怜的,不能见死不救啊!”说完,孙邦俊便把窝头给了石田东四郎。孙邦俊原以为这就是个小插曲,没想到这个举动却影响了他的后半生。

医生为日本兵治疗

孙邦俊在给完日本人窝头后就回到了家中,也没有多想。结果半夜起来上厕所时,发现那个日本人居然蜷缩在他家门口瑟瑟发抖。孙邦俊于心不忍,怕他冻死,便将石田东四郎带回了家。第二天,村民们得知孙邦俊将日本人收留在家,纷纷要求孙邦俊把人交出来。不能因为他一家,祸害了全村人。

老照片

  东四郎的回报

为此,孙邦俊将石田东四郎藏在了山洞里。村民们自发上山寻找日本人的踪迹,且如愿找到了石田东四郎。就在他们打算强行将石田东四郎送走时,村中一位有威望的老人出面,帮孙邦俊保下了石田东四郎。当然,前提是孙邦俊要保证石田东四郎不在村中犯罪。之后,为了帮石田东四郎看病,争取生存的权利,孙邦俊一家付出了很多。

石田东四郎

孙邦俊死前,还特意叮嘱儿子要照顾好石田东四郎。上世纪70年代,中日邦交正常化,石田东四郎的亲人通过多番打探,终于得知了他的下落。1993年,石田东四郎如愿回到了日本。为了表示孙邦俊一家对石田东四郎的照顾,石田东四郎的家人不仅邀请他们一家前往日本旅游,而且还出资资助孙家后人到日本留学。后来,他们还给孙家寄来了300万日元的支票。

中日友好植物园

但孙家并没有要这笔钱,石田东四郎的家属就将其捐给了中国政府,修建了一座中日友好植物园。从孙邦俊家人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什么叫“以德报怨”,也表明了中国人的善良与大度。但历史不能忘记,只有牢记历史,我们才能知耻而后勇。大家认为孙邦俊的做法对么?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