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杂谈:民间说法 “牙不好就是肾不好”,中医怎么看?

补肾良药桑葚子

01

讨论这个问题之前,先讲两个名人的故事。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在35岁的时候就开始掉牙了,他在写给朋友崔群的信里,说自己“近者尤衰惫,左车第二牙,无故动摇脱去;目视昏花,寻常间便不分人颜色;两鬓半白,头发五分亦白其一,须亦有一茎两茎白者”。
此外,韩愈还曾给友人刘师服写过一篇文章,名为《赠刘师服》,内容如下:
羡君牙齿牢且洁,大肉硬饼如刀截。
我今牙豁落者多,所存十余皆兀臲。
匙抄烂饭稳送之,合口软嚼如牛呞。
妻儿恐我生怅望,盘中不饤粟与梨。
只今年才四十五,后日悬知渐莽卤。
朱颜皓颈讶莫亲,此外诸馀谁更数。
忆昔太公仕进初,口含两齿无赢馀。
虞翻十三比岂少,遂自惋恨形于书。
丈夫命存百无害,谁能点检形骸外。
巨缗东钓倘可期,与子共饱鲸鱼脍;
翻译成白话文:多么羡慕您光洁牢固的牙齿啊!吃大肉吃锅盔像用刀切一样;我可怜的牙齿快掉光了,剩下的十来个也是岌岌可危啊!吃饭只能吃些煮的稀烂的面条,咬在嘴里像牛一样反刍;
老婆孩子怕我伤心,从来都不当我面吃板栗和梨子;可是我才45岁呀!曾经的风华已经不复再现了!
失落之余,韩老师也不忘鼓励自己:想当年姜太公八十岁遇见文王的时候,只剩下两颗牙齿,不也成就了一番大业么!男子汉大丈夫,也不必在意外在的形象了,活的开心就好!
另外,韩愈先生还专门为牙齿写过一首诗:
《落齿》  
去年落一牙,今年落一齿。
俄然落六七,落势殊未已。
馀存皆动摇,尽落应始止。
忆初落一时,但念豁可耻。
及至落二三,始忧衰即死。
每一将落时,懔懔恒在已。
叉牙防食物,颠倒怯漱水。
馀存二十馀,次第知落矣。
倘常岁落一,自足支两纪。
如其落并空,与渐亦同指。
人言齿之落,寿命理难恃。
我言生有涯,长短俱死尔。
人言齿之豁,左右惊谛视。
我言庄周云,木雁各有喜。
语讹默固好,嚼废软还美。
因歌遂成诗,时用诧妻子。
甚至在《祭十二郎文》里,韩愈又一次提到自己掉牙的事情:“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
从这些文章中我们得知:韩愈40岁左右牙齿就掉的差不多了!虽说文中有自我调侃自我安慰,但流露出来的,更多还是无奈。

02

除了唐朝这位大才子,还有另外一位民国大才子也曾被牙病所困,这就是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曾写过一篇《从胡须说到牙齿》的文章,讲述了自己从小就牙齿不好,30岁就开始不断地掉牙,至40多岁牙齿几乎就全部坏掉了,到49岁的时候,一气之下,把剩下的5颗牙也全部拔掉了!
旁人说他牙不好是因为肾不好的缘故,令其很气愤;因为普通人认为肾不好是不自爱的结果,说肾不好,明显是影射自己不自爱,能不让人气愤吗?
而据鲁迅先生自己说,是受其父遗传,因为其父牙齿也很坏。
这就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为什么史上这两个大才子,都是四十多岁牙齿就几乎掉光了呢?

03

首先,功成名就的韩昌黎以及“民国稿费第一”的鲁迅先生,不可能因为经济拮据而不讲卫生,相反,他们应该都非常注重保护自己的牙齿,可为什么年纪轻轻就牙齿掉光了呢?
其次,民间说法“牙不好就是肾不好”有没有依据呢?
《黄帝内经. 素问》中就有“齿为骨之余”“肾主骨”的论述,引申到现代中医学,认为牙齿松动、稀疏、掉落为肾虚不能固摄,而少年落齿而久不长者,为肾气亏虚,总之,牙齿的好坏与肾密切相关。
如鲁迅先生所言,其牙齿不好是受父亲遗传所致,更加印证了这一点;
中医学认为:肾精为先天之精,是由父母先天所赋予的;父母身体不好,一般也无法遗传给孩子健康的身体。
韩昌黎先生则是年少家贫,食不果腹;又发奋读书,著书颇多,长久以往,透支了身体,也透支了肾精肾气,导致肾虚不固,齿落发摇。
由此可知,肾精亏虚,除了先天不足外,也有后天过用的因素。那么,肾精不足或者肾气不足,后天能补吗?

04

对后世影响很大的古代医籍《太平圣惠方》、《博济方》中曾记载了,古人用于揩齿的数十种中药散剂,其中有“揩齿朱砂散”,“揩齿麝香散”、还有“揩齿桑葚散”“揩齿龙骨散”揩齿乌髭地黄等;
细看这些药名,基本分为两大类,少数为开窍醒神的,多数为补肾固齿的,如桑葚、地黄、龙骨等都是补肾固摄的;
《红楼梦》中大观园内的公子、小姐们饭前饭后都要以茶漱口,而在漱口之前都会先用青盐把牙齿擦一遍;以茶漱口是为了口气清新,那么用青盐擦牙是什么作用呢?
中医学认为:咸入肾,许多补肾的药物是要用盐炮制的;
而近代西医学也证明,肾病患者摄入盐分过多,会增加肾脏负担,这实际上是“过犹不及”的体现;漱口前用青盐擦牙,实际上是起到补肾固齿的作用。

05

这样看来,牙齿好不好,清洁是一方面,但绝不是主要方面;
媒体经常有关于百岁长寿老人的报道,基本上都生活在乡村,生活简单,一辈子没刷过牙,八十、九十甚至一百岁,牙齿还好好的,炒黄豆咬的嘎嘣脆,也算是明证。
那么,保护牙齿,中医有什么好的方法呢?
据名老中医胡翘武、胡国俊所著《壶天秉烛》中记载:
昔友人陈溢生年已六旬,无齿痛之苦,齿固密,既不松动,更未脱落,心甚慕之。
陈告之云:“我晚年无齿病,是在青年时有人告知,在每次小便时咬紧牙齿不要说话,我三十余年来持之以恒也,习以为常,至今我已成为良习,故能有今日之满口全齿。”后又遇他人谈及保护牙齿之法,也是如此。
由上可知,小便时咬紧牙关,是保护牙齿的一个重要方法,也是简便、易行、容易坚持的方法。
此外,饮食上不重盐;不过度饮食生冷,牙齿就会陪伴我们更长的时光。

THE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