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著名的游牧民族契丹,如今“演变”成了哪个民族?
“求人之失,虽小而可恕,谓重如泰山;身行不义,虽入大恶,谓轻于鸿毛。”——耶律阿保机《辽史·本纪第一·太祖上》
耶律阿保机是我国辽朝的开国皇帝,他从小受父亲的影响,非常善于骑射,另外他还具备非常优秀的统领能力,这给他后来统一契丹各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彼时为了让契丹发展得更好,他还制定了不少利民之法,进行了习俗的改革,还创造了契丹文化。
后来到916年的时候,耶律阿保机被群臣以及诸属国尊为大圣大明神烈天皇帝,建元神册,公元926年,耶律阿保机去世,归葬祖陵。
辽朝可以说是契丹族相当兴盛的一个时期,不过在这之后,契丹族似乎逐渐消失了踪迹,那么你知道历史上曾经令人倍感头疼的契丹,如今“演变”成了哪个民族吗?
契丹族的起源
契丹族是中国历史上较为有名的一个游牧民族,受到生活地域的影响,契丹族无法通过农耕等手段获取足够的生存资源。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契丹族开始与中原地区生活的汉人进行接触,以获得一定的贸易往来。对于游牧民族而言,随着草场迁移无疑是家常便饭。
而这种不稳定的生存发展模式也导致契丹族从一开始便处于分裂中,各个部落均是各自为政。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据契丹族的一些资料记载:
契丹族人是天仙与凡人结合而诞生的种族,他们认为自己强健的体魄都是因为自己有出色的天仙血脉,而那些越勇猛的契丹人,则被认为是血脉传承最出色的后代。
契丹族作为一个北方游牧民族,最初未被汉化的时候,他们非常严格地遵循着属于自己民族的习俗以及婚姻制度等。
而这样的坚持也使得契丹族在天时地利的情况下逐渐强大起来。等到唐朝初期时,分裂的契丹族一步步形成了“大贺氏联盟”,只是此时的契丹并没有属于自己的政权。
而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包容的一个王朝,其前期统治者对契丹等游牧民族的态度一直相当宽容。
唐太宗时期,契丹人的酋长还被任命为松漠都督府都督,并且被赐了李姓。后来唐朝走向衰灭,中原地区进入五代十国时期,此时的中原不再有足够的精力去关注契丹。
正是在这个时候,契丹迭剌部的首领耶律阿保机迅速统一分裂的契丹各部,并于907年即可汗位,彻底取代了痕德堇可汗。
耶律阿保机成为可汗以后,一直致力于让契丹族人过上更好的日子,也是从他带领契丹人发展开始,契丹族逐渐走向了兴盛与辉煌。
契丹族的兴盛
据悉在耶律阿保机即位后的日子里,他先后镇压了契丹贵族的叛乱,并征服了服奚、室韦、阻卜等部落,再加上他还顺利掌握了蒙古地区的产盐区。
这些都使得耶律阿保机越来越受契丹族人拥戴,同时也导致整个契丹族越来越强盛。公元915年,耶律阿保机出征室韦得胜回国,但因为某些原因,他被迫交出了汗位。
此次打击并没有使耶律阿保机消沉下去,他在次年3月17日的时候,直接对外宣布建立“契丹国”,建元神册,是为辽太祖。
随后他积极收留因为河北战乱而逃向草原的流民,并在草原上按照中原风格建立了城郭,以让这些流民暂时安定下来,这些行为则使得他获得了不少百姓支持。
诚然阿保机的确使得契丹的声誉大大提升,给契丹族提供了一个挺进中原的绝好机会,但因为他去世的也很早,这就导致他并没有看到契丹族真正强盛起来的那一天。
后来到公元936年,后唐发生内乱,河东节度使石敬瑭自称儿皇帝,将燕云十六州给让了出去,并希望阿保机的儿子——耶律德光,也就是辽太祖出兵攻打后唐。
最终在成功灭掉后唐,占据燕云十六州之后,契丹族便一步步打开了南下中原的大门。经过一段时间的筹谋和作战之后,契丹于公元947年占领了大部分中原地区。
自此辽太宗改国号为大辽,正式成立辽朝。只不过后来因为耶律德光未能平衡好契丹族与汉族人的关系,这使得他后来不得不引军北返,最终病逝河北栾城。
耶律德光去世之后,耶律阿保机的长孙、耶律德光大哥的孩子耶律阮上位,是为辽太宗。相比于他的叔叔和祖父而言,耶律阮简直就像是一个不学无术的二世祖。
他在位期间多次对外征战,喜好酒色打猎,并于晚年大肆任用奸臣,这些都导致好不容易兴盛起来的契丹族发展又开始停滞不前。
耶律阮死后,契丹族人便陷入动荡之中,而相对频繁的政变也导致很多契丹人惶惶不可终日。
好在后来即位的辽景宗非常争气,他重用贤臣、关注民生,使得契丹人的生活稳定了不少。只不过这位辽朝皇帝因为没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因此总是缺席朝会。
当时大多数军国大事军被辽景宗授权给了皇后萧绰,这也给后来萧绰摄政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萧绰作为契丹族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位女性政治家——
她带领着整个契丹族走向了全盛时期。后来辽圣宗长大亲政,此时到他手中的辽朝已经无比强大。在与宋经历了一些交锋之后,宋甚至答应了澶渊之盟,可向辽岁贡。
契丹族逐渐衰落
等到辽圣宗去世以后,其长子耶律宗真即位,是为辽兴宗。彼时其生母法天太后希望自己能够像萧太后一样,做那般翻云覆雨之人。
且为了消除隐患,她还害死了辽兴宗的养母齐天皇后,再加上后来这位法天太后对辽兴宗起了杀心,这就使得辽兴宗与太后严重离心。
尽管后来辽兴宗将权力把持在了自己手中,但因为此前种种,辽兴宗与太后的关系一直非常差,这种状况则导致当时的辽兴宗并没有十足的精力用于朝政。
更别提他后来还彻底放飞自我,开始按照自己的喜好行事,这就到导致契丹族开始渐显疲态,从后辽朝便在下坡路上越走越远。
等到公元1122年的时候,金军攻克辽中京,天祚帝被金兵所迫,流亡夹山。虽说后来在耶律大石与李处温等人的扶持下,耶律淳登基为帝,北辽正式宣布成立。
只是因为当时辽朝大量国土沦陷于金兵铁蹄之下,再加上耶律淳没有能够力挽狂澜的能力,这就导致契丹族人的生存越发成为问题。
剩余的契丹族人何在
当时在金人的冲击下,契丹族可以说是死伤惨重,尽管辽朝贵族耶律大石后来将剩下的契丹残部召集在了一起,还顺利控制了蒙古高原和新疆东部一带。
只不过遗憾的是他们并没有在这一地区生活多长时间,便在金兵的侵袭下决定西征。公元1132年,耶律大石在叶迷立称帝,定都虎思斡鲁朵,史称西辽。
不得不承认契丹人的血脉的确很强悍,在这种契丹族四分五裂、损失惨重的情况下,耶律大石硬是凭借自己的实力,将西辽发展成了当时著名的中亚强国。
倘若不是蒙古部队太过强大,说不定西辽还会再延续很长时间。而当时在蒙古军队的冲击下,刚刚有起色的契丹族再度遭受重创。
据悉当时只有非常少的一部分契丹族人成功存活下来,并带领后裔迁移到了如今的伊朗一带,并建立了后西辽国。
当然了,除开这些迁移走的契丹族人以外,中原其实还有一批隐藏较深的契丹人,他们为了保全性命,最终决定与当地汉人通婚,民族血脉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淡。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蒙古军当时在征战云南等地的时候,还将一部分契丹人遗弃在了云南,让他们自身自灭。而这些契丹人则是现在五十六个民族之一的“达斡尔族”。
他们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丧失了很多契丹人的特点,倘若不是因为DNA鉴定等高科技技术,我们或许都不知道他们曾与契丹族有着密切联系。
小结
总而言之,关于契丹族的演变现状,其实有很多人都表示“想象不到”。而现如今,纯血统契丹人大概已经不复存在,至于那些契丹人血脉携带者,则被分散各地:
有一部分人在伊朗地区周围;有一部分人已经被彻底汉化,成为了汉族的一部分;有些人则生活在云南,是五十六民族之一的达斡尔族族民。
当我们去了解那段关于契丹人的历史时,其实也会忍不住感慨一句:时间真是这个世界上最真实也最残忍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