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州作家】李伟:鸡抱窝
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No.836】
鸡抱窝
河南唐河 李 伟
在我们老家,母鸡孵小鸡叫鸡抱窝,抱窝的母鸡叫“老窝”鸡。
那时候的农村,家家户户都养有一二十只鸡。养鸡不是为了吃鸡蛋,主要是为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油盐酱醋。有句俗话叫“鸡蛋换盐两不找钱”。家里来了客人炒盘鸡蛋绝对是个实实在在的“硬菜”。
初春的季节,天气渐渐变暖,正是母鸡嬔蛋(下蛋)的季节,勤快的母鸡一天嬔一个鸡蛋,一般来说是隔天一个蛋。这时总有一两只母鸡开始偷懒,好几天不下蛋,也不咋吃食,头勾着,毛炸着(蓬松),嘴里发出“咕咕”的声音。别的母鸡刚下完蛋,这些鸡扎猛子(迅速)窜过去卧在鸡蛋上不起来了。当时我看着还挺稀奇的。母亲说,这个老母鸡“老窝”了,可不能让它“老窝”,一“老窝”就得好多天不嬔蛋了,得治治它。
治鸡“老窝”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办法一,“棍赶法”,“老窝”的母鸡脾气很大,徒手去赶,它会使劲地啄人,得拿个木棍、竹竿、树条赶它下窝,可是刚赶走没一会鸡又上窝了,反复多少次都不行。这个方法一般不顶事。办法二,“水淹法”。拿个衣服,轻手轻脚走过去,趁母鸡不备,猛地将衣服盖在母鸡身上,然后抓住母鸡的翅膀,把鸡放在水桶里浸几分钟再拿出来放了,落汤母鸡浑身湿漉漉的,狼狈不堪,如此反复两次,母鸡也不再“老窝”了。方法三,“拴鞋法”。对前两个方法仍不奏效的得使用此法。用绳子一头拴住母鸡一只腿,另一头拴住一只鞋子,这样母鸡每走一步都很费劲,很难飞到鸡窝上“老窝”,但仍有“意志坚定”的老母鸡,不知从哪啄个空鸡蛋壳子席地而卧,把空鸡蛋壳子紧紧护在身下,不吃不喝的,甚是可怜。
对于这些毅然决然“老窝”的母鸡,母亲就会解了鸡的绳子,开始着手准备鸡抱窝的事情了。把家里攒的鸡蛋都拿出来放入篮中,关上半扇门,用一只手掌搭在鸡蛋的大头,迎着亮光,“有格”(即在鸡蛋大头有深色圆圈的)鸡蛋挑出来备用。根据母鸡个头的大小,一般需用15—20个受精鸡蛋。自家“有格”的鸡蛋若不够数,母亲会拿上“没格”的鸡蛋去邻居家换“有格”的鸡蛋。鸡蛋准备齐毕,孵蛋工作就正式开始了。
首先给母鸡铺好窝。弄个大号青泥瓦盆,先铺上厚厚一层麦秸(脱过麦粒,碾压后的小麦杆颈),扒个鸡窝的形状,然后鸡窝上再铺一层破棉絮。之后把选好的鸡蛋小心翼翼地放入铺好的鸡窝里,最后再把母鸡抱上窝,青瓦盆上照上“鸡罩”(竹篾或藤条编制,类似塔状,上细下粗,顶部有个直径约30公分的圆洞),“鸡罩”口上盖上一块深色布块,以防小孩子惊扰抱窝的母鸡。
孵小鸡的过程是个漫长的过程。农村有个俗语:“鸡鸡,二十一,鸭鸭,二十八,鹅鹅,三十露脖”。抱窝小鸡从放入鸡蛋开始到小鸡出壳得二十一天。在这二十一天当中,鸡每天喂食两次,每次喂鸡时,先把“鸡罩”拿掉,把母鸡抱出来,同时拿一大块棉絮盖在热乎乎的鸡蛋上,以防鸡蛋受凉。母鸡吃点麦子、玉米、喝点水,屙两泡屎,又急忙忙自己上了鸡窝,主人赶紧替它拿掉上面的棉絮。这中间有时能听到“鸡罩”里面鸡蛋轻轻翻动的声音,这叫“翻窝”,以便鸡蛋均匀受热。如此反复近二十天,母鸡已经累的没精打采的,下窝吃食也没了胃口,吃的很少,上窝时有点爬不上去,需要主人抱着进窝。
小鸡破壳的过程是个艰难而又悲壮的过程,这时主人要把“鸡罩”拿走,守在鸡旁边,不时听到轻轻的啄蛋壳的声音,母亲是这方面的专家,看着蛋壳的洞逐渐变大,然后小鸡慢慢挣扎着出壳,刚出壳的小鸡毛还不干,稀拉拉地粘在小鸡身上,很丑。在母鸡身下暖个半个小时后,毛已全干,变成了毛绒绒的可爱的小鸡娃,然后拿出来放在早已准备好的木盆里,再等另一个破壳的小鸡。有时听到几下啄壳声,又不响了,壳子破了个小洞,小鸡在里面没劲没动静了,需要人搭把手,把洞开大点,要不时间长了小鸡娃在蛋壳里会“蜷窝死”(闷死)。出壳的过程大约要持续一天左右的时间。最终二十个鸡蛋能出十四五个小鸡就算不错了,有时甚至只能出十个左右的小鸡娃。
毛干后的小鸡娃前两天还不能出去觅食的,需要主人用煮熟的小米用开水沥一下后喂食小鸡。两天后的小鸡娃可以跟随鸡妈妈出去觅食了。若一窝只有十个左右甚至不到十个小鸡的话,主人会买些“打帐鸡娃”(先赊账后收钱)随进小鸡群里,让母鸡做它们的“后妈”。不过这个“后妈”对数字不是很敏感,对忽然多出几个十几个孩子也不介意,每天早出晚归带着小鸡宝宝找食吃。鸡妈妈找到食物或虫子时会低头发出“咕咕,咕咕”的声音,小鸡争相跑来抢鸡妈妈口中的美食,若遇到其它鸡子来抢食,鸡妈妈会脖毛倒竖,瞪眼伸脖,扎着架势,要和来犯之敌决斗,往往吓得对方落荒而逃。遇到下雨天,鸡妈妈会带着小鸡宝宝去室内或者树下躲雨,实在跑不及,鸡妈妈会伸开翅膀把所有小鸡护在身下。
“鸡抱窝”在农村也早已看不到了,作为那个时代的特殊产物,承载了一代人深长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