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南北传统建筑的一些差异及原因
——2019“我的多彩假期”系列报道一
1
前些天我去了余荫山房参观,和之前去过的北方建筑做了一些比较。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国汉族传统营造的南北差异是极大的,即使在南方和北方内部,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余荫山房之类的岭南建筑就和我之前看到的北方建筑相去甚远。那么南北方的差异有哪些呢?又是什么造成的呢?
相较于北方屋顶的平缓优美,南方建筑的屋顶大多坡度较北方大,或者说举高较高,举折也常常是直线。众所周知,南方雨水多,这样直线的设计瓦片间扣的较严密,防水性好,加上坡度大,排水速度较快,适合在有长期阴雨天气的南方使用。北方建筑大多有曲线举折,举高较低,坡度较缓,观感上要比呈直线的南方建筑美观不少。但是美中不足的是,这样的设计瓦片间会有缝隙,需要灰泥辅助防水,不能长期地防水,但是北方夏季多暴雨而少有连绵的阴雨,需要在短时间内尽快的排水。曲线的举折能很快的排水,而且吐水较远,对不耐水的结构影响小,适合多暴雨而少阴雨的北方使用。
山西介休城隍庙优美的举折曲线,注意华丽的琉璃山面和脊饰。
在我个人看来,曲线的举折相较于直线更加美观,无需夸张的飞檐发戗来增加动感,因此北方建筑相较于南方建筑更加沉稳大气。南方建筑因为举折呈直线,就需要相对较夸张的发戗翼角来增加建筑的动感,不然建筑会显得很呆板。相对夸张的翼角戗脊增加了建筑的动势,使南方建筑相较于北方更加灵动。南方也保留了北方退化到基本看不出,要拿尺子量的生起,而且越来越夸张。而像余荫山房之类的硬山顶建筑因为山墙高过屋面,因而屋顶轮廓可以脱离屋顶举折的限制,在山墙上使用有举折的屋脊或使用马头墙等风火墙,既能保持排水能力,又不会使建筑显得太呆板。
北京太庙享殿,举折曲线非常优美,生起已经小到看不出来了。
苏州西园寺大雄宝殿的戗脊,很飘逸。(注意此建筑有一定举折,苏州很多建筑都这样)
余荫山房的山墙、风火墙装饰或封去举折和伪正脊生起。
福建民居平直的举折,屋顶坡度较其余南方建筑小得多。
福建漳州府文庙,通过垂脊伪装出了举折,加上夸张的生起,看起来就很飘逸了。
北方建筑比南方山区更多硬山顶建筑。硬山顶是建立在有大量砖块可以建防水的山墙的基础上的。北方和南方平原地区的制砖业比南方山区更发达,在古代又只有那些富裕地区用得起大面积的砖墙。北方和南方的平原都是人口密集的地方,容易发生火灾,而硬山顶有利于阻止火势蔓延,而且北方还有对保暖的需求,硬山顶建筑当然更加流行。而南方山区制砖业没那么发达,而且也没有使用硬山顶的需求,大部分建筑都使用悬山顶。
南方山区民居多悬山顶。
北方民居多硬山顶
北方建筑的斗拱都是普通的做法,将部件都放置于栌斗之上,南方则常见有插拱、挑梁和斜拱(又名牛腿)的做法。插拱之类相较于普通斗拱更加简单方便,也基本能达到相同的挑檐效果,但是插拱和挑梁无法设置补间,这很大地限制了插拱的使用。无法设置补间意味着建筑的跨度一般不能很大,只适合民居使用,或者配合普通的铺作做补间使用。北方因为长期是政治中心,需要修建大量的大体量、大跨度的大型建筑,大跨度建筑一般要使用补间,使用插拱明显不合适。同时,北方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营造习惯都比较正统,北方营造基本能直承唐宋,插拱这类取巧的做法似乎不是很受欢迎。插拱之类的做法就成了典型的南方特色,甚至南方都不是很多用,该置栌斗就置栌斗。
南方某地的插拱,没有栌斗。
山西应县释迦塔,斗拱构件全部坐在栌斗上。
同样还有穿斗式屋架。北方传统是抬梁式屋架,所用的木料较大,可以形成较大的跨度。南方常使用穿斗式,木料可以不用大的,但是跨度就小了很多。后来南方使用了穿斗减柱造,跨度变大了,然而抬梁式已经成为了正统样式,而且在明清抬梁式改进后穿斗并没有什么优势,在北方不受欢迎,穿斗式也就这样止步于南方。
穿斗式以柱承檩(因为是穿斗减柱造看起来很像抬梁式)。
抬梁式以梁承檩
南方建筑多有喜欢外檐用黑漆或素木的,而北方则多喜欢红柱和彩画。北方的红柱传统可一直上溯到隋唐以前,而彩画传统是唐朝流传下来的。无论是南北方建筑到了一定的等级都会有各式彩画,而北方建筑的彩画相较于南方突出得多。南方更多是偏向素雅的风格,而北方多会追求华丽。因为北方是政治中心,各个朝代的官式建筑一直都有彩画的传统,因而影响到了民间,而且以北方建筑的气质加上彩画可以让人眼前一亮,尤其是彩画全新的时候非常惊艳。比如长陵祾恩殿,雪后建筑就披上了一件白衫,遮住了岁月的痕迹,它就显出它的美来。南方因为远离政治中心,而且南方湿润的气候不适合大面积的彩画外露,一来从审美上不适合南方的气质,二来南方气候也不适合外檐彩画保存。因此南方外檐较北方彩画少。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南方没有彩画。我就是被苏州的苏式彩画惊艳到了。
雪后的长陵祾恩殿以及太和殿的金龙和玺彩画
翼角彩画特写
→
山西太原迎泽公园的北方风格苏式彩画
苏州西园寺的苏式彩画(这糟糕的名字)
南方民居多层的较多,而北方民居单层的较多。这是因为北方平原较多,北方人更喜欢建设一个或几个并列的院落,而南方因为地少,因此民居多为多层,用地也比较紧凑。福建土楼、四水归堂等做法都是多层、紧凑的。个人比较喜欢北方相对宽阔的空间,尤其是四合院的那种紧凑又不拥挤的感觉。
南北方的差异还有许多,这需要我们一一探索。我国的劳动人民善于总结经验,因地制宜地创造出适合当地的营造技法。这是我们祖先的劳动成果,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我们要努力把它们传承下去,发扬我国传统文化,努力建设文化强国。
中国高中部高二(1)班 谢尚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