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往圣继绝学——甲骨文书法家杨惠君先生写真

2021年第087期||总第716期

艺海风│716期

杨惠君先生在进行甲骨文书法创作

为往圣继绝学

——甲骨文书法家杨惠君先生写真

王长华

2017年11月7日,在香港举行的“2017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盛世中国梦·百姓大舞台’全国戏曲歌舞文艺汇演”中,一曲由罗锦堂教育扶贫基金会携手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艺林小学学生表演的京剧节目《中华书法童子功》,赢得了全场观众的喝彩,受到了评委们的青睐,在参演的众多剧目中脱颖而出,获得金奖。

《中华书法童子功》演出情景

舞台上,16名身穿中国传统汉族服装的小学生,以稚嫩的嗓音铿锵有力地唱到:

华夏人,中国风。幼狮梦醒。我中华,童子功,是真本领。练书法,身健性稳,有益子孙。国粹艺术要传承,从小练好基本功,熟能生巧才能创新,龙飞凤舞中国梦,我童子练功显神通……

老师您听我说:我要学书法童子功,没有决心练不成!虽说是,虽说是功课有点重,可它是国粹童子功,练好真本领,快乐又精神,这里的奥妙我也能悟出几分。学好了国学真本领,都有一颗赤子的心……

雍容典雅的京剧唱段和孩子们精彩的表演博得了观众阵阵热烈的掌声……

《中华书法童子功》演出现场

目睹此情此景,《中华书法童子功》的编剧及导演——78岁高龄的陕西省老科协书画会副会长杨惠君先生禁不住热泪盈眶……

媒体报道称:“杨惠君先生是将甲骨文书法搬上舞台的第一人。”

更令杨惠君先生欣喜的是,演出结束回到西安不久,11月24日,各大媒体争相报道了一个消息,“我国申报的甲骨文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闻听这个喜讯,杨惠君先生几乎喜极而泣。

这仿佛是一种巧合,但甲骨文能够获得国际社会的重视,却是多方面因素互相契合的结果。

在民间,有着以杨惠君先生为代表的士人对于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矢志不移的长期坚守和不断传承;在国家层面,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号召,“文化自信”获得朝野的共识;在国际社会,保护和利用人类文化遗产,更是一种远见卓识……

在这诸多因素中,尤其以第一种力量最为持续而有力,尤其值得人们敬重!

杨惠君先生是当今书画界为数不多的甲骨文书法家之一。

采访中,她说,支撑她把甲骨文书法坚持下来的各种重要因素中,她的丈夫罗延庭先生,是首要的精神力量。

但遗憾的是,罗延庭先生已于2007年12月7日仙逝,无法知晓今天她在甲骨文书写和利用戏曲表演推动甲骨文进校园方面取得的成就,更不能分享甲骨文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的喜讯……

但幸运的是,罗延庭先生耗费毕生心血和精力搜集和整理的两大函甲骨文资料,有可能在这样非常有利的大背景下整理出版,与世人见面!这就足以告慰罗延庭先生的在天之灵了!

艰难求学之路  相濡以沫人生

杨惠君的父亲杨直夫是河南温县人,喜欢京剧;母亲是河南孟县人,是书香世家。20世纪三十年代的河南,水灾、蝗灾、兵灾(指日军的蹂躏)不断,为了躲灾,他们来到了甘肃。父亲在兰州利通公司,经销汽车零件。1939年农历3月15日,杨惠君出生于五泉山下的兰州。

1949年8月,这一年杨惠君刚到10岁,她亲眼见证了在兰州城内外,解放军歼灭马家军的过程,这场仗前后打了一个多月,从麦子青苗时节一直打到麦子黄了。那时候,她和哥哥杨树森,经常去五泉山下为家里抬水。看到马家军的骑兵大队大队地上了五泉山,结果回来的极少。听大人们说,战役结束后,尸体填平了狗娃山。黄河的水,由于血腥味太浓,人不得不喝,但马嗅了嗅后,却摆头不喝。

解放后,17岁的姐姐参了军,一家人回到河南老家,想投亲靠友,但老家里早已无人了,不得已,全家人只好来到西安。这时,利通公司在西安的分公司经过公司合营后,作为员工的父亲杨直夫失了业。好在他写得一手好字,就在邮局门口替人写信,挣点小费,维持一家人的生计。

1953年,建厂在咸阳的西北国棉二厂招工,只有14岁的杨惠君就去报名。但体重不够,幸好那天下了雨,她穿的胶鞋上沾满了两脚泥,这才勉强够得上。进了厂才发现,她这个只有小学四年级文化程度的人,竟然是厂里的“大秀才”。后来,她在厂里办的夜校中,上到初中毕业。好多来自河南的姐妹们都请她代笔,为家里写信。而且,厂领导也很快就发现了她的才能,字写得漂亮,就让她去办黑板报,出墙报,办壁报。不要小看这几样在今天看来微不足道的活,其实也挺能够锻炼人的各方面才能。比如,大字小字错落有致,横排竖列参差有序,长文短文配合得当,颜色搭配美观大方……也许,就是这个不起眼的工作,为她后来的书法研究打下了基础!

杨惠君甲骨文书法

杨惠君的丈夫罗延庭,也是兰州人,家住酒泉路南关十字附近,和杨惠君的哥哥杨树森是同学,而且同岁,比杨惠君大4岁。

罗延庭这个小伙子,从小就对考古十分痴迷,一心想考个考古方面的学校,来满足自己的心愿。但20世纪初50年代,国家的大学里,却没有开设考古专业。于是他就想,搞地质工作可以经常在野外跑来跑去,应该和考古有点关系,于是,他就报考了西安地质学校,这样,他就来到了西安。

有一天,罗延庭在校外偶然碰到了老同学杨树森,自然十分亲热。此后,就经常去老同学家里走动。罗延庭这个年轻人,十分勤快懂事,星期天,他去杨家,经常把水缸里的水担满,还帮着杨惠君的母亲纳鞋底,洗衣服。杨惠君的父亲也十分欣赏和喜爱这个小伙子,高兴地说,老二(指杨惠君)脾气不好,跟上他不受气!

前世的姻缘,就是这么定下了!

罗延庭于1955年毕业后,被分配到成立不久,位于青海省柴达木盆地的地矿部下属的地质队。1958年国家成立地矿部石油普查勘探大队,罗延庭东北海拉尔,内蒙古、延安等地,走遍天南海北,为新中国的建设寻找矿产资源。当年流行的那首《我为祖国献石油》,“头戴铝盔走天涯,头顶天山鹅毛雪,面对戈壁大风沙,嘉陵江边迎朝阳,昆仑山下送晚霞。天不怕,地不怕,风雪雷电任随它”,就是他们生活的真实写照。

新中国的石油家底,就是由他们第一代石油人摸清楚的!

后来,罗延庭被调到北京,在地矿部档案局工作。多年以来,他心中对于考古的热爱,就像一团火,始终在心里燃烧着。他利用工作中可以接触到很多档案的便利,搜寻古文字的资料。他终其一生,所搜集到的许多珍贵的甲骨文资料,就开始于那个时候!

杨惠君甲骨文作品

1965年,地矿部第三石油普查勘探大队搬迁到咸阳,但档案资料队设在富平庄里镇党校,罗延庭在此整理资料。才使两地长期分居的二人生活在一起。能更多的交流讨论中国甲骨文的精髓。两年后资料整理完毕撤回咸阳。1983年,杨惠君调入丈夫工作的单位,1990年退休。

罗延庭先生是位多才多艺的人,在业务上自然是一把好手,工作之余,除了坚持不懈地搜集和钻研古文字之外,还写得一手非常的漂亮隶书,儒雅中透露着一股书卷气。受他的影响,杨惠君也非常喜欢隶书。耳濡目染,竟然也写得很有神韵。但两口子都写字,光宣纸每月就要花费300多元,这在当时来说,确实是一笔很大的开销。为了节省费用,罗延庭只好放弃自己的爱好,全力以赴支持妻子的书法学习。

道似行云流水  德如甘露和风

杨惠君的书法学习,除了受益于丈夫的书法造诣以外,退休以后,她还先后就读于好多学校,如长安书画函授学校、西安市老年大学书画班、西安交大老年大学,以及中国书画函授大学等等。

在杨惠君书法学习的道路上,第一位具有“人格导师”般意义的师长,就是卫俊秀先生。

卫俊秀被公认为是当代学者型书法大家,中国民主同盟会盟员,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艺术学院教授,首都师范大学书法博士考试委员会委员,鲁迅、庄子研究专家。

卫俊秀坎坷的人生境遇和刻苦的学术生涯,为他后来成为一位学者型书法家奠定了坚实基础,使其书作获得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上升到一般书法家难以企及的美学境界。其书法属雄强一路,以草书见长。有评论家评其成功地解决了草书的碑化问题,称其与于右任、王蘧常、林散之为20世纪草书四大家。

有这样一位良师的指导,杨惠君的书艺大有长进。最令杨惠君感动不已的,是卫俊秀先生的人格力量对她的感染!卫俊秀先生晚年名满天下,但从来不曾卖字!他曾经说过,书法是最崇高的艺术,不能沾染铜臭味!他题赠的两句话“道似行云流水  德如甘露和风”,杨惠君一直把它作为座右铭,永远激励着自己。

杨惠君创作的甲骨文书法成了文化交流的媒介

1998年,陕西省第二届中青年书画大赛向杨惠君征稿。她用91个甲骨文字,精心创作了《女蜗补天》,获得优秀奖。

处女作获奖后,杨惠君对于甲骨文书法的兴趣更为浓厚了。她利用女儿、女婿在广州大学工作的条件,到该校图书馆查找图书典籍,搜寻有关古文字的资料。但是,甲骨文毕竟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文字,识认它就像破译天书一样困难,国内的大学和研究机构,也很少有这方面的专家。有一次,她去请教中山大学古文字研究室主任,由于对方忙碌,答应帮她另找专家。还有一次,陕西省一位很有名气的书法大家,对她书写甲骨文感到不可理解。更多的人的看法则是,不懂,不好认,没有实用价值……

但是,杨惠君坚信,甲骨文是现代汉字的鼻祖。中国文字,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时代已由图画变成了符号,即所谓的“文字画”。它完全用线条书写,表现出刚健和柔媚等各种不同的风格,并富有艺术价值。尤其在一切象形文字中,与原始图画的形状最为接近,写在纸上,无论懂与不懂,一眼看去,就觉得雅俗共赏,有一种盎然的古趣。

杨惠君说,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甲骨文,由于是用尖锐的刀具和骨器刻上去的,美观的效果当然打了折扣。但是,当我们用毛笔书写在宣纸上时,甲骨文的书法美就会被体现得淋漓尽致。整个书写的过程,几乎就是体验老祖宗的创造过程,简直妙不可言。

远赴千里寻师  幸得名宿指点

多年来,杨惠君的甲骨文书写,由于难以找到同行交流或者请教,基本上是在黑暗中摸索,她非常渴望得到名师的指点。

陕西师范大学锦园国际学校副校长罗虎,对杨惠君在甲骨文书写方面的执着和虔诚十分敬佩,聘请杨惠君为学校的书法教师。一次闲谈中,她得知罗虎是罗锦堂先生的侄孙,罗锦堂先生是美国夏威夷大学终身教授,闻名海内外的硕学宿儒,在甲骨文研究方面造诣很深的消息时,高兴极了。

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头脑。

机会来了。

杨惠君参加甲骨文研究专家罗锦堂先生九十华诞庆典

2016年5月20日,罗锦堂先生应湖南方面的邀请,在岳麓书院讲学。

听到这个消息后,杨惠君十分激动,她当即买了机票,从西安飞往长沙。下了飞机,她马不停蹄,立即赶往罗锦堂先生下榻的酒店。

当时,罗锦堂先生在湖南方面安排的活动很多,不是讲学,就是会客,另外,还安排了为罗锦堂先生的九十华诞特意举办的祝寿活动。

来到罗锦堂先生的会客厅,杨惠君先拿出西安书画界的朋友们专门为罗老创作的榜书“寿”字,敬献给罗锦堂先生!九十高龄的罗锦堂先生,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思维敏捷,慈祥和蔼,言谈之间,使她如沐春风!

杨惠君拿出自己精心创作的用甲骨文书写的《道德经》,以及其他形式的甲骨文作品,向罗先生请教!

罗锦堂先生看到这么多的甲骨文书法作品,很是吃惊,问:“你研究甲骨文多少年了?”

当知晓了杨惠君完全是用业余时间钻研甲骨文时,罗锦堂先生连连称赞:“不简单!不简单!你这完全是一个创举!”

杨惠君说:“我是专门向您请教来的!不知目前国内外在甲骨文研究方面还有哪些大家可以请教?”

罗锦堂先生稍微沉思了一会儿,然后又摇摇头说:“若以专写甲骨文的学者而言,当推董作宾先生为第一;以前在国内还有一位,但已经作古了……”

杨惠君创作的甲骨文书法受到了罗锦堂先生的称赞

杨惠君非常清楚地记得,罗锦堂先生还谆谆勉励她,多读及临摹董作宾先生的著作作品,并开导杨惠君,人要光明地、快乐地活着!

短短的拜访仅仅只有一个多小时,为了不打扰罗老的休息,杨惠君起身告辞。

这次拜会罗锦堂先生,就像一位虔诚的佛教徒的朝圣之旅!以前所有关于人生的困惑,从艺道路上的曲折,一经罗锦堂先生睿智的话语点拨,心中顿觉豁然开朗,若如醍醐灌顶!她感觉到,此行确实求取了真经!这更加坚定了她书写甲骨文的信心。

杨惠君创作的甲骨文四条屏书法赠送给罗锦堂先生收藏

回去后,罗锦堂先生还从美国写信给罗虎,称赞杨惠君的甲骨文写得好!

杨惠君通过罗老的亲属,表达了要拜他为师的愿望!但罗锦堂先生原计划于9月份回国的计划,因故未能成行!拜师的事就此暂时搁置!但杨惠君认为,能够当面向罗老请教,就是莫大的荣幸!佛家讲,这是一种善缘!

只要做事怀着一颗虔诚之心,就会有明显的进步!在罗锦堂先生的勉励和感召之下,杨惠君书写甲骨文的信心更足了!

创办甲骨学堂  少年强则国强

在甲骨文学界,有“甲骨四堂”之说,这是钱玄同的总结。他所称的“甲骨四堂”,依次为董作宾(字彦堂)、罗振玉(雪堂)、王国维(观堂)、郭沫若(鼎堂)。

“甲骨四堂”早已作古。所幸的是,罗锦堂先生继承了恩师董作宾先生的衣钵,在甲骨文研究和书写方面成就不菲。是否可以把罗锦堂先生列入,而称为“甲骨五堂”呢?

文字学专家、鲁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吕永进日前接受人民网采访时谈到:一般认为,到目前为止,已发现的甲骨文不重复的单字约四千五至五千字(因未全识读,故无确切数),而已公认解读的约一千字左右。

吕永进介绍说,在十九世纪末发现甲骨文后,经罗振玉、王国维、郭沫若等几代学人共同努力,据《说文解字》小篆为桥梁,比照金文和战国文字,参以古文献,考证了现已识甲骨文的主体部分。后来漫长的时间内,没有前期那样集中大量的成果。建国后,以于省吾先生考释为最,无争议者也仅几十个。

除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如今还余下约3000个甲骨文单字待破译。

《中华书法童子功》在陇西演出后,得到当地教育界的高度重视

吕永进认为,目前释读的“瓶颈”有如下几方面:一是未识者多为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因无文献参证,不便确认;二是方法上无大的突破,旧法释难字不足以有大作为;三是材料问题,大多研究者无法得到第一手资料,使研究颇受局限。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天津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的朱彦民教授认为,老一代的甲骨文学者如王国维等都具备非常高的国学素质,他们研究甲骨文的时候正处于甲骨文研究的开始阶段,可以破解很多常见字、容易字,“到今天仍然没有破译的甲骨文,基本上都是硬骨头了,因此哪怕只是破译一个字也是一场'攻坚战’。”他举例谈到,很多甲骨文时代使用的器物,如今都已经消失了,因此由这些器物象形而来的文字,我们今天很难辨认出来。“比如殷商时期的灶具,今天的人见到实物可能也很难认出来,变成文字就更困难了。”

了解到甲骨文研究的现状后,人们就会更加真切地感受到,罗延庭和杨惠君夫妇在甲骨文的搜集整理和书法普及方面所做的努力,是多么不易。

在拜罗锦堂先生为师后,杨惠君对于传承甲骨文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行动。

2017年9月,她将《中华书法童子功》搬到罗锦堂先生的家乡——甘肃陇西。在罗锦堂题写校名的陇西县渭州学校,她又教会了部分教师和学生,京剧唱段《中华书法童子功》在舞台上再次上演,博得了观众们阵阵的喝彩:

舞台上,那些可爱的孩子们,每人拿着一支大毛笔,边唱、边舞、边写、边念书法口诀。最后,6个孩子每人举着一幅作品,其中,楷、隶、行、草、大篆、小篆各一幅,老师一幅,是毛泽东诗词《咏梅》,谢幕时,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陇西县渭州学校甲骨文学堂揭牌

9月15日“甲骨文学堂”在陇西县渭州学校成立,杨惠君被聘请为“甲骨文学堂”指导老师,并为渭州学校捐赠了书籍、书画等作品。

罗锦堂先生欣然作诗一首《甲骨四堂》,以祝贺“甲骨文学堂”的成立:

甲骨权威有四堂,

但言郭董与罗王。

懿荣刘鄂孙诒让,

开路之功岂健忘。

钱钟书先生说:“大抵学问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事,朝市之显学,必成俗学。”

罗延庭和杨惠君夫妇,穷一生之精力,搜集整理和书写研究甲骨文,真可谓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事”;

当甲骨文列入《世界记忆名录》之后,会不会成为钱钟书先生所担心的“显学”或者“俗学”呢?

其实,宁愿甲骨文日后成为“显学”、“俗学”,也不愿看到它成为“绝学”!

王长华,甘肃陇西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杂文学会会员,现供职于一家媒体。

艺海风

题      签:魏新河

执行编辑:程   遥    微信号:gslxcys

编      委:静悟斋 微信号:wbz201611

   

投稿邮箱:11cys@163.com

本平台发布的所有内容,均系作者原创,且经作者授权,其它任何媒体转载,必须注明出处,否则依法追责。特此声明。

征稿启事

本微信平台长期征集文学、书法、绘画、摄影原创作品,欢迎惠赐稿件。

(0)

相关推荐